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竹塹「三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岷渚國東面外海上,有一座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中央有一個現今只有百餘戶的村落,該村落四面環山,竹林圍繞,天然阻隔了與外界的聯繫,若不想翻過高山,僅能通過村中唯一的河流順勢向西流去,才能抵達最近的城市。
村落中的居民大都世代在此居住,屬於當地的土著,幾千年來都過著農獵社會的生活,直到三百年前,岷渚國派軍探索東面海域時,才意外有外人發現此地。也因為如此,在這片竹林中也發生過不少衝突和爭鬥,當時的村民們為了捍衛自己的土地,付出了很多鮮血。即使反抗持續了一段時間,無奈岷渚國的武力遠遠勝過村民們,加上太多村民們喪生在連續的戰鬥中,最終在十年後,由當時的村長率領村民們接受了岷渚國的「撫番」,從此接受岷渚國的管轄,由當時的正文帝將該村落命名為「竹塹」,並賜姓給當地村民。
如今兩百多年過去了,大部分的村民都已遷離這片竹林前往更熱鬧的城市尋求發展,竹塹村現今只留下「三家」和「零家」兩大家族,全村人口也不過五百餘人。雖然村中人數變少,但村裡的人還是相當團結,整座村莊便是一個生命體,村民們互助互愛,土地、糧食和財富依舊共有。

子衿便出生在這樣的地方,他是家這一代年紀最小的男丁,一出生就受到全家族的呵護,但子衿並未養成驕縱的性格,畢竟在竹塹村,所有的收穫都需要親力親為,雖然受到父母叔伯們的愛護,子衿三歲時就跟著兄長們學習了很多生存的技能,也在長輩地督促下鍛鍊出比其他同齡男孩還健壯的體魄。
竹塹村的男孩,在滿五歲的時候就必須要跟著長輩們進山狩獵,這是村中給男孩們最早的考驗,能夠在這一次狩獵中獵得獵物的男孩,將獲得家族賞予的「蠶絲腰帶」,這是屬於竹塹村的榮譽,也代表該男孩可以取得一年後前往大城市學習的機會。

岷渚國,所有六歲以上的小孩都必須接受學院教育。對於竹塹村的村民,大多數的小孩都只能留在村中私塾裡學習,但為了全村未來的發展,每年都會送幾個優秀的子弟到鄰近城市的學院就讀。可惜資源有限,能得到這樣機會的小孩並不多,才設下五歲進山狩獵的考驗。

