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影評 《12.12:首爾之春》與2024年韓國戒嚴的時代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 以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為核心,展現了韓國軍人干政的歷史陰影。然而,隨著2024年12月韓國戒嚴事件的爆發,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政治動盪的回溯,更成為了對當代韓國政治現狀的一面鏡子。兩者之間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迴圈與民主化進程的脆弱性,令這部作品在現今語境下多了一層深刻的意義。


歷史的迴圈:從12.12政變到2024年韓國戒嚴

《12.12:首爾之春》所描繪的1979年12月12日,韓國陷入了朴正熙總統被暗殺後的政治真空,全斗光(原型為全斗煥)利用軍事力量奪權,開啟了軍事獨裁的第五共和國。而2024年的戒嚴事件,則發生於韓國民主化進程已走過數十年後。尹錫悅總統在政治危機中,以國會進行「反國家活動」為由,宣布全國戒嚴,試圖利用軍事手段控制局勢。這一事件不僅讓人聯想到全斗煥時期的軍事政變,也讓人質疑韓國民主體制是否真正擺脫了專制主義的陰影。


電影中,全斗光通過軍事力量重新配置國家權力,而在2024年戒嚴事件中,尹錫悅總統同樣試圖通過戒嚴令重塑權力結構。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都利用國家安全或政治混亂作為理由,試圖壓制反對力量,並將軍事力量直接引入政治。但不同的是,2024年的韓國戒嚴因民間和國會的強烈反對而迅速失敗,顯示了民主化進程雖然艱難,但已讓部分韓國人民和制度能夠抵禦專制的回潮。

raw-image


社會與個體的道德抉擇:歷史與現實的對照

電影中,軍人角色如全斗光和盧泰健(原型為盧泰愚)展示了在極端政治環境下,別有用心的人如何被權力腐蝕。而2024年的戒嚴事件中,尹錫悅政府同樣被指控濫用軍事力量,甚至欺騙一線士兵,讓他們相信出動是為了應對「北韓威脅」。這種利用「外部威脅」來掩蓋內部政治目的的行為,不僅是對軍隊專業性的挑戰,也是對民主制度的破壞。

然而,2024年的戒嚴事件也揭示了民間力量的崛起。從電影到現實,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社會中普通民眾與知識分子的掙扎與抗爭。電影中的學生與市民,代表了對民主理想的渴望,而在2024年的戒嚴行動中,國會議員和民間組織迅速動員,反對戒嚴令,並最終迫使尹錫悅政府讓步。這一現實情節,仿佛是對《12.12:首爾之春》中未竟理想的某種延續與回應。

raw-image


民主化進程中的警示

《12.12:首爾之春》通過重現韓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提醒觀眾民主化的艱難與反覆。而2024年的戒嚴事件則成為了當代韓國民主成熟度的一次大考驗。雖然最終戒嚴令被取消,但尹錫悅政府的行為也暴露了韓國民主制度中尚存的漏洞——例如總統在特定條件下宣布戒嚴的權力,以及軍隊對政治的潛在干預能力。


電影結尾,給人留下了一種未解的沉重感,仿佛在提醒觀眾:權力的集中的危險依然存在,民主化進程需要不斷的努力才能避免歷史重演。而2024年的戒嚴事件,則將這一警示從銀幕帶到了現實生活中。韓國民眾的抗議與國會的反制,顯示了民主的力量,但也提醒我們,民主並非一勞永逸,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的守護。

raw-image



當代的意義與反思

在《12.12:首爾之春》中,主角和群眾的命運被權力的陰影所籠罩,觀眾在目睹歷史的同時,也被迫思考個體在巨大的政治洪流中如何定位。而2024年的戒嚴事件,則進一步讓我們看到現代社會中,權力的濫用如何可能再次威脅民主制度。從1979到2024,韓國的民主化進程雖然取得了諸多成就,但仍然面臨挑戰。


