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私是本性?還是選擇性?
從小許多師長不斷耳提面命、諄諄告誡我們說:「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則會沒有朋友!」可是我始終不懂這句話中的「太」究竟是什麼涵意?
我想既然是「太」,那就表示可以有,只是不宜過多,如此一來是否意味著,前者指的是本性;後者是選擇性。但,說的簡單,其中道理該如何拿捏、以身作則甚是困難,就像調味一樣,增一分太鹹,減一分太淡,不合時宜。也或許,拿捏這個分寸將隨著年紀增長而有所更動,沒有所謂的標準。
年齡真的是一道特赦令牌嗎?抑或只是一個藉口?
近年我從生活中觀察到一個現象,不知為何有一類族群正悄然誕生,來勢洶洶,暫且稱之為「偽耳古族」吧。「偽耳古族」從外貌上看來,約莫介於耳順至古稀之年間的長輩,其身體健全、行走無礙、說話宏亮、有活力也有體力、喜歡成群結隊,一個拉上一個占年輕人的便宜。
說這一類族群最為從心所欲一點也不為過,於搭公車、進捷運、乘電梯時最能體現其自然而然插隊、急按電梯關門,又理所應當的厚臉皮功夫,雖指其行為係踰矩似乎過於嚴苛,但實際上的確實是種自私且不守社會秩序的行為,許多人因此耽誤了時間,還無緣無故被電梯門夾的驚慌失措,實在令人困擾,若不是怕失了禮節與肚量,許多次都想開口提醒他們別當負面教材。
一樣米養百樣人,隨心所欲並非不可,須視情況而定,一旦「只顧自己方便的習性」形成風氣,必將失去禮讓的美德。人是群居動物,如果只貪圖己利,那怕只是小事,長久以來也會有巨大的連鎖反應與影響(如同蝴蝶效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