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渴望便是你的境界,渴望多深、愛就多深!
渴望愛?誰不渴望愛呢?但是在「感恩渴望愛的自己」書寫過程當中,發現許多人雖然書寫內容都是「渴望愛」,例如渴望父母的愛、渴望家人的愛、渴望情人的愛等等,但這些其實屬於「渴望被愛」的範疇。「渴望愛」和「渴望被愛」不同嗎?差別在哪呢?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口渴,「渴望」喝水時,會主動、想盡辦法去找水喝,不太會去等待別人送上水喝!同樣地,當你真正地渴望愛時,會是主動地先去尋找或是付出的一方,而不會是被動等待別人的愛。那麼我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不再主動或是不敢主動成為先去愛的一方呢?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對於愛的反應與回饋都是相對的單純和簡單。對於喜歡的事物或是對於父母的愛,都能夠直接、簡單地表達!但是當我們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經歷越來越多事情,甚至為愛付出受傷之後,便慢慢地選擇封閉、逃避,將心門深鎖,其實不管是何種原因造成,真相的答案只不過是「對愛不夠渴望」!這麼說或許過於「嚴厲」!但如同上述喝水的例子,當你真的夠口渴、渴望喝水時,你不會因為某人、某事曾經阻礙你喝水或是將水潑在你臉上,而選擇不喝水,或是一定要當事人拿水給你喝,你才要喝。
在「感恩渴望愛的自己」書寫過程中,並非不能寫「渴望被愛」的部分,一樣心中想到什麼,就書寫記錄下來。書寫結束後,再重新去檢視自己紀錄的內容,將重點放在:「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
心理學專家以及許多哲學、心靈派別都會提到:「缺愛的孩子內心總渴望被愛!」,也大多有類似的童年經驗:
小的時候缺乏父母的陪伴,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留守兒童…等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健康,會以暴力、不當懲罰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孩子長期缺少認可、缺乏自信!例如:媽媽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好,拿別人與自己小孩比較等
當你將渴望被「某人」所愛,原本放在針對「某人」的重點,轉移改為「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時,你會更容易看見自己內在真正卻乏的「愛」是什麼,也比較容易聚焦自己想要的「愛」是怎樣!我會特別建議將「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設定為一個獨立的書寫主題,透過書寫過程,可以幫助我們內在思考、整合,究竟我們真正想要的愛是如何?甚至在書寫過程中,會憶起許多被塵封的往事,更容易釐清為何我們需要「某人」的愛!絕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真真正正的思考過,自己想要「怎樣的愛」,因此當遇到心儀的對方時,便總是要對方「懂你」,認為對方「愛你」就要「懂你」,問題是當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時,那麼兩人就只能「不斷地嘗試、磨合」。一方可能想要喝咖啡,請另一方去買。
「那你想喝什麼呢?」
「你猜猜看!」
「拿鐵半糖?」
「不想!」
「卡布奇諾?」
「還好!」
「黑咖啡?」
「好像還可以!」
我相信類似這樣的對話,在男女相處之間少不了,甚至父母與孩子、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都存在。我不否認世上存在「天作之合」、「心有靈犀」的伴侶,但畢竟還是少數,兩人相處、愛的交流難道一定需要這樣的「磨合」過程嗎?不能回到很簡單、單純的互動模式嗎?
有時候其實並非是要對方做些什麼,可能只是簡單的陪伴著,就能夠帶給你「安全感」;也可能只是和對方簡單地聊著天,就能為你解除「孤獨感」!養成習慣時時問自己:「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甚至是我累了嗎?我快樂嗎?我要的是什麼?嘗試把自己放在重要的位置,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當我們越清楚自己內在所缺乏的是什麼以及想要的愛是什麼時,別人也更容易理解我們與我們的互動也會更容易。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有人會認為自己常常都是渴望愛、渴望去付出的一方,只要對方一點點關心,就會掏心掏肺、毫無保留地付出,但總是受傷,甚至還會被對方說:「你的愛太沈重!讓人無法喘息!」明明就是渴望愛、渴望去付出,而不是「渴望被愛」,怎麼結果總是事與願違呢?這種情況,大多數細究之下,仍然還是「渴望被愛」!這類型人,的確是付出較多、渴望付出,但是往往可以聽到:「我要求的不多,難道只是要求你打通電話、稍微關心我,這樣都不行嗎?」有些更是非常「卑微」的求對方,哪怕只有一點點都好,甚至許多人,寧可忍受對方的不忠,只要偶爾陪伴自己就好。其實愛就是愛了,如果有任何一絲的要求和期望,充其量不過是一種交換的愛!無論誰付出較多、如何的不對等,便不會是真正的愛!真正愛的能量交流則是:
讓愛自由的流動、自由的付出!接受的人喜悅,付出的人也喜悅!
一個真正渴望愛的人會願意面對自己、改變自己、不斷的超越自己,不斷地加深渴望、加深愛的程度與境界!
書寫練習步驟:
第一次書寫:
- 設定 7分鐘:書寫感恩渴望愛的自己
- 7分鐘時間到,若覺得還沒有寫完,則可以繼續書寫到覺得完成為止!
第二次書寫:
- 重新回顧第一次書寫
- 將寫到或是想到「渴望被愛」的人記錄下來
- 書寫「為何需要或為何想要被某人所愛」(一次書寫一個人)
- 不用特別訂定時間,寫到自己覺得完成即可停止
心靈訊息:
- 重拾對愛渴望的力量
- 化解缺乏愛的根源
- 認識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