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 - NBA球員是否真的可以帶動整體台灣籃壇發展,在此是打上問號?
- 現行台灣兩個聯盟競爭,如此是否會把現有的市場的再次瓜分?
- 台灣籃壇的強度,是否真的透過魔獸加入,有效提升比賽的可看性?? 還是比賽過度傾斜,失去可看性?
- 若其他球團也追逐NBA等級球星,最終為了保證運營,提升票價。 是否相關賽事硬體、軟體能有有所配套?
借鏡曼尼效益?
曼尼效益
2013年3月Manny Ramirez加盟義大犀牛,當年視為中職史上最強的外援,3月27日的中職開幕賽,全場共有2萬人進場(滿場),是當時單場比賽入場人數的新紀錄。
並在6/19日結束與義大犀牛續約,結束了3個月的短暫旋風。 截至期間,義大犀牛場均觀眾約9000人,票房收入達新臺幣49M萬元
深層的效益,對於2012前中華職棒深陷假球風波,重新帶動許多球迷返回球場,對於當時的中華職棒聯盟,絕對是股強心針。
延伸追蹤
依據經理人2023/3/9報導
從 100 人到 1.5 萬人進場!雲豹、攻城獅如何掀起運動狂潮,把鐵粉變一門好生意?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6524?utm_source=line&utm_medium=message
©經理人
當中指出,雲豹每場的週邊收益,最高單場到200萬($2M)。相較過往成長了10倍。
若以15場都是此規模來算,收益達$30M,與先前的推算仍有[$78M]的努力空間,讓我們繼續觀察下去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