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思考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跟實習生聊到心理師這個行業的選擇,除了一些意識上能掌握的理由之外,可能還有其他我們尚未覺察的部分。

順著這個對話,午休時我發現跟個案在諮商室裡工作的時候,比起說話,更多的時間是用來思考。我所要說的話,是經過整理的,是貼著個案在意的,這跟寫作好像。

在母親的回憶裡,我是個不怕寫作文的小孩,國小時把我送去作文補習班幾節課,寫了幾篇作文,結果被老師退貨,理由是:我不知道還可以教妳的小孩什麼。直至今日,我不認為自己寫的好,但是把想到的東西寫出來的過程,對我來說是投入的,享受的。

我樂於透過寫作來思考,那是一種跟自我的對話,最後將思考轉換為文字;心理諮商透過我與個案的互動,將對個案的思考整理為貼近的語言,來回應個案的主訴。這些吸引我的事物,都有思考的需要,同樣也是輔助我思考的工具與媒介。透過思考,我也創造了屬於自己東西。

同樣的,與其要求下一代去滿足社會某些價值或設定好的架構,我們是否也可以把一些注意力放在他們的優勢能力上,鼓勵小孩看見、催發潛能、提供成長資源,使她們擁有對自己生命優勢獨占的信心,長出能滿足優勢能力的生涯判斷,比起我到這把年紀才慢慢看清來的好,不是?

