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棚】空頭磨刀霍霍向微軟,微軟增長引擎當真要熄火?

【美國牛棚】空頭磨刀霍霍向微軟,微軟增長引擎當真要熄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繼蘋果和特斯拉大跌引發市場焦慮後,“殺白馬”故事落到了另一家科技巨頭微軟頭上。

微軟增長引擎熄火?

微軟週三大跌的導火索是來自瑞銀的一份研究報告。瑞銀週二發布報告表示,微軟的Azure雲服務正在進入(營收增速)陡峭下滑的階段,在2023/2024財年的表現可能要比許多投資者的測算更加糟糕。與此同時,瑞銀警告稱雲服務市場可能正在接近飽和狀態。根據過往的經驗,智能雲服務板塊的增速對於評判微軟財報成色極為重要。

在上一份財報中,Azure雲服務的營收增速為35%。雖然雲計算的增長抵消了不小來自PC市場低迷的壓力,但這個增速較往年的近50%明顯放緩了,是五年來微軟雲業務最慢的增速紀錄。

raw-image

隨著全球經濟面臨下行挑戰,大客戶減少開支,以微軟為代表的科技巨頭主營業務均面臨衰退挑戰。此外,由於能源成本上升,微軟雲服務的利潤率也在惡化,尤其是在歐洲,雲業務的利潤削減得更加明顯。據微軟CFO表示,該地區不斷上漲的能源成本給雲計算服務帶來了8億美元的額外負擔。

按固定匯率計算,Azure雲服務的增幅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低於公司預期。而該公司對2023財年第二季度雲業務銷售增長的預測也並不樂觀:微軟CFO預計,該季度的收入在523.5億-533.5億美元之間,低於分析師普遍預期的561.6億美元,智能雲業務部門(包括Azure)的銷售額預計在212.5億-215.5億美元之間,低於華爾街預期的218.2億美元。

眾所周知,雲業務在微軟整體業務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收入波動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微軟業績的整體表現。而一旦這個引擎出現停滯,微軟的業績就難言樂觀。

為此,分析師們一直在下調預期。數據顯示,分析師對微軟2023財年調整後每股收益的普遍預期在過去三個月下降了5.6%,對收入的預期下降了3.7%。

除了雲服務外,瑞銀同時還預期,隨著更多企業削減工作崗位和降低商業軟件的支出,微軟的Office 365業務也將承壓。

瑞銀分析師表示,目前團隊對於微軟這隻股票並沒有太多信心,看不到估值擴張的機會,並將微軟的評級從“買入”降為“持有”,並將目標價下調50美元至250美元。

但根據tipranks數據,目前多數華爾街分析師對微軟維持買入評級,未來12個月平均目標價接近每股290美元。

raw-image

全球雲市場、以及各大雲廠商的增長情況如何?

IT 研究公司Forrester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公有云市場在過去十年間以每年3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長,增長最快的公司包括亞馬遜網絡服務 (AWS),其次是阿里雲、谷歌云和微軟Azure。

Forrester預測,2026年之前,公有云市場將激增至1萬億美元,是2022年4466億美元的2倍多,未來4年年增長率將超過20%,但只有在全球排名前四的廠商佔領著雲基礎設施市場。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達631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億美元,年增長28%。

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微軟Azure和谷歌云仍然是前三大供應商,佔全球雲支出的63%,合計增長33%。其中,微軟Azure三季度同比增長35%,以2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從歷史數據來看,微軟雲業務的表現相對穩定。

raw-image

Canalys分析師指出,受通貨膨脹和能源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企業不得不通過減少預算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這可能會在短期內對雲服務的需求造成乾擾。再加上美元走強的衝擊,雲服務支出的年增長率首次跌破30%。

但分析師同時表示,“頭部雲廠商繼續推出新的基礎設施,以在全球範圍內吸引新客戶。與此同時,他們正在試圖通過新的產品和技術尋找下一個業務增長點。雲服務滲透率的提高激發了廠商從雲數據中提取價值的思考。谷歌和微軟都著重圍繞雲數據和AI領域開發產品。未來的雲服務市場有望通過雲數據和AI來實現新的價值創造。”

avatar-img
盯股牛的沙龍
16會員
58內容數
盯股牛,指引牛熊明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盯股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幾個月多次表示,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表明,長時間的貨幣緊縮政策對於抑制通脹十分必要。鮑威爾強調的是,美國通脹有可能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長期處於高位。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對股票的推薦配置水準已經降至歷史上向美股發出看漲信號的程度。
2022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像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
在特斯拉被空頭爆錘的情況下,作為一哥的蘋果近期股價表現也受影響。在兩個星期內股價已下跌近13%,市值被逼近2萬億的關口。看空科技股的呼聲越來越高,有說法稱特斯拉跌完下一個就是蘋果,同樣有需求減退出現的蘋果,是否也會被殺估值呢?
2023年即將到來,通脹以及美聯儲遏制通脹的積極程度可能仍將是左右股市表現的關鍵因素。同時,投資者也將關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美股投資者非常渴望殘酷的2022年趕緊過去。在美聯儲大舉加息以抑制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的情況下,今年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下跌了近20%。
高利率、供應鏈以及對衰退的擔憂,正在使汽車業面臨的供應問題轉為需求問題。對於汽車製造商而言,過去的兩年充滿了挑戰,但未來的一年似乎也並不光明。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幾個月多次表示,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表明,長時間的貨幣緊縮政策對於抑制通脹十分必要。鮑威爾強調的是,美國通脹有可能像上世紀70年代那樣,長期處於高位。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對股票的推薦配置水準已經降至歷史上向美股發出看漲信號的程度。
2022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像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
在特斯拉被空頭爆錘的情況下,作為一哥的蘋果近期股價表現也受影響。在兩個星期內股價已下跌近13%,市值被逼近2萬億的關口。看空科技股的呼聲越來越高,有說法稱特斯拉跌完下一個就是蘋果,同樣有需求減退出現的蘋果,是否也會被殺估值呢?
2023年即將到來,通脹以及美聯儲遏制通脹的積極程度可能仍將是左右股市表現的關鍵因素。同時,投資者也將關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美股投資者非常渴望殘酷的2022年趕緊過去。在美聯儲大舉加息以抑制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的情況下,今年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下跌了近20%。
高利率、供應鏈以及對衰退的擔憂,正在使汽車業面臨的供應問題轉為需求問題。對於汽車製造商而言,過去的兩年充滿了挑戰,但未來的一年似乎也並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