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由年底慣例現象看待風險

短線股市大跌時,多數個股會跟著波動,但對於個別股而言,代表的意義並不相同,對處於漲勢的個股可能只是短暫的震盪波動,而對可能展開跌勢的個股則是一個重要風險訊號。
相對低點止跌之後,多數個股都進入反彈走勢,但反彈達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開始出現個股的差異,前景比較有疑慮的,有資金趁反彈而退場,這類股票後續會顯得較弱勢,另外,值得投資的個股則有資金進駐,只是累積一定漲幅後追價意願會降低,買盤減少,缺乏推升股價的力量而回跌,這類股票回跌時會有買盤願意逢低承接而顯得抗跌,兩種股票的基本面與籌碼條件不一樣,直接觀察技術面會顯現出差異。
加權指數位置還在季線之上,而相對弱勢的個股是已經跌破季線,例如友達、南科、有壞消息的自行車族群巨大、美利達、桂盟,下修資本支出的欣興,這些個股本來在基本面或籌碼面就呈現出較高的風險,指數回跌只是讓這些個股的風險在技術面呈現出來,問題是會不會有更多個股陸續加入跌破季線的行列?會不會有更多個股的弱勢表現使指數有更明顯的修正?
無法預測指數短線波動會不會跌破季線,但就年底的慣例現象來看,......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