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期末考:日本養老生活規劃(2)健康餘命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一次接觸到健康餘命這個詞,好像是在跟成大還是新加坡哪個大學的老師在聊他們專案時,高齡議題工作者在我工作領域上一直會“碰到”,但是目前還沒處理過相關案子。這個話題大部分人只要活著至少會遇到兩次,一次是長輩年老要面臨照護時,一次是自己年老時要怎麼自理,所以我認為大家都該關心一下。


老年生活的兩階段:健康餘命跟不健康餘命


這個話題在某些圈內已經不新了,以結論來說我們現在高齡醫學目標,與其放在延長壽命,不如延長健康餘命。

就像各位看到字面上的意思,健康餘命就是退休以後還能趴趴造開創人生第二春的時間,不健康就是指你臥病在床或是插管行動不便的餘生。

但是健康跟不健康的分界大家都不知道在哪,老人要倒下去的原因也是百百種,所以規劃很多很多短期的階段性目標,而最好在達成目標的努力過程中也能得到樂趣,是養老生活的一個關鍵。

到加賀以來除了常在東京裏物語上提到那些組織、社群跟政策外,我其實一直想分享這裡的銀髮社群,那些染布跟做陶藝、瓷器的老人們。當然也聊過幾次啦!不過讀者似乎不太買帳。

增加老年人健康餘命,要同時兼顧維持生理跟心理健康,生理方面因為我不是醫療專家就不多提,但心理的話,首先分為兩部分,也是我們每個人一生必須面臨的問題。

第一部分是清算過去的債,讓自己成為完整的人。

兒時的缺憾、心靈創傷、家庭養育照護義務等等,這些在心理學上有很多討論,先不講太複雜的,這部分簡單來說就是那些不做會讓自己不安、不踏實、不愉快、覺得好像欠了誰什麼東西的部分。

接下來第二部分才是積極往前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樣貌。我覺得這部分可以分成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社會連結的歸屬感還有人際關係的認同感,這三方面均衡,就可以打造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raw-image


老了去日本會遇到的問題?

講回日本養老的問題。

要是你年輕的時候就不在日本,老了想要把自己的健康餘命跟不健康餘命都單壓日本一注,那個人認為是不合理的。首先就算這塊土地空氣再清新、水再乾淨、食物再好吃,以我目前看來,大部分的人要是現實狀況允許,在死前都會想要尋根,想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跟人們環繞下離世。

因此考慮不健康餘命也在日本度過,我認為不太實際。(當然也因人而異)

然後是簽證問題。

我覺得能花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查一下價錢,付了不會有太大壓力就付錢解決,付不起就找其他解決方案,或是乾脆取消整個計畫也OK,養老就是要輕輕鬆鬆,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

至於簽證問題太多人問就分開談,觀光簽證一年中可以在日本停留3個月兩次,合計半年。不然去辦留學簽證隨便念個語言學校(當然要學費錢/還要有高中畢業)都可以,話說回來我不覺得想來養老的人可以一次待滿一年啦!所以應該大部分狀況觀光簽就可以搞定了吧?其他簽證問題大家可以自己參考日本入國管理局網站。

raw-image

用健康餘命規劃一個海外療癒空間

從上一部分論述,大家多少可以了解我的看法,還有跟親戚討論後的共識。

趁著自己退休後還健康,手頭也寬裕的狀況下,在日本規劃一個小小的療癒空間,從資金、選地、裝潢等等一步一步自己完成,然後一年來住個幾個月,空著的時候還可以跟親朋好友炫耀一下,歡迎大家來共享(就是找人分攤水電費)。

如果有錢,這筆花下去一次可以買到自我實現(在日本有房子已經很潮,自己裝潢完還可以隨時去更潮)、跟社會連結(台灣有錢有閒沒特別興趣的老人就愛出國旅遊,日本那麼近又那麼潮,有個別墅在日本開放親朋好友來玩,讓你開啟話題,走遍各個老人交友圈成為人氣王)、歸屬感(住家自有率影響居民幸福度這應該不用我多解釋),我覺得很划算啊!

