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侯文詠的印象停留在《白色巨塔》,或許是電視劇的加乘效應,也或許給當時還是學生的我無法想像的社會陰暗面。現在讀完《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後,覺得只記得《白色巨塔》太可惜了。 建立閱讀習慣後,「書緣」成為一件很美妙的事。有些書會在我最需要的時刻悄然無聲到我身邊,無論是以什麼方式,然後我會在最適合閱讀的時機點打開。當然不是每本書都那麼剛好,不過《請問侯文詠》是這個月我很需要的書,感謝將此書轉售給我的小夥伴。本書看似是侯文詠回應讀者的各種問題,實則是他透過這些問題向自己提問,並在一趟趟自我答辯的過程中釐清內心。 -「答案」是一種有機體,它會隨著時間、經驗的累積,不斷成長、變動的
侯文詠在本書開始有過不少疑慮,他擔憂自己的答案是否恰當,擔憂自己是否會太主觀的代入問題,也擔憂答案是否為最佳解答。畢竟人無完人,甚至我們無法感同身受別人正經歷的困境。究竟我們給出的答案,會不會反倒成為提問者的絆腳石呢? 侯文詠在書中提到一點,他會在回答後回想。當下的用詞或方法,透過更長時間思考,或許有更好的表達方式。不只是回答過幾百則問題的侯文詠,我個人也經常陷入反思。每個當下都無法重來,在後悔了非常多次後,回復時變得小心翼翼,不知不覺將自己綁進越來越小的框架。 然而這世界並不存在完美的回答或正解,我們僅能以自己的經驗回應,這則回應將如何影響對方的生命就不是答題者可控制的了。我這陣子正好在學習少一點控制欲望,不僅是面對生命中的未知,也有面對身邊多樣價值觀的時刻。答案無法一成不變,隨著生命歷程,而立之年與耳順之年確實會有不同想法。這樣想來,也不必執著於此刻給出的答覆,將自我經驗自然而然分享,為彼此多留些空間。解答不一定會在現在催化,或許是在幾年後才成為珍貴的座右銘。 -是我們的關心範圍,造就了我們的能力範圍
侯文詠在本書提到不少他成為醫生的徬徨,從選擇這個職業到正式從醫,雖然對每個病例都全力以赴,他卻仍有無所適從之感。面對病人的負能量又或是離世,他每日所見盡是生命之脆弱。即便有救人的成就感,更多感覺是對自己生為醫生可以做什麼的質疑。 在一次面對癌末病人時,他與醫院內的修女相遇,侯文詠對生命有了不同見解。在癌末病人的床邊,侯文詠與禱告的修女成為明顯對比。當他坐立難安,修女卻越禱告越專注,散發的安定感更無法比擬。侯文詠自問:「我擁有知識、技術,甚至整個醫院的醫療資源,為什麼我內在的信念與安定感,卻讓我不如一位什麼都沒有的修女?」。這個故事也成為我對這本書印象最深的部分。 侯文詠重新審視自己身為醫生的目的,這時發現自己原先設定的目標太過狹隘。身為醫生的關心範圍如果只在「是否治癒病人」上,當病人狀態變糟,身為醫生的目標便可能垮掉。當然,病人被治癒是每個醫生的目標,卻不是定義這名醫生唯一的指標。修女之所以比身為醫生的他安定,正因為修女所關心的範圍更廣大,她的關愛沒有目的也無遠佛屆,不受拘束便難以被撼動。將這個故事延伸到各行各業時,我們不難發現成為大人後經常將目的變成手段,做著本末倒置的行為。 -讓我們停下來的,是對困難的想像
本書提問人除了讀者,還有他的兒子。侯文詠開導兒子的方式並非硬式教條,或者人生大道理。他會在聽完敘述後才娓娓道來一些故事或經驗,過程中不會阻止兒子提問,也不會對兒子的反對意見不滿。甚至在一來一往對話中,父子倆可以聊到更深層的人生觀念。 書中兒子提出不少對規劃感到徬徨的心境,這也恰好反映著我們的人生。透過他們的對話反思,我們有幾次放棄是在開始之前?那些禁錮腳步的考量真實發生嗎?即使發生,我們也無法解決嗎?答案顯而易見,卻知易行難。在執行前先進行沙盤推演本身沒錯,然而最常讓結果不如預期的,往往是我們對未知的描繪。這種描繪如同墨汁滴上宣紙的暈染,一開始是一小點,接著會逐漸拓寬。在人生見識尚淺時,心境上很容易過不去這種關卡。不畏懼多方嘗試是一種解決之道,比起因想像中的挫折而放棄,失敗後看見另一條路而放棄,才比較不會後悔吧? 寫這篇心得感覺比之前幾篇還要難,心靈勵志的書總是有很多內化而難以言喻的部分。尤其侯文詠與兒子的對話讓我感到溫暖、實際,又有點不可思議。溫暖實際的部分在於,這些問題確實能見於生活,並困惑住身為年輕人的我們。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父親與兒子面對彼此的生活經驗竟可以如此坦然。成熟又相互信任的關係,在東方社會著實是少見的。但願這些被內化的感動都能成為我未來作品中的養分。 改天再來讀《危險心靈》以及大家推薦的《沒有神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