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才剛播映完畢的2022年秋季日劇《ELPIS -是希望還是災禍-》,由長澤雅美、真榮田鄉敦及鈴木亮平主演,講述因醜聞而處於事業低谷的女主播和菜鳥導播意外被捲入多年前的冤罪案件,兩人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發現當年事件的兇手另有其人,其背後更有一股龐大的勢力在掩蓋、甚至誤導媒體和群眾。檢方、警方和媒體在其中究竟扮演何種角色?真相帶來的究竟是希望還是災禍?受到日本的真實案件所啟發的《ELPIS -是希望還是災禍-》,帶領觀眾用另個角度反思自己與真相的距離,引人探究、剖析公權力與新聞媒體的職責,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日劇。
劇情簡介
《ELPIS -是希望還是災禍-》講述人氣主播淺川惠那(長澤雅美飾)本在大洋電視台的黃金檔節目《八點新聞》擔任副主播,卻因為醜聞被下放至收視率萬年墊底、乏人問津的深夜檔綜藝節目《星期五棒棒堂》。跌落至事業低谷的淺川渾渾噩噩地繼續工作,身心狀況也持續失調,她卻在某一天突然被捲入多年前的連環殺人案,與出身富裕家庭、從小就讀名校的菜鳥導播岸本拓朗(真榮田鄉敦飾)共同調查連環殺人案的真相。
當年的連環殺人案中,獨居的五十歲板金工人松本良夫被控為兇手,遭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在監獄中等待隨時都可能來臨的行刑判決。在淺川和岸本對過去的連環殺人案展開調查後,兩人發現真凶另有其人,松本良夫只是替罪羔羊,辦案定罪的司法體系不僅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其背後更有一股未知又龐大的勢力在干預案子走向,也影響新聞媒體對於案件內容的播報。
隨著兩人愈查愈深入,他們發現多年前的連環殺人案居然與最近才剛發生的「國中少女失蹤死亡案件」扯上關係,背後更牽扯到副首相大門(山路和弘飾)及淺川剛復合的男朋友—電視台的首席特派記者齋藤正一(鈴木亮平飾)。淺川和岸本發現自己要對抗的不只是單一的「被扭曲的真相」,而是「巨大的國家機器」和自己所處的新聞現場和整個組織裡,真相和報導將會帶來的「風險、恐懼與災厄」。身為新聞從業人員,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覺悟來承擔所有風險?在松本的死刑隨時都有可能被執行的情況下,淺川和岸本該如何找出真兇,讓坐了多年冤獄的松本得以重獲自由?真相猶如潘朵拉的盒子,打開後不知是希望還是災禍,他們該如何播報這一則將會撼動司法體系威信的新聞,向社會大眾及受害者家屬傳達真相?
觀後心得
(以下心得有雷,請注意)
看完《ELPIS -是希望還是災禍-》後,這部作品所涉及的議題之廣泛使我頗為驚訝,短短十集的篇幅裡有很多存在於現實世界的議題,包含冤罪、政商勾結、當權者包庇犯罪並掩蓋案件、警察不僅在查案時敷衍了事,還曲解供詞,甚至是收賄、威脅、反咬人一口等等,對公家單位有監察制衡之權的新聞媒體不僅完全沒盡到責任,也有很多從業人員罔顧職業道德,只在乎收視率,不論是非任由上司指示,因為害怕得罪上位者而畏畏縮縮地做新聞,也逐漸消磨自己對這個行業的熱情。
在每一集的劇名出現時,字幕都會提到這部作品是「受到現實世界的不少案件啟發」。而以日本的民族性和文化來說,只要言行偏離群體就會被視為是奇怪,甚至被打上負面標籤,在大家普遍追求表面的和諧和一致的情況下,少數的聲音往往會被掩蓋,發生事件後粉飾太平的狀況也屢見不鮮,這部作品卻勇於觸及不同議題,並且以盡量不去美化、較為貼近現實的方式來呈現,我認為十分值得稱許。儘管它所呈現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但我認為這部作品的出現可以說是一種「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合理的抵抗」,也可以說是「面向自己心中深處和社會大眾充滿信念和使命感的呼喊」,這種呼喊也許是希望喚醒對很多事情毫不在意的人,也可能是想撫慰傷者和有冤屈的人的苦痛、為社會帶來更多微小的希望。
"Elpis"一字來自希臘語,時常被翻譯為「希望」(Hope)。在希臘神話故事「潘朵拉的盒子」中,潘朵拉打開盒子後釋放出了眾神給人類的所有禮物,包含友情、愛情、幸福、瘟疫、貪婪、誹謗、悲傷等等,唯有「希望」被留在盒子裡,盒子中的希望就是"Elpis",但根據希臘語的解釋,"Elpis"一字不單只有「希望」之意,也代表「不切實際的願望」,甚至帶有「災厄」與「懲罰」之意。