至於為什麼不在台灣弄....因為我們大家都很窮沒錢在台灣弄啊!認識有錢一點的早就去屏東或是花蓮台東買了,也不用等到養老,30幾歲就有人地一堆了。

以上一些關於到日本鄉下養老的想法,提供給退休以後可能會有幾百萬閒錢的人參考,如果只有幾十萬,那找人合資也是一個選項。而有幾千萬閒錢的各位,在台灣隨便買,或放眼世界都好,可以不用管我們這些賤民的小確幸沒關係。

raw-image


下一篇來跟各位聊聊實際上選物件的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7.9K會員
256內容數
關注日本新聞、社群營造、台日中美關係的沙龍,偶爾也有一些筆者在日本的生活雜記與場域營造心得。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從某個無聊的夜晚開始 2024年我的人生失去了主動權。 雖然這件事好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在年5月中感覺狀況越趨惡化。 主要原因是源自於2021開始的身體狀況不適,在台灣日本接受一堆檢查,甚至還動了手術後,狀況沒有顯著改善;在躺著、坐著都不舒服的狀態下,我開始無法在書桌或辦公桌前久坐,就在那
Thumbnail
2025/04/04
從某個無聊的夜晚開始 2024年我的人生失去了主動權。 雖然這件事好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在年5月中感覺狀況越趨惡化。 主要原因是源自於2021開始的身體狀況不適,在台灣日本接受一堆檢查,甚至還動了手術後,狀況沒有顯著改善;在躺著、坐著都不舒服的狀態下,我開始無法在書桌或辦公桌前久坐,就在那
Thumbnail
2025/03/17
邁入人生下半場,40歲左右的臺灣人在日人士如何面對事業與人生的挑戰與瓶頸?本文透過作者與朋友的對談,分享他們在日本打拼多年後遇到的困境與反思,包括事業瓶頸、家庭與事業的平衡、自我實現等議題,並探討40歲的人生里程碑與目標。
Thumbnail
2025/03/17
邁入人生下半場,40歲左右的臺灣人在日人士如何面對事業與人生的挑戰與瓶頸?本文透過作者與朋友的對談,分享他們在日本打拼多年後遇到的困境與反思,包括事業瓶頸、家庭與事業的平衡、自我實現等議題,並探討40歲的人生里程碑與目標。
Thumbnail
2025/03/12
從職場到人生,許多目標的達成都需要先有明確的願景,才能一步步實踐。本文透過作者自身的經驗與觀察,闡述了從釐清自身價值觀到設定人生北極星,進而克服內心障礙的重要性。並以日本清酒品飲為例,說明如何透過瞭解釀酒師的世界觀,來更好地詮釋酒的風味,呼應主題,強調找到人生目標並持續檢視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12
從職場到人生,許多目標的達成都需要先有明確的願景,才能一步步實踐。本文透過作者自身的經驗與觀察,闡述了從釐清自身價值觀到設定人生北極星,進而克服內心障礙的重要性。並以日本清酒品飲為例,說明如何透過瞭解釀酒師的世界觀,來更好地詮釋酒的風味,呼應主題,強調找到人生目標並持續檢視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上集我們討論到百歲人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對年齡通澎及年齡可塑性的理解可以讓我們更積極的因應我們的未來人生策略,那在發展人生規劃前,必須先掌握百歲人生對我們人生可能造成的影響及風險。 #財務焦慮最令人擔心百歲人生所可能造成的風險有三個:第一個是【財務風險】、第二個【失業風險】及第三個【健康風險】。
Thumbnail
上集我們討論到百歲人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對年齡通澎及年齡可塑性的理解可以讓我們更積極的因應我們的未來人生策略,那在發展人生規劃前,必須先掌握百歲人生對我們人生可能造成的影響及風險。 #財務焦慮最令人擔心百歲人生所可能造成的風險有三個:第一個是【財務風險】、第二個【失業風險】及第三個【健康風險】。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健康餘命這個詞,好像是在跟成大還是新加坡哪個大學的老師在聊他們專案時,高齡議題在我工作領域上一直會遇到,但是目前還沒機會直接經手相關專案,不過這個話題大部分人只要活著至少會遇到兩次,一次是長輩年老要面臨照護時,一次是自己年老時要怎麼自理,所以我認為大家都該關心一下。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健康餘命這個詞,好像是在跟成大還是新加坡哪個大學的老師在聊他們專案時,高齡議題在我工作領域上一直會遇到,但是目前還沒機會直接經手相關專案,不過這個話題大部分人只要活著至少會遇到兩次,一次是長輩年老要面臨照護時,一次是自己年老時要怎麼自理,所以我認為大家都該關心一下。
Thumbnail
有一陣子花幾百萬在日本養老這話題在親戚間很熱門,這一系列文章就來跟大家聊聊日本養老的想法,還有相關討論規劃。第一篇先來聊聊去海外養老要想好的幾件事。
Thumbnail
有一陣子花幾百萬在日本養老這話題在親戚間很熱門,這一系列文章就來跟大家聊聊日本養老的想法,還有相關討論規劃。第一篇先來聊聊去海外養老要想好的幾件事。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