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繳補充保費以及所得稅,希望能夠避開它,在除權息前賣掉,再於除權息當天買回會不會比較好呢?」
每當開始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時
我就知道
台股差不多要準備進入除權息旺季了…
對於這個問題,身為小小奈米股東的我,只有一個建議:
「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
就是不要避開它!!」
之所以有這個建議,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我很懶,存股存久了,會懶。
我要的是「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入」,如果帶來的現金流入可以滿足我的需求,那些不足為道的費用(甚至不是費用,後述),我真的不想花時間研究買賣點與冒風險避開它…
原因二,買賣所花的成本,比我繳補充保費的成本還高…
下面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拿100萬元,投資在現金殖利率4%的標的上來看
並以會填息的前提,來看看以下三種做法所帶來的費用:
(數學不好,如有錯漏還請鞭小力些…)
--方案一,參與4萬配息
100萬,配4萬,補充保費(2.11%)為844元,退稅後金額為1400元(小資族如我,以5%來計算需繳2000元所得稅,再以8.5%列計退稅額3400,共計退稅1400元)
可獲得股利收入40000元,加上退稅收入與扣除補充保費支出後,合計收入計40000+1400-844=40556元
整體算起來,除了股利以外,竟然繳完費用後還有一筆收入
--方案二,於除息前一日賣出,並於除息當日用除息後價格買回
100萬,賣出後再買回來,交易成本約為5793元(1000000*0.1425%+960000*0.1425%+1000000*0.3%=5793)
一來一往,價差收入40000,交易成本5793元
合計收入計40000-5793=34207元
--方案三,為了將股利收入單筆降到2萬元以內,分散在不同標的下
我認為存股,就是為了單純的可以獲得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而買進並長期持有好公司的股票
如果單純為了避開補充保費,而買了一堆自己功課沒做足的公司…這種做法,我覺得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這種做法我不會做,所以也不試算金額了
小結:
基於我懶,以及可以領到更多錢的二大原因
所以,我不會去想辦法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
選擇不預測股價走向
單純傻傻等股利進帳過日子
繳該繳的,領該領的囉
希望上面的想法,能夠對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們,有些幫助啦~~
----------------------------------------
既然選擇了存股這條路
基本上
我就是選擇了放棄對股價未來的預測
以及價差交易的做法
至於對這些補充保費與所得稅費用,是否要規避這件事
我的建議就是這句:
「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避開它!!」
希望上面這不一定賺最多,但可以賺的最開心的小小想法
能夠幫助到,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們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