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期末考間的空檔

  從高中過渡到大學,再從工作回流到校園內,時間感總是混亂,地球排毒般地高速自轉、同時還奮力地繞著太陽奔跑,本應是在暈船現象中沉浮的年紀,我只感受到暈球(地球的球),沒辦法,我的交通工具比較高級。
  自我介紹加一條,胡慍韜,喜歡坐雲霄飛車卻在宇宙中投暈目眩、上吐不止(下瀉還好)的女子。
  地心引力之大也不足抓住時間的輪轉,有人形容時間是緩慢轉動的巨輪,但它再怎麼慢都不會比我慢,於是下場是被狠狠輾過,成為歷史的渣渣。我最大的困擾就是在年輕的世代中不夠快,又沒有青年之後緩慢的沉穩,假如你有跟我相同的感覺,我不會跟你說沒關係,但我們可以一起成為陳年老渣渣。
  我其實不擅長使用科技產品,軟體也是邊做邊學;而不論是作業或者任何形式的發表,在背後我都需要更多的準備。於是在這個世代的課題中,我所消耗的就是時間、時間、還有時間。這倒也不嚴重,從以前比我更厲害的人就也是如此。有教授跟我說,即便早足以站著教學怎麼演說,每次發表之前她仍需要十足準備(不用準備的那天可能就可以坐著教學)。準備也沒什麼了不起,基本中的基本就是寫逐字稿(但當然不是照稿唸),去記得下一張簡報是什麼,確保演說不會受到緊張影響(我的理解更像是:即便緊張讓品質下降,也要讓人看不出來),要做的更多,才有下降的空間。除此之外,寫下來也能梳理邏輯不通的地方,打結或重複說過的就刪掉,要是我的人生也能具體地被寫下來就好了呢,呵呵。
  身邊不乏天才型的人,我在有些人眼裡看來也有一點這種討厭,但相信我,做所有事情之前我都在腦中想過、順過、重來一遍,直到滿意為止(很多時候只是安心而已),我是非常努力,但結果也沒有毫不費力,可能跟常被手機吸走有關係(看來還不夠努力)。這種習慣其實是一種困擾,像是無時無刻都在工作,休閒與勞動難以切割。不得不說反覆思考的過程,慢慢累積成現在穩固的樣子,至少能在各類發表中好好地傳達資訊(看起來),但以往知能不足時,著實痛苦;現在摸清了思路的進程,又常有跟不上之感(我也不知道跟不上什麼),還是頗痛苦的。
  好在身邊的師長或前輩常會跟我說,沒關係你先做,做多少再說。即便我也常跟自己這麼說,但效果不太一樣,通常是自我放棄的那刻這個聲音才會出現,放下吧胡慍韜,反正你死定了。
  同一句話不同人說就有不同的意思,都不知道是說話的藝術還是做人的藝術。
  題外話,剛剛有一隻白頭翁在校園中庭跳來跳去,想起國小生態教育介紹著各式鳥類,延伸到因為臺灣緯度適中、高山眾多,生態系豐富多元且珍貴,要珍惜。身為多元中的一員,我倒是覺得人類彼此之間多多珍惜也是蠻重要的。
  打字的同時地球仍在排毒,我仍在努力地寫、努力地不要吐出來。寫下來寫下來,這是許多老師的交代,我想在思考與行動之間,文字會是非常具體且穩定的連結。說來有趣,我或身邊重視書寫的人,其實不少有閱讀上的障礙(或輕或重),但因為重視,所以願意反覆推敲;在被哲學思想(各種很難解釋的主義),或生命挫折誘發的成長強拉到宇宙時,是書寫讓人知道抽象的可以被詮釋,讓人還可以好好地站在地上,更重要的是不至於覺得自己在世界上最可憐。
  今天是夏至,白日的摺扇漸漸往南展開,期許好友能休生養息,不再需要用夜失眠。
2022.6 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