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的加減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年過年婆婆總是喜歡找大家一起玩撿紅點,當大人陪著婆婆玩牌時,喜歡黏在身邊的小人便容易感到無聊。因此,從毛毛很小的時候,我就在想,小人何時可以跟阿嬤一起同樂呢?

當毛毛四歲,開始有數與量的概念之後,就開始進入了十以內的加減學習。值得一提的是毛毛並沒有用手指來學習十以內的加減,而是使用「教具」來計算。之後,因為已經對數字的「量感」很熟悉,便直接在腦中計算數字。因為透過不斷地「重複」學習,毛毛很小就會心算,這是令我意外的部分。

借重電子產品來幫忙出題目

這邊要推薦的是Food超人有趣數字遊戲有聲書,我很喜歡這本書下方的數數珠珠設計-當毛毛在練習加減時,手部操作與視覺的刺激,更能夠幫助他建立加減的邏輯。此外,書內建的各式計算題目也能幫助毛毛不斷地重複練習。

這本書算是相見恨晚,因為上面有找數字、比大小的數字基礎學習,不過毛毛在初次使用時已經會了,所以僅著重在加減的應用。加減除了系統內建的題目之外,也可以自行利用上方的加、減、等於符號輸入題目。這邊看到的已經是毛毛非常後期在使用的狀況了,大約在接近五歲的時候,他覺得書上題目不夠,想要自己找題目輸入來作答。雖然下方數字只有到100,沒有100以上的數字輸入方式,但題目卻可以有超過100結果的輸入,例如80+40=120,毛毛自己找到了辦法,在輸入答案時,他會用很快的速度按下100與20輸入120,系統也會回報答案正確。所以,這本書的系統除了十以內的加減,也能進行超過十的題目練習,非常的物超所值。毛毛透過這本書,學會了超過十的計算。

由於下方的數算珠子只有十個,來說說我是怎麼教毛毛學習超過十的計算。計算時珠珠先撥到右邊,先數第一個數字,再從右邊補上第二個數字的珠珠數量,如果第二個數字加入會超過十,就讓毛毛接著再把已經全部撥到右邊的珠珠,從最右邊往最右端撥,以補足尚未計算的數目。例如,8+4=12,往左先放八顆,再數最後兩顆,此時,已經十了,那再從左往右撥兩顆,如此就完成12的答案了。

毛毛正在數珠珠

毛毛正在數珠珠

從遊戲中學習

學會十的加減法後,「撿紅點」是最棒的數學入門桌遊,不僅便宜又隨手可得。第一階段,只要能夠湊成十就好,先不要管計分或是其他規則。如果孩子還太小,不能理解J, Q, K三種牌,就先用A~9來玩就好。第二階段,開始加入只有紅色才能得分的規則,增加難度。這兩個階段都只求把手上的牌出完,並把牌庫的卡用盡。再來,就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計算得分了。計算得分一樣導入「十」的計算,先把能湊成十的分出來,再把剩下的加總,總分計算一點都不難喔!毛毛第一次完成的時候,很開心,因為他贏了~

也可以順便訓練孩子「輸」,算是額外的收穫。

毛毛五歲時與我一起玩撿紅點

毛毛五歲時與我一起玩撿紅點


avatar-img
莉迪亞的玩想世界的沙龍
4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由於各種串流影音的普及,現在小孩可以看的資訊樣貌變多了,書不再是孩子消磨時間的首選。然而,閱讀紙本書籍在學習知識上,依舊有不可取代的優點,特別是對小孩而言。天下雜誌引用PISA研究,說明善於閱讀能力越強越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斷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簡而言之,閱讀實在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
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只有十週的時間教導注音符號。儘管我早早地讓毛毛開始學習注音符號,但這只是為了幫助他自我閱讀學習新知識而已。不過,我也明白學校的注音學習和我的教導方法之間仍有些許差距,特別是在書寫和拼音方面,這些都是未來考試的重要內容。因此,作為一個熱愛製作教具的媽媽,我開始研發相關的教具。
最近周遭有些朋友的小孩比較小,剛好被問到可以培養邏輯的玩具,這邊想要推薦便宜又好收納攜帶的貼紙書。我兒毛毛還在坐兒童椅的階段,每每帶他出去外食的時候,小人總是無法等待出餐前或是爸媽還在用餐的時光。為了不想讓媽媽包變重,我那時不斷尋找有什麼可以方便攜帶,又能耗掉小人時間的物品。輕巧的貼紙書,是當時..
由於各種串流影音的普及,現在小孩可以看的資訊樣貌變多了,書不再是孩子消磨時間的首選。然而,閱讀紙本書籍在學習知識上,依舊有不可取代的優點,特別是對小孩而言。天下雜誌引用PISA研究,說明善於閱讀能力越強越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斷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簡而言之,閱讀實在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
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只有十週的時間教導注音符號。儘管我早早地讓毛毛開始學習注音符號,但這只是為了幫助他自我閱讀學習新知識而已。不過,我也明白學校的注音學習和我的教導方法之間仍有些許差距,特別是在書寫和拼音方面,這些都是未來考試的重要內容。因此,作為一個熱愛製作教具的媽媽,我開始研發相關的教具。
最近周遭有些朋友的小孩比較小,剛好被問到可以培養邏輯的玩具,這邊想要推薦便宜又好收納攜帶的貼紙書。我兒毛毛還在坐兒童椅的階段,每每帶他出去外食的時候,小人總是無法等待出餐前或是爸媽還在用餐的時光。為了不想讓媽媽包變重,我那時不斷尋找有什麼可以方便攜帶,又能耗掉小人時間的物品。輕巧的貼紙書,是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