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美好的世代,充滿各式的療癒方式與可能性。我自己通常會在一天清晨醒來之際,便先做一段簡短的冥想,為一天美好的開始創造愛的能量。感受大自然的愛、宇宙的愛、造物的愛以及周遭身邊親友、夥伴對我的愛。
懂的接受被愛,才有能力去愛人!
阿德一開始對於這個概念是無法理解、不太願意接受,他的認知裡,他自己也是常常對於別人付出愛,沒有要求回報,為何一定要懂的「接受被愛」呢?單純的付出不求回報,不是很好嗎?
沒錯!單純的付出愛,不求回報,是一種很好的美德!但是怎樣的付出,對於對方才是適當、適合的呢?這就是另一門學問囉!許多人付出愛,雖然不求回報,但是卻不一定適當、適切。例如很多媽媽,為了子女,都會擔心子女吃不飽、穿不暖,常常煮菜時就準備一大堆,但是卻吃不了這麼多,有時候子女還會嫌棄,為何不準備剛好就好?如果仔細去觀察,這一類型的媽媽,通常都對自己很節儉,把最好的都留給子女,但是當子女想在母親節,帶媽媽去餐廳吃大餐,媽媽通常會覺得不用花那個錢。這其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一個人不知道如何接受別人的愛時,通常內在潛意識信念對於愛的認知、概念,是比較容易有「偏頗」,比較容易有自已認定的「愛」應該要怎樣才算是「好」的!例如父母對於子女付出是好的、而子女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好,就是父母最大的「安慰」!但是這樣往往就容易「扼殺」愛的能量流動。試想如果每次子女節日要帶父母出去遊玩或是用餐,結果每次父母都覺得不需要,那最後會演變成怎樣呢?
其實阿德自己擔任主管職務就遇到同樣的處境,常常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對於下屬什麼是好的、什麼是有幫助的,付出很多心力,但是卻往往得不到「人心」,甚至讓下屬備感壓力。有時候下屬也會覺得不知道如何親近阿德,因為偶爾想幫主管慶生、買個下午茶之類,阿德都會覺得不需要!對於阿德而言,他覺得照顧好下屬是他該盡的義務和責任,他不需要任何的回報。其實他可能只要讓下屬幫他買個下午茶,愛的能量其實就在彼此之間悄然的流動!
當我們接受別人對於我們的愛時,其實也是「我們在付出愛」。我們讓別人有「付出」的機會、表達愛的機會,當我們願意、真心接受別人的愛與付出時,對方也一定會感受到被需要、被肯定以及自己是具有價值的感覺,有時候我們可能也是出於好意,婉轉的拒絕對方,但可能就讓對方受傷,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好或是哪邊不夠周全等。
此外有一類型的人看到「感恩被愛的自己」的書寫題目時,可能就會勾起「不被愛」的過往經驗或是傷害,我會建議有兩種方向可以嘗試:
第一、不要急著書寫「感恩被愛的自己」
先從感受到過往不被愛的經驗書寫,讓內在情緒能量自由流動,這其實就是一種愛自己的表現,站在一個陪伴者的角色,陪伴著自己,與自己說說話、談談心,不要壓抑自己內在情緒,有任何的不滿、憤怒、委屈都讓它盡情的宣洩在紙張書寫過程中。
第二、將注意力放在「感恩被愛」
將注意力放在感受「被愛」的經驗,想想周遭有些人愛你的人、想想大自然、宇宙對你的愛,即便都沒有人愛你,想想此時此刻活在當下的你,其實就是造物主對你的愛,活著並非只是痛苦或是要我們感受痛苦,而是生命給我們的一份禮物。其實當我們將專注力放在「感恩被愛」時,自然就會憶起生命中愛我們的人事物;當我們將專注力放在「苦痛經歷」時,自然想到的都是傷害我們的人事物。改變專注的方向,生命就有不同轉變契機。
書寫練習步驟:
- 想像、感受「被愛的自己」1~2分鐘
- 設定 7分鐘:書寫下感恩被愛的自己的話語、心情
心靈訊息:
如果第一時間反應比較接近「付出型」,對於接受「被愛」會覺得彆扭或是覺得「被愛」,好像是有求於別人,或是自己好像就是弱者,才需要「被愛」。這一類型的人反而內在是更渴望「被愛」,只是生命的運作轉變為「付出」、「愛人」的形式,透過「付出」而獲得別人的愛與肯定。其實只要懂的開始順從自己的內心,開始學習接受別人的愛,生命就會有很大的躍進。
如果過往有較多傷害、傷痛,則可以先透過書寫的方式,讓內在的抑鬱、委屈甚至憤怒等情緒能量流動,當這些情緒能量得以宣洩後,才有空間裝載正向與愛的能量。
- 感受被愛的喜悅
- 強化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