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前線這句來自書中我最崇拜的角色赫許,他是在當時世界上最黑暗之處,想盡辦法聚集希望並讓集中營也能充滿光芒的人。赫許充滿智慧與勇氣,他也謙卑並懂得體恤。他開導蒂塔的段落能讓人從絕望中再次拾起力量,即便故事中有疑雲重重的段落,但後來真相大白時卻能更顯現赫許的偉大。所以當他離世的字句映入眼簾,我與蒂塔一樣不敢置信
生存下去的渴望讓許多人道德敗落
在集中營裡除了要對抗納粹的非人待遇,還需要抵擋內部惡意,這甚至不只一個橋段,也不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營區充滿苦痛,人們就像水鬼一樣,深怕自己是沉得最深的那個,拚命將其他人往下拉。不管多小的消息都會迅速在營內蔓延,而與真相大相逕庭的版本耗費不到一天的時間
真與假間的抗衡儼然成為與營外不相上下的戰場,仇恨成為槍彈。部分人似乎以比自己更苦痛的遭遇療傷,這顯然是違背道德的,但在那個酷似地獄的地方,誰還有餘力為成為聖人而努力呢?書中提到「真正的疾病是無法忍受異己」,不只是納粹,還有在集中營裡變得狹隘的每顆心。膽戰心驚的日復一日,除了「當下活著」的卑微心願外再也無法心懷大志,靠著丁點希望續命實在很難苛責人們展現的人性之惡。《秘密圖書館》寫出了許多被此折磨的生命,還有因此被拆散的緣分,在故事中佔據一角的人們,沒有一個是絕對無辜的。我只能說,很遺憾讓幼小的孩子們提早體驗了人生
《秘密圖書館》寫盡了納粹集中營的悲涼,從蒂塔視角望去,眼前盡是為了滅絕民族的計謀、幾乎將人榨乾的勞力折磨,接近尾聲時她甚至接觸到成堆的屍體。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感謝蒂塔與作者將這些公諸於世,即使世間已經有許多文字描述那個時代,但每則受納粹所迫而翻天覆地的人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化的,必須讓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反覆提起,才能讓自由得以被世世代代珍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