很快地,子衿迎來了五歲的生辰,第一次的考驗也即將要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吉蘭島》的故事背景是在台灣東部海岸,位於花蓮的秀姑巒溪出海口-大港口部落的故事,小說內容敘述五個國中二年級的男生,利用暑假結伴去吉蘭島探險,度過驚奇、快樂的戶外冒險生活。活潑好奇的男生,在吉蘭島學會了野外求生的技能...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當爸媽忙著圍竹籬笆的時候,阿三也開始了認識環境之旅。他把村子從頭到尾走了一遍,看到了些小朋友。他鼓起勇氣用台語向他們打招呼,才發覺他們大多聽不懂台語。「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外省人。」阿三心中不免作如此想。 阿三被送到大龍峒小學 (後來改名為大龍國民小學),插班四年級下學期。他也注意到班上有好幾位外省
Thumbnail
海濱村在大海島的南方,大海島東方是個大沼澤、西面是石鐘山,北面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中部是經常被大霧圍繞的霧之國。霧之國四周有一片雲霧包圍,無論那一方都看不清遠處。 海濱村是一處自給自足的小天地,村民有接近一百人,分佈在海灣各處角落約二十多間平房中。此村有一條長長的土城牆包圍著 它的東、北、西
Thumbnail
海士町是隱岐群島之一的中之島,位於日本海島根半島海岸約60公里處,這是一座只有一島一鎮的小島。 (面積:33.46平方公里,週長:89.1km) 受對馬暖流影響,擁有豐富的海洋和被選為名水百選之一的豐富泉水(天川水),島上自給自足,是一個半農半漁的社會。 本地區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食品生產國,是海
Thumbnail
《農村愛情故事》 阿俊生於台灣省苗栗縣通宵鎮。娶一妻,生 7 子。長女 3 歲夭折,所以剩 4 女 2 男。 阿俊生於農村,屬佃農身分,恩澤於 375 減租。父親在當下才擁有農地。而僧多粥少,兄弟姊妹多,又是長子。做有份、吃沒有。農村社會在那年代,幾乎是大家一樣。
Thumbnail
竹壽府位在沐隆東部,三腳蟾的背臀及後腿皆屬其轄境。這邊最有名的特色是競鬥場,自古以來,不論人類文明發展到何種階段,這種激發體力與腦力的搏鬥,總會喚起原始血腥的本能。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我的故事 我誕生在只有0.5平方公里的小島-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在民國60年前沒有橋連接西嶼鄉,得要划船才能到。我的家門前是美麗的大海,後面是小山坡,一個非常美麗的玄武岩方山地形之獨立小海島。我是家中第9個孩子,有3個哥哥、3個姐姐,2個姐姐夭折。我的生活很單純,去海裏游泳、海中尋寶、拔風茹草煮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竹山走151縣道往溪頭,在初鄉村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北往集集,這是139縣道,初鄉國小就在這三角叉路上。 進入這小村,就是一個寧靜可以形容,路兩旁就是房子夾著茶園,天際線低矮,還摻著高大的檳榔樹,綠意成了這邊的潑墨,我來時天色稍晚,已經瀰漫著淡淡的薄霧,到這十字路口紅綠燈,就給學校打停。 校門
Thumbnail
《吉蘭島》的故事背景是在台灣東部海岸,位於花蓮的秀姑巒溪出海口-大港口部落的故事,小說內容敘述五個國中二年級的男生,利用暑假結伴去吉蘭島探險,度過驚奇、快樂的戶外冒險生活。活潑好奇的男生,在吉蘭島學會了野外求生的技能...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當爸媽忙著圍竹籬笆的時候,阿三也開始了認識環境之旅。他把村子從頭到尾走了一遍,看到了些小朋友。他鼓起勇氣用台語向他們打招呼,才發覺他們大多聽不懂台語。「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外省人。」阿三心中不免作如此想。 阿三被送到大龍峒小學 (後來改名為大龍國民小學),插班四年級下學期。他也注意到班上有好幾位外省
Thumbnail
海濱村在大海島的南方,大海島東方是個大沼澤、西面是石鐘山,北面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中部是經常被大霧圍繞的霧之國。霧之國四周有一片雲霧包圍,無論那一方都看不清遠處。 海濱村是一處自給自足的小天地,村民有接近一百人,分佈在海灣各處角落約二十多間平房中。此村有一條長長的土城牆包圍著 它的東、北、西
Thumbnail
海士町是隱岐群島之一的中之島,位於日本海島根半島海岸約60公里處,這是一座只有一島一鎮的小島。 (面積:33.46平方公里,週長:89.1km) 受對馬暖流影響,擁有豐富的海洋和被選為名水百選之一的豐富泉水(天川水),島上自給自足,是一個半農半漁的社會。 本地區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食品生產國,是海
Thumbnail
《農村愛情故事》 阿俊生於台灣省苗栗縣通宵鎮。娶一妻,生 7 子。長女 3 歲夭折,所以剩 4 女 2 男。 阿俊生於農村,屬佃農身分,恩澤於 375 減租。父親在當下才擁有農地。而僧多粥少,兄弟姊妹多,又是長子。做有份、吃沒有。農村社會在那年代,幾乎是大家一樣。
Thumbnail
竹壽府位在沐隆東部,三腳蟾的背臀及後腿皆屬其轄境。這邊最有名的特色是競鬥場,自古以來,不論人類文明發展到何種階段,這種激發體力與腦力的搏鬥,總會喚起原始血腥的本能。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我的故事 我誕生在只有0.5平方公里的小島-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在民國60年前沒有橋連接西嶼鄉,得要划船才能到。我的家門前是美麗的大海,後面是小山坡,一個非常美麗的玄武岩方山地形之獨立小海島。我是家中第9個孩子,有3個哥哥、3個姐姐,2個姐姐夭折。我的生活很單純,去海裏游泳、海中尋寶、拔風茹草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