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資產配置時,會需要購入不同的ETF,並且定期在不同資產之間再平衡,如果能使用指數型的平衡型ETF,就可能以一支ETF,是進行指數化投資的可能選擇。本文即簡介這樣的投資方式:
一、使用平衡型ETF的優點:
1、 節省時間精力。
2、 不需自行再平衡,較容易維持低買高賣的記律。
3、 減少標的數目與交易次數,節省交易成本,尤其使用有單次交易最低的複委託,少一個標的常就能減少一筆成本。
二、使用平衡型ETF的缺點:
1、 配置彈性小:無法自由選擇想要配置的資產類別和比例,因此較適合想配置簡單的投資人。
2、 費用率:費用率一般會比自行挑選較低成本的ETF來作搭配更高。
3、 標的配置可能有預定偏向:為了配合當地投資人的需求,平衡型基金常會多少在資產配置和貨幣配置上,偏向發行地區,因此未必完全適合台灣投資人。
4、 提領期彈性較小:要改變配置比例時需要變更標的,而且在任何市況都得同時賣出股債。
三、建議可選擇標的:
雖然在歐美有不少的平衡型ETF,但可惜的是大多數屬於主動型或使用策略型指數的ETF,並非真正依照市值或固定比例作配置的ETF,並不符合指數投資的原則,而已屬少數的指數型平衡ETF有些費用高或過於偏向當地投資人,目前較適合台灣投資人的平衡型ETF系列有如下兩種,可依其優缺點選擇自己適合的標的:
1、 美國發行的AOA、AOR、AOM、AOK系列:
為最有名最常使用的平衡型系列ETF,四支ETF分別代表股債比80:20、60:40、40:60、20:80四種配置,目前含所持有ETF費用總共為0.15%。
這4支以美元計價,交易量都不差很方便投入。
主要以7支ETF組成全球股票和債券的配置,每年會固定自動再平衡兩次(4月底和10月底)
在股票部分的配置沒有任何本土偏好,大致依流通市值持有全球股票,但在債券部分,美國債券佔85%,美國以外佔15%,有較大的本土偏好,不過這部分對台灣人來說不算嚴重,因美國ETF持有美國債券不需交股利稅(或大多數券商會退回),但持有非美國債券一般會負擔股利稅,所以拉高美國債券的比例,但仍維持全球債券布局的作法,尚稱合理。此外,在非美債券部位,有採用美元避險,這點也是美國發行的ETF常見的作法。
2、V80A、V60A、V40A、V20A(配息版本V80D、V60D、V40D、V20D)
分別代別80:20、60:40、40:60、20:80四種股債比例。歐元計價,費用率0.25%。
是Vanguard愛爾蘭分公司發行,因此在美國股票、非美國股票以及非美國債券的配息上,有相較於美國ETF的稅務成本優勢,這是它最大的優點。
它是在德國、荷蘭、義大利的交易所同時上市,購買管道較少。目前義大利版本的交易量和價差較好(但比AOA系列還有差距),但如使用的券商複委託只能買到德國上市ETF,其價差也還可接受。目前累積型版本的交易量均優於配息型,較推薦使用,且有不需要再費成本投入的優勢。
因為管理歐洲基金的UCIT有限制持有單一基金上限不能超過20%,所以為了避開20%上限,這系列ETF把股票和債券都拆分為持有很多支ETF,目前共會持有13-14支ETF。這系列無固定的再平衡時機,而是經理人視情況需要進行再平衡。
在股票債券配置上幾乎沒有本土偏好,但債券的非歐元部位都有歐元避險。目前歐元的利率低,歐元避險債券會拉低債券部位的報酬,是可能對台灣投資人比較不利的地方。
四、實際作法:
1、 資產累積期:
設定符合自身的配置比例以及標的(例如選擇AOA,股債比例8:2),有閒錢以及獲得配息時持續投入並長期持有即可。不需要考慮當下的市場狀況以及資產配置比例,ETF會自動調整。
2、 接近和到提領期時的面對方式:
前面提到平衡型ETF在需要更改配置或提領時彈較小,可能的因應作法有幾種。
(1)、可以在接近提領期需要降低風險時,直接整體賣出股票佔比較高的平衡型ETF改為較低的,作法較為直觀簡單,但會有較多的交易成本,而且真的進入提領期時,仍會有提領彈性較小的問題。
(2)另一種可能的處理方式,是未來在近提領期時,可逐步投入債券比例更高的系列ETF來逐步降低配置風險。例如,原本是買AOA,這時逐步開始投入AOK,亦即同時持有AOA和AOK,變得複雜一些,但之後提領階段,就可以多一種提領選擇(股好的時候先賣AOA、債好的時候先賣AOK)。
(3)另一種可能,是在進到要開始變更配置的階段時,直接把平衡型如AOA賣掉換成非平衡型的股票債券兩支ETF按需要的比例配置,未來方便調整和提領,雖然中途要更換也有交易成本,但早期累積期的還是省下了很多時間精力成本。
IB開戶 秒秒最優惠 現在開戶送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