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5年再聽〈紅玫瑰〉,仍是一首好難不喜歡的歌呢。
等待了一年,「We Word字我訂造」終於開展,身為熱愛欣賞華語歌詞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展覽。看展前兩周幾乎每天都會重新回味幾首李焯雄老師填詞的作品,好讓自己在看展當天可以更加地投入,而當手機的歌單播到〈紅玫瑰〉時,內心又再一次被這首歌掀起了巨大的漣漪。
〈白玫瑰〉與〈紅玫瑰〉兩首歌曲分別收錄於陳奕迅2006年粵語專輯《What's Going On》,與2007年的華語專輯《認了吧》當中,兩首歌皆取材自張愛玲在1944年推出的經典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曲風和歌詞延續了原著裡的諷刺與惆悵,旋律是如此優美,聽著心卻不知不覺在淌血。
雖然〈白玫瑰〉的歌詞也相當值得細細品嘗,但身為華語母語者,還是對以華語詮釋的〈紅玫瑰〉感受更為深刻些,故以下僅針對〈紅玫瑰〉這首歌寫出一些不負責任心得。
還記得第一次聽見這首歌時僅是年紀輕輕的小學生,對歌詞的感悟力還不是這麼敏銳,只覺得整體的編曲如此悲傷地迷人,直到長大了,經歷過、看過、歷練過,發覺了更多情感的面貌,同時也知道這兩首歌曲的來由,這才真正悟出〈紅玫瑰〉與〈白玫瑰〉的表述究竟為何。
比起原著,私以為歌曲比較著重在男女私情之糾結,單看李焯雄老師填的詞就已夠震撼,再搭配上 Eason 沉重而略顯痴狂的歌聲,即便沒有磅礡的編曲混音,卻也足夠讓人心碎滿地。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玫瑰的紅 容易受傷的夢/ 握在手中 卻流失於指縫 又落空
人啊,總是對擁有的感到理所當然,對那些你無法掌握的異常執著;而那些被疼愛著的,依然驕縱地活著。
是否說愛都太過沉重/ 過度使用不癢不痛/ 燒得火紅 蛇行纏繞心中/ 終於冷凍 終於有始無終
「愛」一字在21世紀儼然成了沉重的包袱,多少人渴望擁有卻不願擔起責任。這終究是人的本性嗎?
過了15年後,對於自己終於聽懂這首歌,一面欣喜地讚嘆自己的領悟力,另一方面則對於自己看懂歌詞中敘述的悲狂不免感慨,但感慨之餘卻又崇拜著李焯雄老師的文字描摹,能夠將如此複雜的情感糾葛寫得如此優美而不失格調,即使描繪的是感情中的陰暗面,卻也難以讓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