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儀表板』從恩恩爸來看風向的大小與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的每一個行為都代表一種投票、一種宣誓、一種立場,無論是發文寫作,或是分享留言,甚至只是按讚,都代表著一種感受、一種觀點,但這些數量級數相較閱讀觀看都小太多了,因為每個閱讀觀看代表一種認同,若能夠從閱讀觀看來看一個事件群眾的想法是更有價值與參考性的。

有影儀表板收錄了與社論新聞相關的上千個 Youtube 頻道,將每個頻道貼上不同的標籤,這些標籤代表的是種角度與立場,例如政治人物就有『藍綠白紅』,談話節目更是有以中國角度出發的『中國立場』以及以台灣角度出發的『台灣立場』,更不要說每個新聞與電視節目都有其『公司』,每一間公司都有不同的立場。

有趣的事是當某個事件發生時,每個不同立場的頻道會發出許多以自己立場為出發的影片,而當某個頻道講的角度較被認同時,觀看次數就會增多,相反的這立場角度若不受歡迎時觀看次數就變少,這數量是每天數萬到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觀看次數,因此從這數量級可以看到這些受眾認同度劇烈的變化差異。

最近『恩恩爸』是個風向一直在變化的題目,從 5/30 延燒至今快一個月,我們從幾個角度來看這風向的轉變。

主要媒體新聞與社論的區分

在 5/30 日,新聞媒體是由三立與東森開第一槍,但很快的在第二天話語權就被民視給搶走,5/31 時民視恩恩爸的影片觀看數就超過 10 萬,而旺中是在 6/1 才開始與三立呈現一個五五波的局勢,但在 6/4 之前還是民視遙遙領先。

但在 6/8 的時候,旺中獲得恩恩爸的一句話,『當地方政府失能,.....,中央的1922也未能及時發揮功能』找到切入點,把矛頭轉向中央,獲得了極高的流量,風向又轉到了旺中這邊。

在 6/8 到 6/13 時整個論點的認同是旺中與三立這兩大立場的對決,只是很明鮮的旺中的觀點是較被認同,但之後三立與中天慢慢的相較降溫後,民視還是持續著報導,風向又回到了民視。

而在前兩天 (6/21~6/22) 三立持續報導,現在認同度較高的是三立的觀點。

依新聞與社論角度區分

雖然這件事的確一開始是在新聞以及『台灣立場』的政論節目先開始討論,但很快的個人社論平台的『強烈立場觀點』才是最吸睛的。

一開始的時候的確『中國立場』的談話節目較吃虧,因為當時的論點幾乎是在『新北市消防局模擬錄音』是較難被認同,但也是一樣在恩恩爸那篇文章撿到了槍可以一起跟旺中新聞砲打中央有據。

隨著新聞的降溫,但個人社論並沒有降溫,反倒是先噤聲的是台灣社論,只是這幾天隨著橫向溝通錄音的發表,新聞與台灣立場談話節目有了可以發揮的空間,相較之下這幾天中國立場的談話節目是不被看好。

政黨立場的角度

不否認的這次恩恩爸的事件是相對泛綠較有立場說話,而泛藍除了『中央的1922也未能及時發揮功能』那段時間勉強觀看數是泛綠的 2/3,但大部份時間都是不到一半的觀看數。

而在昨天新的錄音揭露後,泛綠觀看數又跳起來了,相較泛藍的觀看數還停滯,只是我們知道今天新北市也開始辯駁,說自己並沒有失職,但明天來看這樣的風向有沒有成功?

疫情總表與『很多孩子走了』

當然疫情這件事不是只有恩恩罷,整體聲量原本較多的是『很多孩子走了』,甚至『泛藍』與『中國立場』在 6/19 也持續的在『提及』也獲得不少觀看,原本也是吵得很兇且風向也是很亂,但最近是整個被恩恩爸吸走目光討論。

當然每一個立場與觀點都有其認同的族群,只是有時也會因為其認同度的多少觀看數隨之變化,因為我們知道當所說的內容與立場不被認同時,觀眾就會跳走,這個在 Youtube 更是比電視明鮮,從這些細微的變化可以看到風向隨著時間的改變,說法的改變也隨之變化,只是這樣只能看出立場的整體現像,而到底是那一句話、那一種觀點能夠獲得更多的觀看數與流量,就不得而之,只是做這樣的區分是有意義看到群眾的『立場』,更也是看到民意的變化。