讓我們試著去留意孩子,相較同儕表現得更好的能力,不論對體能、機械、文字的興趣或表現,讓他們明白,也提供機會。我們的孩子值得活在自己珍貴的優勢裡,為自己寫出獨一無二的生命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裡聊天室 的其他內容
    在教育單位執業所要面對的挑戰之一,是去學習區分同樣一個都稱為輔導的單位,以前那樣做可能沒有關係,但現在做是有風險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學生輔導的內容與成效。即便經過了十年,心理諮商專業更趨向個案福祉的看重,還是可以看見一些教育人員對輔導的概念還停留在過去,尤其又被學校系統賦予主管權限時。
    競爭,是一種病毒。 它讓你從小就學到,要與別人保持距離。 它告訴你,要對自己的對手保持敵意,同時也影響了自己與別人維持關係的品質,甚至成為選擇伴侶的條件(在於對方能不能持續的給自己新的東西,而不是彼此內在全然的理解、欣賞與接納)。 這值得我們努力。
    今年幼兒園畢業典禮,頒獎時意外的也有女兒班級的四五個獎項,我以為人人有獎,直到結束都沒有唸到她的名字。 我的想法是,要怎麼把小孩這次的經驗,變成他之後面對類似情境的能力。我想讓她看見自己在過程中的投入,而不是覺得沒有被設定好的框架肯定而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好。 我:妳覺得畢業典禮怎麼樣? 女兒:沒有~
    「去承認自己有弱點,再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表示自己需要協助,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擔心留下紀錄:諮商的確會留下紀錄,但目的是幫助心理師整理與評估與學生處理困擾的方向,而且紀錄也依法以保密的形式留存,除非學生願意,否則不會有洩漏的情形發生。​
    員工不是沒有意見,是系統不鼓勵他們有別的意見 一言堂,在當今的世界裡是致命的。當整體的決策只有少數人在做,沒有聽取前線員工的困難並具體的去處理,問題持續存在,決策繼續僵化。系統要想辦法讓越多人越敢講,讓適合學校發揮潛能的系統被更新,這一天不到,學校經營只會更困難。
    經過這些年來的歷練,我學著告訴自己,對方除了是一位長官以外,也跟我一樣是個普通人。而我也有一個權利,不放掉公務的互動當中,也實際存在對我帶來影響的私人情感。一段公事上的關係,要說沒有私人情感的涉入,是不可能的。
    在教育單位執業所要面對的挑戰之一,是去學習區分同樣一個都稱為輔導的單位,以前那樣做可能沒有關係,但現在做是有風險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學生輔導的內容與成效。即便經過了十年,心理諮商專業更趨向個案福祉的看重,還是可以看見一些教育人員對輔導的概念還停留在過去,尤其又被學校系統賦予主管權限時。
    競爭,是一種病毒。 它讓你從小就學到,要與別人保持距離。 它告訴你,要對自己的對手保持敵意,同時也影響了自己與別人維持關係的品質,甚至成為選擇伴侶的條件(在於對方能不能持續的給自己新的東西,而不是彼此內在全然的理解、欣賞與接納)。 這值得我們努力。
    今年幼兒園畢業典禮,頒獎時意外的也有女兒班級的四五個獎項,我以為人人有獎,直到結束都沒有唸到她的名字。 我的想法是,要怎麼把小孩這次的經驗,變成他之後面對類似情境的能力。我想讓她看見自己在過程中的投入,而不是覺得沒有被設定好的框架肯定而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好。 我:妳覺得畢業典禮怎麼樣? 女兒:沒有~
    「去承認自己有弱點,再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表示自己需要協助,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擔心留下紀錄:諮商的確會留下紀錄,但目的是幫助心理師整理與評估與學生處理困擾的方向,而且紀錄也依法以保密的形式留存,除非學生願意,否則不會有洩漏的情形發生。​
    員工不是沒有意見,是系統不鼓勵他們有別的意見 一言堂,在當今的世界裡是致命的。當整體的決策只有少數人在做,沒有聽取前線員工的困難並具體的去處理,問題持續存在,決策繼續僵化。系統要想辦法讓越多人越敢講,讓適合學校發揮潛能的系統被更新,這一天不到,學校經營只會更困難。
    經過這些年來的歷練,我學著告訴自己,對方除了是一位長官以外,也跟我一樣是個普通人。而我也有一個權利,不放掉公務的互動當中,也實際存在對我帶來影響的私人情感。一段公事上的關係,要說沒有私人情感的涉入,是不可能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喜愛整理思緒的人 思緒的呈現方式很多種,我最喜歡先與廖胖分享我的新想法,再者我會想將它寫下來. 思緒產生的過程常使我感到興奮有趣,就像是小孩發現新事物那般的新奇,無論是從書中理解的人生智慧或是影集中的一句話,都會有如醍醐灌頂那般的通澈
    以前我還是學生時,總覺得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就一股腦地想要全部寫出來,「想到哪就寫到哪」,頗有成就感。然而,當我開始兼課教書、批改學生的報告時,才意識到有關聯的資料必須經過梳理,才可能變成有邏輯的內容。無論是當年的我,還是現在的學生其實都會遇到的共同問題。
    Thumbnail
    小時候我第一想當作家,是因為我國小五年級的同學她說她想當作家。但我並沒有開始寫,我只是在腦海裡編故事。一直到國中,寫作文發現自己文筆還可以,我堅定了當作家的想法。但那時候我只是想把作家當副業,我還是想要有別的正職,因為我覺得寫作太單調了。
    Thumbnail
    我的寫作其實就是我思考的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慢慢會發現對於人事物會有不一樣的角度,如果不能引領風騷的話,至少是一種和自我對話的結果。 不是那麼多人了解和自我對話的重要性,所以在面對人生種種困難選擇時就會顯得無所適從,而我透過寫作來自我對話,表面上是思考的過程,其實是交流的結果。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我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喜愛整理思緒的人 思緒的呈現方式很多種,我最喜歡先與廖胖分享我的新想法,再者我會想將它寫下來. 思緒產生的過程常使我感到興奮有趣,就像是小孩發現新事物那般的新奇,無論是從書中理解的人生智慧或是影集中的一句話,都會有如醍醐灌頂那般的通澈
    以前我還是學生時,總覺得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就一股腦地想要全部寫出來,「想到哪就寫到哪」,頗有成就感。然而,當我開始兼課教書、批改學生的報告時,才意識到有關聯的資料必須經過梳理,才可能變成有邏輯的內容。無論是當年的我,還是現在的學生其實都會遇到的共同問題。
    Thumbnail
    小時候我第一想當作家,是因為我國小五年級的同學她說她想當作家。但我並沒有開始寫,我只是在腦海裡編故事。一直到國中,寫作文發現自己文筆還可以,我堅定了當作家的想法。但那時候我只是想把作家當副業,我還是想要有別的正職,因為我覺得寫作太單調了。
    Thumbnail
    我的寫作其實就是我思考的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慢慢會發現對於人事物會有不一樣的角度,如果不能引領風騷的話,至少是一種和自我對話的結果。 不是那麼多人了解和自我對話的重要性,所以在面對人生種種困難選擇時就會顯得無所適從,而我透過寫作來自我對話,表面上是思考的過程,其實是交流的結果。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