《12.12:首爾之春》的上映,對於當今的觀眾而言,不僅是一次歷史的重溫,更是一面反思現實的鏡子。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得以思考2024年戒嚴事件的深層意涵:民主化的道路從來不平坦,歷史的陰影隨時可能重現,而我們需要警惕的不僅是專制的回潮,更是社會對民主疲倦的心態。

raw-image



結語:一部跨越時空的政治寓言

《12.12:首爾之春》與2024年韓國戒嚴事件之間的相似與對比,讓這部電影在當今的語境下獲得了新的意義。它不僅是一部關於歷史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警醒與反思的作品。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提醒我們民主的脆弱性,也啟示我們,唯有不斷努力,才能避免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便俄尼的沙龍
10會員
44內容數
一個在地球一角的小公民,放眼世界的時政
便俄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9
《焚城》作為香港首部以核輻射危機為主題的災難電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展示了本地電影工業的突破,更以深刻的社會描摹帶出對政策、政治及團結精神的反思。由劉德華、莫文蔚、謝君豪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以輻射洩漏的危機為背景,勾勒出政府的應變、前線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以及市民面對災難時的各種抉擇。《焚城》不僅是
Thumbnail
2024/12/09
《焚城》作為香港首部以核輻射危機為主題的災難電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展示了本地電影工業的突破,更以深刻的社會描摹帶出對政策、政治及團結精神的反思。由劉德華、莫文蔚、謝君豪等演員主演,這部電影以輻射洩漏的危機為背景,勾勒出政府的應變、前線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以及市民面對災難時的各種抉擇。《焚城》不僅是
Thumbnail
2024/12/09
近年香港有不少改篇自真實故事的電影上映,其中由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是改編自2010年香港的一宗倫常慘劇,導演翁子光以沉重的筆觸刻畫了劉青雲飾演的父親阮永年在家庭悲劇後的心理狀態與情感掙扎。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奇案片,而是一部以情感為核心的作品,通過非線性敘事方式,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家庭的愛與傷痛
Thumbnail
2024/12/09
近年香港有不少改篇自真實故事的電影上映,其中由劉青雲和谷祖琳主演的《爸爸》是改編自2010年香港的一宗倫常慘劇,導演翁子光以沉重的筆觸刻畫了劉青雲飾演的父親阮永年在家庭悲劇後的心理狀態與情感掙扎。這部電影並非傳統的奇案片,而是一部以情感為核心的作品,通過非線性敘事方式,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家庭的愛與傷痛
Thumbnail
2021/12/28
一套看似Cult片,當中的諷刺所及,除了美國外,還觸及某小城的人與事
Thumbnail
2021/12/28
一套看似Cult片,當中的諷刺所及,除了美國外,還觸及某小城的人與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韓國總統尹錫悅最近宣佈戒嚴的事件,回顧韓國歷史上的獨裁政權及民主運動,特別是光州事件及其後的民主化進程。文章比較韓國與臺灣的民主發展歷程,強調臺灣與韓國在獨裁政權下的相似性及在民主化過程中的不同之處,並呼籲深化雙方的經驗交流,以促進民主的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韓國總統尹錫悅最近宣佈戒嚴的事件,回顧韓國歷史上的獨裁政權及民主運動,特別是光州事件及其後的民主化進程。文章比較韓國與臺灣的民主發展歷程,強調臺灣與韓國在獨裁政權下的相似性及在民主化過程中的不同之處,並呼籲深化雙方的經驗交流,以促進民主的發展。
Thumbnail
韓國總統尹錫悅於本月三日晚間以「突襲行動」式地宣布「戒嚴」,目的是「清除親北反國家勢力」,由於韓國總統的權力相當龐大,因此軍方立即奉命將坦克車等重裝備開上首爾街頭。 但是尹錫悅不惜在承平時期,突兀地發動戒嚴,其背後動機可能不像他自述般地是為了「肅清韓國國內的親北韓勢力」而已;而更像是為了強行通過政
