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相對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私」這一個詞,大家是會如何理解的呢? 第一次接觸這一個詞語是在小時候,長輩、老師多會和自己說「不能自私,要和其他人分享」 之類的說話。小時候會覺得「不自私」是基本禮儀,而隨着日子過去,伴隨着經歷長大的我們,對「自私」這個詞語慢慢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在「自私 」 這一詞出現時,立場主要分為兩種:事情和自己無關 與 事情和自己有關 。

事情和自己無關 - 是自己在第三者角度,談論別人的事情時而發生的。

事情和自己有關 - 是自己處於說與被說「自私」之中


在談論別人時,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不會太過上心在意。但事情涉及自己的時候,總會帶有很多負面情緒,甚至久久不能放下。而可能比較少人留意的是,「自私」這詞還涉及更多的因素存在,分別是「正常需求」和「要求」。


「正常需求」

先來說一下「正常需求」,這個十分容易理解,「當你做出一些行為,佔據了比正常需求多的資源,導致其他人失去其應有的資源。」 這很大機會會被說「自私」。例如「在公車接近滿員時,一個人刻意霸佔兩個位」;「一些理應每一拿取一份的東西,卻拿了很多份」之類。到這裏一定會有人問「甚麼是『正常需求』?定義是甚麼?」我個人會偏向是一些「普遍認為」、「明文規定」或是「約定俗成」的事情,當然有不同的角度去界定甚麼是「正常」,更甚是要視乎事情的性質,甚至會隨着社會的變化、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如果事情可以很容易界定為「正常」當然是最好的。但現實上,有很多情況下雙方會在「正常需求」的定義上出現分歧。一方認為對方應該要這樣做,一方認為不應該。這個情況下雙方從基本價值上出現分歧,事件很容會演變成一方「要求」對方怎樣做,對方不妥協,繼而產生爭執,最後總會出現一方說對方「自私」。


相對?

先釐清這篇文章並不是探討「自私」的本質,而是把重點放在說出或被說「自私」的時候,增加可以思考的角度,或者感受會有所不同。這也是為甚麼我會以「自私相對論」為題,對我來說,每一次聽到這個詞語,我第一時間在意的,是說別人「自私」的人,和被人說「自私」的人,他們分別的立場與角度是甚麽呢? 而剛剛說到的「要求」出現時,更加會令我聯想到其實「自私」是相對的。如果因為自己的「要求」不能達成而說對方「自私」,其實當事人也是「自私」的。


「要求」

這種「要求」,多半出現在雙方是有密切關係的人,例如家人、伴侶、朋友,甚至同事。例如:

「我不希望你作出那個決定,要多為家人着想,不能那麼自私只顧自己!」

「我不喜歡這樣,你不可以那麼自私!」

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擁有這個「要求」的權利,或是覺得對方需要顧及自己的感受。


有些人會因為被對方說自己自私,覺得自己有不着的地方,結果順着對方、遷就了對方。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看,自己得不到任何的好處,甚至要以付出來滿足對方的「要求」,其實你是滿足了對方的自私。另一個情況,是覺得對方要求無理,或是怪責對方不遷就自己,不採取任何讓步,甚至放棄尋找解決方案,使雙方的情緒陷入僵持狀態。

自私這一個詞,絕對不是一個中立的詞語,因為事情很多時也會直接涉個人的想法,即使任何一方「覺得」自己有「站在對方立場」,也不能代表是中立的。這就是為甚麼我在早前以「明文規定」之類來作為界定「正常需求」的方法,因為沒有太多的灰色地帶,沒有太多爭論的空間。


在實際情況,「自私」不一定是以語言直接表達出來,很多時候在溝通、爭吵或是肢體動作也可以感受得到。一些有意無意的行為、反應,可能也會引起你感覺被說自私或覺得對方自私,進而導致一些保護自身利益的行為,產生了防禦機制。讓事情惡化。


多角度思考

我個人認為,「自私」在適當適合的情況下其實可以視作「為自己着想」,人對自己着想,其實是很正常的。另一個角度,希望對方遷就自己也是人之常情,正常不過。所以我希望帶出討論的是,在「自私」這個想法出現的時候,先回想一下自己的行為有沒有侵犯對方的「正常需求」,再想一想自己會否提出了「要求」,再去探討事情的解決方案,可能會為事情帶來一些新的進展或看法。

我個人很喜歡多角度思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當不同的事情發生,往往很容易令自己進入死胡同,多角度思考能夠幫助自己用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事情的本身,有時事情不一定是你想的那個方向,一來可以幫助事情向着好的方向發展,二來自己的情緒也比較安定。個人很重視身心健康,一個好的情緒,絕對能對你的日常生活有正向的幫助。

