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思維》什麼是高手?擁有自利的道德觀

《高手思維》什麼是高手?擁有自利的道德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高手思維開頭就介紹一位大人物的思想。說來慚愧,我第一次聽到這位的名字居然是在韓劇裡面,黑道律師文森佐中有一幕文森佐對著反派的弟弟說,要多讀書,然後提到一本書叫國富論,說下次見面他會提問書裡的內容。

而這就是亞當·史密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一個關鍵思想看不見的手,更是奠定現代市場經濟理論的基礎。

不過亞當在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中的理論思想似乎又與看不見的手相互理解矛盾分歧,甚至經濟學家熊彼得還特意稱這樣的矛盾為「亞當·史密斯問題」。

萬維鋼教授雖然沒有讀過道德情操論不過他透過路斯·羅伯茲在2015年寫的,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史密斯給我們的十堂辯思課,來了解史密斯的思想是否真的矛盾。

羅伯茲書裡點出了一個事實,在亞當那個年代裡,主要都是與熟人交往,道德情操論基本上是在說明如何與熟人間的相處;而市場與看不見的手,那是陌生人之間的問題,面對熟人多講點道德,而面對陌生人多談談利益,是不是感覺不那麼矛盾了?

史密斯認為人都是自利的,但與自私是完全不一樣的,簡單說自私根本不會考慮他人的利益,但自利在維護自己的權益之後,在能力所及的範圍裡,是非常願意幫助別人的。

史密斯還說,人永遠會將自利排在第一位;個人利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東西而已,也包含他人對自己的觀感,所以「做個好人」其實是追求個人利益上的一個選擇,套一句亞當的話來總結,人天生不但希望被愛,而且希望自己是個值得愛的人。

事實就是我們從自利的目的出發,也能做出非常好的個人道德選擇,而史密斯對於道德說法的邏輯是這樣的;人會追求自利,滿足之後就要被愛,愛了以後還要值得被愛。但獲得被愛,追求名利不是個很好的辦法,最好的方式是智慧與美德,一步邁向一步推理出來,像數學公式一般。

關於如何值得被愛的內容裡,有一個觀點非常吸引我:改變世界,這裡指的改變世界,不是一定要像賈伯斯(Steve jobs)一樣;萬維鋼教授說,亞當·史密斯在兩百年前提出的概念,就很有現代的味道,稱作涌現現象(emergence)。

比方說google這個詞,他是一個名詞,但現代它就像一個動詞一樣,「幫我google一下」,「那個什麼是什麼啊,去google一下」,那是誰第一個把google 當作動詞,或是哪個英語國家宣布這樣的用法在語法上合理呢?

答案是沒有人有權利單方面改變一個詞的用法;是你用,我也用,大家一起用,慢慢地這個用法就普及了,這就是涌現,依靠我們一起改變世界。

所以史密斯認為我們應該怎麼改變世界呢?其實不需要做什麼大事,只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見到別人做好事就給他鼓掌,看見壞事敢勇於出來說話,這樣無數的你一起透過湧現,就能夠改變世界。

你只要從自身利益出發,做好自己的事,淺移默化之後,就能讓社會真正進步。
avatar-img
駱和煦的沙龍
58會員
176內容數
你今天好嗎?每個禮拜三,都會在這裡分享一本啟發我的好書。希望閱讀後的你,哪怕只有一句覺得有道理,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非常歡迎在底下留言。期待你的光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駱和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聽到這個故事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許多有頭有臉的人會相信且投資龐大資金在一項沒說明清楚的事情? 不只這樣,儘管有將近90億美元詐欺官司纏身的主角,依然傳出已經悄悄結婚⋯ 伊莉莎白 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近期有關她的故事也已經搬上Netflix,不想看書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這部影集
我有一位交情不錯的朋友,就讀政大哲學系,那個時候我很好奇為什麼要在政治大學裡面讀一個看起來和出社會找工作沒什麼關係的科系?我已經忘記當初有沒有問過這位朋友,但也因為這位朋友的關係,讓我萌生想要了解一下哲學的念頭。 記得第一本閱讀哲學的相關書籍,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不諱言的說,即使是像現在每天
我們家大小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早已經不是那個我們說不行,就會停止動作的那個孩子。 記得有一次,因為大小姐很喜歡邊看電視邊寫功課,雖然在家裡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可是她平常幾乎都待在阿公家,阿公阿媽根本管不動她。 於是我們與她約法三章,寫完功課才能打開電視,接下來每天去接她回家的
聽到這個故事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許多有頭有臉的人會相信且投資龐大資金在一項沒說明清楚的事情? 不只這樣,儘管有將近90億美元詐欺官司纏身的主角,依然傳出已經悄悄結婚⋯ 伊莉莎白 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近期有關她的故事也已經搬上Netflix,不想看書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這部影集
我有一位交情不錯的朋友,就讀政大哲學系,那個時候我很好奇為什麼要在政治大學裡面讀一個看起來和出社會找工作沒什麼關係的科系?我已經忘記當初有沒有問過這位朋友,但也因為這位朋友的關係,讓我萌生想要了解一下哲學的念頭。 記得第一本閱讀哲學的相關書籍,是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不諱言的說,即使是像現在每天
我們家大小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早已經不是那個我們說不行,就會停止動作的那個孩子。 記得有一次,因為大小姐很喜歡邊看電視邊寫功課,雖然在家裡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可是她平常幾乎都待在阿公家,阿公阿媽根本管不動她。 於是我們與她約法三章,寫完功課才能打開電視,接下來每天去接她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