Thumbnail
韓國總統尹錫悅於本月三日晚間以「突襲行動」式地宣布「戒嚴」,目的是「清除親北反國家勢力」,由於韓國總統的權力相當龐大,因此軍方立即奉命將坦克車等重裝備開上首爾街頭。 但是尹錫悅不惜在承平時期,突兀地發動戒嚴,其背後動機可能不像他自述般地是為了「肅清韓國國內的親北韓勢力」而已;而更像是為了強行通過政
Thumbnail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 以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為核心,展現了韓國軍人干政的歷史陰影。然而,隨著2024年12月韓國戒嚴事件的爆發,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政治動盪的回溯,更成為了對當代韓國政治現狀的一面鏡子。兩者之間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迴圈與民主化進程的脆弱
Thumbnail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 以1979年12月12日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為核心,展現了韓國軍人干政的歷史陰影。然而,隨著2024年12月韓國戒嚴事件的爆發,這部電影不僅是對過去政治動盪的回溯,更成為了對當代韓國政治現狀的一面鏡子。兩者之間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迴圈與民主化進程的脆弱
Thumbnail
昨日深夜突發的政治事件中,韓國總統尹錫悅於12月3日措辭強烈地宣佈戒嚴,讓全國民眾震驚不已。這一數位政治鬧劇背後,涉及檢察權與公權力的界限、國會的動盪及民眾的自由受到的威脅。本文將探討戒嚴的定義、對公民自由和人權的影響,以及這一事件對韓國政局的長遠影響。
Thumbnail
昨日深夜突發的政治事件中,韓國總統尹錫悅於12月3日措辭強烈地宣佈戒嚴,讓全國民眾震驚不已。這一數位政治鬧劇背後,涉及檢察權與公權力的界限、國會的動盪及民眾的自由受到的威脅。本文將探討戒嚴的定義、對公民自由和人權的影響,以及這一事件對韓國政局的長遠影響。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韓國戒嚴!? 韓國當地時間2024年12月3日22時25分(台灣21時25分)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全國電視演說中宣布,全國進入"戒嚴"狀態。 相信當時有看到新聞的所有人肯定很傻眼,到底是發生什麼事,難道要戰爭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南韓戒嚴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韓國戒嚴!? 韓國當地時間2024年12月3日22時25分(台灣21時25分)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全國電視演說中宣布,全國進入"戒嚴"狀態。 相信當時有看到新聞的所有人肯定很傻眼,到底是發生什麼事,難道要戰爭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南韓戒嚴
Thumbnail
🤯 韓國12/3宣佈戒嚴!?(目前看來是國內政黨鬥爭,非戰爭)   - 總統尹錫悅12/03宣布緊急戒嚴令,稱反對黨劫持國會,使國家陷入危機,為了維護自由和憲法秩序,要消滅親朝勢力,他別無選擇、只能採取這樣的措施。
Thumbnail
🤯 韓國12/3宣佈戒嚴!?(目前看來是國內政黨鬥爭,非戰爭)   - 總統尹錫悅12/03宣布緊急戒嚴令,稱反對黨劫持國會,使國家陷入危機,為了維護自由和憲法秩序,要消滅親朝勢力,他別無選擇、只能採取這樣的措施。
Thumbnail
    北韓(官方名稱為朝鮮)因疫情閉關自守以來,資訊更為封閉,我考慮參加的2024平壤馬拉松取消後,常年關注北韓局勢的我,也顯得疲乏起來,但最近朝鮮半島再度戰雲密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除持續試射飛彈,竟開始鬧「獨立」!
Thumbnail
    北韓(官方名稱為朝鮮)因疫情閉關自守以來,資訊更為封閉,我考慮參加的2024平壤馬拉松取消後,常年關注北韓局勢的我,也顯得疲乏起來,但最近朝鮮半島再度戰雲密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除持續試射飛彈,竟開始鬧「獨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