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神隱少女》—找回最初的感動,與吉卜力相識的21年。

神隱少女,吉卜力工作室
神隱少女,吉卜力工作室
「曾經發生過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中秋那天去威秀看了《神隱少女》就是想懷舊一下,沒想到電影開始,隨著《いのちの名前》(生命的名字)播出,童年的回憶瞬間湧現,那種懷念的感覺,讓我瞬間紅了眼眶。
這篇沒有想深究電影本身,而是想聊聊長大後重溫《神隱少女》與童年時期不同的感受。
神隱少女之於我的特別是回憶、是懷念、是眷戀,是種念念不忘的滋味。
文牧野導演在訪談時說起好電影的定義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娛樂性也就是商業性,一個是靈魂性也就是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再一個是社會性,也就是現實題材。
那麼《神隱少女》它做到了嗎?是啊它做到了,且出乎預料的好。當年電通預估神隱少女票房有望達到魔法公主票房的一半(大約100億日圓左右)誰知票房不只超越,還超越100億日圓以上。
在社會性方面,許多專業評論都曾提到,把《神隱少女》和自己的人生經歷聯想在一起。
好電影如同一面明鏡,映照著你/我人生的各個階段。
不管在人生各個階段看《神隱少女》,都能有不同的見解,它可以是個很簡單的故事,也可以是小女孩懂事的成長過程,也能是經歷職場生存後的體驗。
觀看《神隱少女》我完全不怕過度解讀,我始終相信好的作品就像一瓶好酒,什麼人喝、什麼時候喝?都會有不同層次的口感,值得細細品味,並且每次品味,都會有不同感覺。
神隱少女,吉卜力工作室
小時候只覺得電影中的世界好有趣,21年後的重映帶給我截然不同的感受,這是經過社會的洗鍊,變成失去熱忱的大人後,才會有的體悟。
對現在的我來說《神隱少女》就是一部人生職場劇。
油屋如同一個大型職場「要是不工作,魔法就會消失」,站在雇主的角度湯婆婆的確沒有理由雇用一無是處的千尋,不過當時被小少爺的哭鬧幫了一把,使她得以順利進入油屋工作。
但進入職場後可不是從此一帆風順,裡頭有欺負新人的前輩,喜歡冷言冷語、諂媚的同事,看著他們彷彿就像看到未來的自己,在這裡不工作就會被變成豬,但在這個地方(職場)待的越久,便會忘了自己原本的名字(迷失自我)
如同現實每個人都是為了生存而奮鬥,但隨著年齡增長,漸漸的失去了過往的純真,對於以前有興趣的東西,也隨著現實慢慢消散,回家只想躺平,最後留下的只有工作和錢(可能還沒錢)
千尋很幸運,自她進了油屋認識了不少人,幫助她生存的白龍、從旁協助她的鍋爐爺爺、教導她禮貌的小鈴,明知油屋大多數人看不起她,對於自己所犯的錯誤勇於承擔,並設法解決,這樣一個看似笨手笨腳的女孩,卻替油屋解決了大多數危機,讓那些趨炎附勢的同事也對她另眼相看。
她並不是一開始就勇敢,最開始千尋為了去鍋爐室,下樓梯舉步艱難、小心翼翼,深怕踩錯一格就會跌入深淵。
後來面對同樣不穩的道路,踏出第一步前,她看了一眼手掌上的血漬,或許是想起白龍、或許是想起一路走來幫助她的人,這次她沒有猶豫,筆直的朝著爬梯狂奔,腐朽的水管承受不住她的踩踏,而她只是一鼓作氣往前衝,這時的她已經有了無所畏懼的勇氣。
神隱少女,吉卜力工作室
「用魔法做的,一點用也沒有」
在油屋相識的緣分透過大家紡織成一條紫色髮圈,故事最後千尋從另一個世界帶走的也只有髮圈,以及在這個世界的所有記憶、緣分,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
走出隧道時請不要回頭,因為妳已經不是那個哭哭啼啼,懦弱的小女孩了,在成長過程中是沒有回頭路的,即使在油屋的經驗成為值得珍惜的回憶,但走出隧道回歸現實,那些回憶也只是成長的養分,未來還需要由自己開創,所以請不要回頭。
神隱少女,吉卜力工作室
粉絲專頁跟著宮崎駿去旅行的管理員思緯曾於12年前採訪過宮崎駿。
宮崎駿請管理員代他向台灣的影迷問好,他是這麼說的:
「這個世界雖然烏煙瘴氣,但仍然有許多美好的地方,請保持這樣的信念繼續好好的觀察和感受。」—By宮崎駿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嚐到哪種滋味。(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因此我珍惜和每部作品相遇的機會,以《神隱少女》為契機,我喜歡上動畫電影、喜歡上吉卜力的作品,時隔多年對吉卜力的熱愛一直沒改變,這讓我覺得經歷過神一般的千禧年實在太幸運了。
原始文章刊載於個人網站宅宅生存日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