每一個行為,動作,表逹方式, 每一次解讀,理解,分析角度, 內含不同的心情,經歷,過去。 從小便喜歡尋找「原因」,造就了喜歡探索人類行為,人性的性格。 雖不專業,但這裏既沒有難懂的術語,也沒有複雜的論述, 有的是不同的人生經歷或關於人性/人生的小說故事。 務求和大家一起探究人類。 歡迎光臨《不專業的人類研究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avatar
七海空
2024-05-05
自私的基因│夢想集中營 The Zone of Interest (2023)原文片名<The Zone of Interest>圈出的人心壁壘,既得利益者高舉的話語權一呼百應「讓oo再次偉大」,集體不過是在等待足夠甜美的口號勾勒出無可詆毀的夢想,那將成為你我心靈的「集中營」,甘願成為所謂幸福的囚徒
Thumbnail
avatar
hashtalkmovies
2024-02-29
自私團體的利益越多,我們可以分到的餅,才會越大。一個真正自私的人,應該顧及自己所處團體的利益。
Thumbnail
avatar
職場法蘭克
2023-10-19
自私思考了好一段時間 總結下來自己的言行 得出了自私這個結論 總是想著自己病了 你說過會陪我 我就將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 所有事都覺得應該順從我的想法而行 自私 只想自己 只顧照顧自己的感受 發病了就沒有理會你 自私 想避免麻煩 想逃避自己的問題 向你說謊 自私 無視你需要
avatar
Mr. Cheng
2023-10-17
【觀後感】日本電影《愛是自私》:相愛的兩人之間,存在的是權力關係,還是平等的愛?《愛是自私(エゴイスト)》改編自已故作家高山真的半自傳小說,由松永大司執導。鈴木亮平飾演「齊藤浩輔」,兒時壓抑著對同性的慾望,長大後成為一名時尚雜誌編輯,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總是自以為地提供龍太援助,這樣的愛是不是令人窒息?相愛的關係變得不太對等……
Thumbnail
avatar
希姆圖文創作
2023-09-06
自我和自私的區別:爲什麽有些人自我會讓人想靠近,有些人自我卻讓人討厭?那在這裏首先,先感謝閒人的〈你不覺得嗎?人太善良了所以才會被傷害〉這篇文章提到關於善良的内容,切入點很令人深思,也是當代很多人面臨的問題:「害怕善良,但又向往善良的社會」。如果大家好奇這個中原因,請去讀讀這篇文章,你會知道該怎樣做,才能走出這個怪圈。 那今天阿玉想談談關於自我和自私的區別,也正好這幾
Thumbnail
avatar
玉言又止
2023-04-15
相親紀實5 – 自私的教會男在相親紀實4之後其實又相親了8, 9個對象,覺得每個對象都寫得如此鉅細靡遺,真的也是滿無聊的,而且也不是什麼值得回憶的事情,再而且也沒什麼人在看我的方格子(情勒?),說不定就在這一篇之後就永久停更...
Thumbnail
avatar
林秘書為何這樣
2023-04-13
自私是為自己著想我的想法是「你要先自思,再自私。」 這裡提到的「自私」是以不影響他人生活的情況下,多為自己著想。 就以「不回朋友訊息」這點來看。我自私嗎? 是的,我只考慮自己的心情,不顧慮他人想得到回應的感受,這樣的確是自私。
Thumbnail
avatar
✺灰塵勿擾
2023-03-24
單身即地獄2|剛剛好的自私,讓彼此輕鬆自在|向男版「宋智雅」金珍映學習漂亮地曖昧曾經,我也以為面對別人的喜歡,只有接受與拒絕。但我在珍映的身上看到另一種方式,而上一季最紅的宋智雅也是如此。沒有自居於上的稱讚對方「你很勇敢」,也沒有不知道如何面對地打迷糊仗,更不需要直白地說「我不喜歡你」。 他們對於別人的喜歡,反應是「感謝」,怎麼說呢?
Thumbnail
avatar
KC
2023-01-10
你是愛先生還是把先生當孩子愛?別用「奉獻、付出」當作哄自己的糖衣,其實,你也很想被看見、被愛,只是,你更怕別人當你很「自私」 女人在自我接納這件事上 常有數不清的糾結 近期許多以擅於照顧、陪伴 對伴侶無比付出的個案來到我面前 對於「被劈腿」「對方騙我」感到無比受傷 讓我們來拆解一下關於母性愛人方式的內在意識 可以更理解自己內在的渴望與投射為何 母性強的女性愛人的方式也以無條件地接納為主
Thumbnail
avatar
Hsin老師|和解療癒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