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如何避免外用類固醇依賴/成癮?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如何避免外用類固醇依賴/成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外用類固醇製劑是很好用、很廣用的藥品,但長期使用或濫用的話,卻也是造成皮膚最多問題與傷害的藥品。由於這類藥品的通路很廣泛,民眾要取得並不難。不同科別的醫師也都會使用,加上藥價不貴,所以開立給患者的機會也相當多。而且因為藥品效果很好,於是皮膚相關的疑難雜症,很容易在沒有經過詳細確認鑑別就使用類固醇來處理。因為擦起來很舒服對皮膚病改善也很快於是很多患者很愛用,結果就這樣一路用下來,皮膚就被迫陷入類固醇依賴/上癮的陷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5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
27.1K會員
300內容數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上次討論到「微針」內容,就有不少網友問及「藻針」的部分,這兩者乍看有點類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來說,微針產品種類比較多樣而且定位從化妝品到醫療器材甚至之後在藥品以及疫苗都有角色;但藻針主要只有當作美容用途,但藻針處理在市場上常有被誇大醫療宣稱的狀況,消費者還是要多注意多判斷。
在臨床上,我們常會遇到患者提到了自己皮膚發生某些狀況,但到診間時用肉眼看起來卻沒有什麼明顯的表現,這時候到底患者的皮膚有沒有問題呢?就相當值得臨床醫師關注了。廣義上來說,這樣的狀況在皮膚科專有名詞稱為「Invisible dermatoses(看不到的皮膚病)」...
這幾年市場上多了不少宣稱使用「微針」科技的產品,這到底是什麼東西?誰才能使用?是否有什麼注意事項?在法規定位上又是如何?以下就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
單純的膚色差異,如果膚色均勻的話就只是皮膚的一種特質,也就是白皙一點或黝黑一點的不同。但麻煩的是有時候會產生不均勻的情形,也就是顏色有些地方變深有些變淺,如果發生在臉上,常會造成很多人的困擾甚至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玫瑰斑泛紅的程度要怎麼追蹤呢?雖然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一致的共識,但參考相關文獻與自己的經驗,我在看診時會觀察以下7點來評估患者玫瑰斑的程度,以下說明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狹義上來說「皮膚障蔽」指的是皮膚角質層以上的組織,也就是泛指已經死掉的角質細胞(Corneocytes)與細胞間脂質的複合體還有包括其上的皮脂膜或酸性膜(Acid mantle),而皮膚最重要的保濕功能與初階防禦功能,就是由這層「皮膚障蔽」所完成。
上次討論到「微針」內容,就有不少網友問及「藻針」的部分,這兩者乍看有點類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來說,微針產品種類比較多樣而且定位從化妝品到醫療器材甚至之後在藥品以及疫苗都有角色;但藻針主要只有當作美容用途,但藻針處理在市場上常有被誇大醫療宣稱的狀況,消費者還是要多注意多判斷。
在臨床上,我們常會遇到患者提到了自己皮膚發生某些狀況,但到診間時用肉眼看起來卻沒有什麼明顯的表現,這時候到底患者的皮膚有沒有問題呢?就相當值得臨床醫師關注了。廣義上來說,這樣的狀況在皮膚科專有名詞稱為「Invisible dermatoses(看不到的皮膚病)」...
這幾年市場上多了不少宣稱使用「微針」科技的產品,這到底是什麼東西?誰才能使用?是否有什麼注意事項?在法規定位上又是如何?以下就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
單純的膚色差異,如果膚色均勻的話就只是皮膚的一種特質,也就是白皙一點或黝黑一點的不同。但麻煩的是有時候會產生不均勻的情形,也就是顏色有些地方變深有些變淺,如果發生在臉上,常會造成很多人的困擾甚至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玫瑰斑泛紅的程度要怎麼追蹤呢?雖然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一致的共識,但參考相關文獻與自己的經驗,我在看診時會觀察以下7點來評估患者玫瑰斑的程度,以下說明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狹義上來說「皮膚障蔽」指的是皮膚角質層以上的組織,也就是泛指已經死掉的角質細胞(Corneocytes)與細胞間脂質的複合體還有包括其上的皮脂膜或酸性膜(Acid mantle),而皮膚最重要的保濕功能與初階防禦功能,就是由這層「皮膚障蔽」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