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隨別人的意見而忙亂,將喪失自己的本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別人說的話,千萬別太在意,因為說話的人有嘴,卻不一定有腦。」

        這是網路上常看到的一句話。這句話說出的人生中一些現實面。心理學有一個理論叫做「羊群效應」,意思是群眾就像「羊群」,大多是從眾、盲目的。整個社會的文化,就是一個從眾的文化。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在家庭學到這個觀念,並且內化成為核心信念。很多人內心相信,人多就是好的。但,多數人的意見就真的是好的嗎?所謂「多數人」的意見,真是多數人仔細思考、進行價值判而給出的意見嗎?其實,群體裡面很多人是默默無聲的,他們屬於沉默的一群,聲音並沒有表達出來。在「媒體」上聲量大的聲音,只代表著有發聲的人的意見,卻不代表「沉默群眾」的意見,因此,只是「那些人」的聲音,卻不是真正群眾的聲音。此外,就算多數人真表達了,也末必是在獲得全面、完整的資訊、進行獨立判斷之後才表達的。因此,所謂「多數人」的聲音,並不代表真正群眾的聲音,也不代表是真正的真理。但,群眾就像「羊群」,總是「從眾」又盲目相信「多數人」的聲音。在此,要自己謹慎,別讓這種「從眾」的心態與文化,干擾了自己的心。

        舉例,當自己做一些事情,身邊某個人不爽的時候,也許會說:「妳這麼做,別人會怎麼看?」這句話正是使用「從眾」、「群體的壓力」來質疑妳,要妳聽他的話。其實,並沒有什麼「別人」。這句話中的「別人」就是那個說話的人。那個「說話的人」不爽,卻又不直說自己不爽,就用看不見的「別人」製造群體壓力。通常,這種人大多自視甚高,不理會別人的意見,因此,如果妳用同樣的招式說他:「你這麼做,別人會怎麼看?」他就會回答說:「我才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做我自己就好!」社會上,通常操弄別人的人「並不從眾」,而大多數「從眾」的人就被操弄了。因此,當身邊某個人用「別人」給自己壓力,請記得:沒有別人!

        年紀夠大了,在世界閱歷夠多了,就會發現:基本上,人都是兩套標準的!有一個「上車、下車理論」說得很清楚。公車到站了,車上的人總希望先下車,別人再上車;候車的人則希望先上車,別人再下車。那麼,到底是先上車呢?或者先下車呢?其實,共同訂出某個規則,大家一起遵守就好。任何事依規則辦理,不必用正義與道德綁架別人,也不要被別人綁架。

        兩套標準到處可見。看妳順眼的人,聽妳說話小聲,就稱讚妳輕聲細語很好聽,但,看妳不順眼的人,就說妳氣場太弱,在社會上很難生存。兩者都有某些道理。但,何必站隊呢?「我對看我順眼的人就輕聲細語,對看我不順眼的人就大聲一些。我的說話很有彈性,不被別人的意見左右!」這是內心該有的態度!

        在這個多元複雜的社會,要守好自己的本心。別人說什麼,聽聽就算了,左耳進、右耳出,不必留在心裡!如果別人說什麼,自己的心就跟著動,隨著別人的意見而忙亂,最後受傷害的只會是自己。如果真的受傷了,再去找那個人理論,他也只會拍拍屁股,說:「誰叫妳要相信啦!」他會嘲笑一番,又轉身離開,留妳一個人自己療傷。因此,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因為說話的人有嘴,卻不一定有腦。」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晨光雨露系列,每天早上6時發文,分享新時代的正能量,歡迎追蹤、訂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arry Kuo-avatar-img
2024/05/23
腦嘴分開是蠻常見的XD
查爾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3
Carry Kuo 嘴巴說的和頭腦想的經常不一樣!
要去思考跟理解,別人這樣說的原因,而不是全接受,或全反駁,就會讓自己的思考,不知不覺中進步很多
查爾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3
Only Two 翁立兔 多思考,多分辨,洞察力會愈來愈敏銳。
靜的星空-avatar-img
2024/05/22
分析的真的是如此耶~已收藏
查爾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2
靜的星空 謝謝收藏!
「別人說的話,千萬別太在意,因為說話的人有嘴,卻不一定有腦。」~這句話真好~ 我常用這概念來勉勵自己。 自己要站著住腳,自己要心定。
查爾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3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我也很喜歡這句話!不必活在別人的嘴下!
十月-avatar-img
2024/05/23
「說話的人有嘴,卻不一定有腦。」我們聽聽就好,笑笑就好。🤭
查爾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3
十月 每天笑一笑,心情愉快又紓壓!
avatar-img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138會員
379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2024/10/26
謝謝曾經閱讀點愛心的朋友們!
2024/10/26
謝謝曾經閱讀點愛心的朋友們!
2024/10/25
「懂的人」早懂了,「不懂的」仍是不懂。
2024/10/25
「懂的人」早懂了,「不懂的」仍是不懂。
2024/10/24
2024/10/24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社會認同是一個強大的心理學武器,影響著我們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瞭解這一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理性地作出決定,並在推動政策或產品時找到早期使用者,引領風向。社會認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因此我們應該慎選我們所處的社交環境,以實現更大的影響力和成功。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