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推特140)【沉默】【BPM】【最後一堂課】

【沉默】2016
眾聲喧嘩的年代,「沉默」才是唯一的聲音!
從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成名作【殘酷大街】,隱然就開始探討「罪與罰」的議題,街頭到教堂,遠古到近代,其中最明顯的是1988年的【基督的最後誘惑】、1997年的【達賴的一生】到2016年的【沉默】,他用三部電影,完成一部宗教史觀-神是什麼?人是什麼?神與人的關係又是什麼?
改編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沉默】,講的是日本幕府時代,一個葡萄牙耶穌會的教士到日本傳教,並調查恩師因受刑求而棄教一事,畢竟這是整個歐洲天主教信仰的失敗與恥辱。這個故事直指宗教的最根本問題:神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為什麼會對世間的罪惡、人類的苦難視而不見?「神的沉默」是否就是人(尤其是傳教人)心中的痛?重點:遠藤周作或【沉默】不只是討論神的沉默,人的沉默才是歷史最殘忍的一面,尤其是宗教只頌讚殉道者、得道者,卻對棄教者的痛苦掙扎完全棄如敝屣的隻字不提。
從1992年,遠藤周作遠赴美國與馬丁史柯西斯討論改編【沉默】一書,1998年遠藤周作過世,到現在的電影版本問世,馬丁史柯西斯自己說:「表面上看來,信與疑是不相容的,我卻認為兩者比肩並行,互為滋養。疑會導致嚴重的疏離,但若與信共存──真正的信,始終的信──到最後卻可以達到兩者融合的喜樂極致。」看完【沉默】,深覺得──宗教是一種信仰,信仰卻不同於宗教,脫離宗教的外在表相,根植內心的信仰才是價值所在。
【BPM】2017
每分鐘120下的心跳,介乎抒情到舞動間的節奏,也是想要努力活下去的頻率。這部法國電影描寫1990年代初ACT UP組織及HIV患者對抗政府、政策、社會、偏見、藥廠、家人、親人、朋友的點滴,電影不只是講一段同志運動歷史這麼簡單,而是傳遞活著的不簡單,特別是將生命最後的搏動散發出去,企圖引起人們的關注HIV或AIDS。同樣身為人,並不因身上帶有世紀黑死病毒而有所不同。
在那個愛滋病逝無法舉行喪禮的年代,「BPM」流洩的憤怒與悲傷,從大我看小我,進而從個人回到時代,刻劃的心情,傳遞的理念,隨著生與死、歡樂與痛苦、心跳與節奏、自己與他人,它不只是HIV+的歷史故事,而是關於人努力活著的啓示錄。
我深受感動!!
【最後一堂課】2015
面對死亡,是讓你學習如何好好地活著。
【最後一堂課】一個92歲的老人家瑪德蓮,在生日宴會上宣布,自己決定要在三個月後「有尊嚴」的死去,老與病都已經是年邁的她無法承受的負擔,她做好了準備,不想死在醫院病床上,但是兒女顯然不能接受這個老母親的決定。
這部電影有其背景存在,【最後一堂課】的電影改編自原著「那就10月17日吧!」,講的是法國前總理利昂內爾若斯潘母親蜜海兒若斯潘的真實經歷,蜜海兒在年輕的時候,是社會運動者,也是「ADMD爭取死亡尊嚴權利協會」的成員,她自然對於生老病死的議題已經有著準備好且有定見,原著就是以女兒為觀點,將如何上這堂死亡課程的學習過程紀錄下來。
從生死議題轉變到家人親情,作者諾愛拉夏特雷是鞏固爾小說獎得主,文筆自然不差,與前陣子看過的以色列電影【快樂告別的方法】,同類型的【春日光景】、【生命騎士】、【慢性病】,或是BBC【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擇】等相對照,變成電影版的【最後一堂課】就顯然很中產階級思維,導演也差點不知道該為角色們收尾,但電影我仍然推薦的加分處,就在於電影畫面處處都有設計,找來桑德琳波奈兒,和84歲的瑪蒂薇拉隆加演出母女,兩人精彩的對手戲,為電影加添了許多血肉厚度。。。從法律、道德、親情、社會、人權、生死等不同視角思考關於死亡的問題,【最後一堂課】讓你看到人生在放上最後一塊拼圖時,那一刻,你才會知道這輩子拼的是什麼圖畫──如何用生命換得面對死亡時的那份尊嚴,我正在學習這堂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