這系統是為是為了『開放民主』而設計,讓大家能夠看到不同族群的人的觀點變化,相信只有這樣讓民意與輿情攤開在陽光下,才能夠讓有心的人士較難睜眼說瞎話,認為自己才是對的,知道民主多元性的可貴。

若有興趣一起參與跟分析這樣議題的人,請傳訊給 @專業儀表板 ,一起來讓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能夠被看見,每一個不同的想法都能夠被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pageboard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貘 來說的沙龍
8會員
3內容數
<p>Gene-Oral-Speaking,不是一般來說,而是黑貘來說 就只是我潛越的想法罷了。</p>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每到選舉,台灣所有的媒體總是不斷用政治新聞反覆轟炸著大家,AB寶上大學後,也開始會收到同學轉傳一些有關政治的傳言或八卦,放假回家她們看到媽媽在看選舉公報,A寶忽然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對了,爸爸,你經常在寫文章,可是我好像從來沒看過你對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評論過?」 B寶也附議:「對喔!你們常常跟老朋
Thumbnail
每到選舉,台灣所有的媒體總是不斷用政治新聞反覆轟炸著大家,AB寶上大學後,也開始會收到同學轉傳一些有關政治的傳言或八卦,放假回家她們看到媽媽在看選舉公報,A寶忽然好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對了,爸爸,你經常在寫文章,可是我好像從來沒看過你對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評論過?」 B寶也附議:「對喔!你們常常跟老朋
Thumbnail
今天的國際大事件是凌晨兩點的美國聯準會基準利率宣布,目前看美股是一片熱絡好不快活,好像盛宴一樣,等兩點開獎後再來看看吧。 即便國際大事不斷,但什麼都擋不住台灣選舉的流量。這次的文字雲前幾名仍然是與縣市首長候選人相關的議題。 來看看20220727的鄉民們都在看哪些新聞吧
Thumbnail
今天的國際大事件是凌晨兩點的美國聯準會基準利率宣布,目前看美股是一片熱絡好不快活,好像盛宴一樣,等兩點開獎後再來看看吧。 即便國際大事不斷,但什麼都擋不住台灣選舉的流量。這次的文字雲前幾名仍然是與縣市首長候選人相關的議題。 來看看20220727的鄉民們都在看哪些新聞吧
Thumbnail
人的每一個行為都代表一種投票、一種宣誓、一種立場,無論是發文寫作,或是分享留言,甚至只是按讚,都代表著一種感受、一種觀點,但這些數量級數相較閱讀觀看都小太多了,因為每個閱讀觀看代表一種認同,若能夠從閱讀觀看來看一個事件群眾的想法是更有價值與參考性的。
Thumbnail
人的每一個行為都代表一種投票、一種宣誓、一種立場,無論是發文寫作,或是分享留言,甚至只是按讚,都代表著一種感受、一種觀點,但這些數量級數相較閱讀觀看都小太多了,因為每個閱讀觀看代表一種認同,若能夠從閱讀觀看來看一個事件群眾的想法是更有價值與參考性的。
Thumbnail
在一個什麼都能依相對觀點各說各話的時代,依正反方說詞各自劃重點查證是形成個人意見、信念或立場的基本知性過程,但如果⋯⋯
Thumbnail
在一個什麼都能依相對觀點各說各話的時代,依正反方說詞各自劃重點查證是形成個人意見、信念或立場的基本知性過程,但如果⋯⋯
Thumbnail
這幾個禮拜被各種政治新聞轟炸,是怎樣?
Thumbnail
這幾個禮拜被各種政治新聞轟炸,是怎樣?
Thumbnail
豬羊變色、敦睦艦隊、台鐵殺警...等,都再再顯示出群體共同的決定與身在大群裡中的你我,心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豬羊變色、敦睦艦隊、台鐵殺警...等,都再再顯示出群體共同的決定與身在大群裡中的你我,心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身為一個政治觀察者,用一些工具來了解事件或人物在網路上的聲量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有一點素材就從個人粗淺的看法寫一些週末長文 因為每兩年一次的選舉,從08年就參與選戰的我,讓我想脫身也不斷被捲入,從以前
Thumbnail
身為一個政治觀察者,用一些工具來了解事件或人物在網路上的聲量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有一點素材就從個人粗淺的看法寫一些週末長文 因為每兩年一次的選舉,從08年就參與選戰的我,讓我想脫身也不斷被捲入,從以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