正如劇名《ELPIS -是希望還是災禍-》一般,本劇講述兩位主角—淺川和岸本追尋冤案真相的過程,兩人所追逐的真相就如同潘朵拉盒子中的"Elpis",但揭露後所帶來的將不只有「希望」,也可能伴隨著無法想像的龐大「災厄」與慘痛後果。一開始是搞不清楚狀況的電視台菜鳥岸本將淺川拖下水,中間兩人經歷了好幾次心境與角色上的互換,有時是淺川撐不下去了,有時則是岸本想要放棄,他們在無形之中互拉對方一把,支撐彼此繼續走在這條艱難的路上,也逐漸了解到自己究竟踏入了怎樣的漩渦裡。
在事件開始前,淺川本就因為播報太多似是而非的真相,身心持續經歷「崩毀失調」,因為這個案子而再度找回「自己的信念」和「新聞該有的樣貌」,劇情中期也因為一些事件陷入掙扎,不願面對而開始逃避,直到最後又勇敢站起來反抗;岸本則是從一位天真的富家少爺、沒想過報導意義和責任的菜鳥導播成長成一位能獨當一面的採訪記者。自己究竟能做到什麼?為了追求真相不惜賭上本來擁有的東西,這樣的選擇到底正不正確?值不值得?在反覆出現的猶豫和自我懷疑中繼續行動、停下、再繼續,我認為這兩人的心境轉變既複雜、立體又真實,無論是多有正義感和勇氣的記者,在遇到危險的大案子時應該也會有不少顧慮和掙扎吧。淺川和岸本只是新聞現場中的渺小一員,自己一人的力量終究有極限,但當這些微小的力量匯集在一起時,也將成為一束溫和不刺眼又引人注目的光。
在最後一集中,淺川與曾經復合、卻又再度分道揚鑣的前男友齋藤達成協議,以不公開大門副首相的醜聞為條件,為坐了多年冤獄的松本洗刷冤屈並逮捕連環殺人案的真兇。對希望看到正義得到伸張的某些觀眾來說,這個結局也許並非是最令人滿意的結局,畢竟包庇犯罪的高官還是繼續大權在握、坐享榮華富貴,但我認為這個結局十分實際,也說得上是最合理的。我想就算今天是不同結局,淺川等人真的用醜聞就扳倒了副首相,但也不過是又換了另個有權之人上位,隨之而來的風波反而可能為淺川等人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招致滅頂之災。因此我認為這樣的結局不僅較為符合現實,也許長遠來看才是比較好的,淺川及其他尚有職業道德、追求將真相傳遞給大眾的記者得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慢慢追查,蒐集更多真相和證據後再行動。
另外有一點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在整部劇中並沒有出現代表「檢方」的角色,也沒有讓查案的兩位主角接觸到檢方的人。淺川和岸邊為了解開冤案的重重疑雲,一路追查各種線索,採訪被害者家屬、目擊證人,也與坐冤獄的松本的辯護律師及地方媒體記者合作蒐集資料,更不畏於和警方當交道、調查副首相的背景和其背後的支持勢力。而為何會沒有出現代表「檢方」的角色呢?我想也許是因為以電視台記者想要為冤案翻供的立場,他們不便也不能直接接觸檢方。也或許是因為加入檢方的角色反而會多了一些不必要的複雜枝節,使故事失焦並失去平衡。
而在追尋真相的漫漫長路上,起訴被告的檢方和做出死刑判決的最高法院如同籠罩在頭頂的黑暗,沒有具體的臉和名字,但又壓得想要沉冤昭雪的人喘不過氣,使他們對國家、社會和人生逐漸喪失信任及希望。當權者、檢方、警方及相關既得利益者可以被視為是一個整體,是龐大又無法抵擋的國家機器,在「推翻冤案會打擊司法體系威信」的劇情走向之下,這些不同組織團結一心地掩蓋真相或許是理所當然,不過龐大的組織中多少都會有不同的聲音存在,也有不少衝突和利益交換,這不禁使我思考「除了掩蓋案子的當權者和辦案的警方,如果增加代表『檢方』的角色,這是否能為故事增加深度、促進更多思考,也為故事中『公權力、整個社會和新聞媒體』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帶來更多元也更深刻的詮釋呢?」
不過即使缺少了代表檢方的角色,淺川和岸邊也已觸及到黑暗的表層和內裏,向觀眾傳達出「真相伴隨的風險,與真相背後那些身負不同責任、處於不同立場的掙扎」。揭開真相究竟是希望還是災禍,結果也許因人而異,但身為觀眾和每天閱覽新聞的閱聽人,我仍希望能看到更多真相,也期盼真相帶來的微弱希望在某處存在著,如星星之火般總有一天能夠燎原,帶來更多好的改變。
全文亦發布於巴哈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