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hotic Zone是由Emilija Škarnulytė拍攝的16分鐘短片,全片均聚焦在海洋無光區。亦即從平層透光帶以後一直至海床位置。屬深海地區,居於此地帶的生物都必能夠適應黑暗及巨大的水壓。
由一眾科學家協助下,這片於墨西哥灣4000米深的深海拍攝。在此處有一群科學家研究一眾能在暖化及酸化的海洋中生長的珊瑚。墨西哥灣亦是美國海洋其中一塊death zone。
這條探討工業化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殖民的影片,在這個空間下拍攝有更深的意義。以充滿詩意的手法讓我們反思自己。
感想
影片一海始為極其夢幻的海洋生態,各色光影配合配樂,有如童話。但隨著機械進場,對海洋生物進行不同破壞,配樂愈不安而該層海洋最終變得荒涼。這循環隨著向更深的深海進發,不斷重覆。
機械對海洋予取予攜,而蝦在此情況下只能抱團保平安,這幕看著心痛。
到最後到達有如異星般的海床,配合小飛碟般的浮游生物,靜音先雖怪異但有種莫名平靜。然而一取消靜音,本應寧靜無聲的深海被配樂的人聲無限打擾。更出現大型金屬結構。掃描船和機械臂的畫面,以及浮游生物抱成球的畫面交替出現,令我想起上一幕的蝦。
而我一開始是被banner的魚群吸引,愈看愈致鬱。特別是小木的工程背景和工程專科是環保下,感受更深更矛盾。明暗對比下,機械(筆者解讀為泛指人類)出現前色彩明亮;出現後灰暗死寂,衝擊十足。
短短16分鐘要停下數次緩一緩,不是鬼片那種心理壓力,而是想起人類所為的壓抑。
希望大家在享受詩意的畫面時,也會想起作者的用心。然後感到那種壓抑後,轉化為力量,開始關心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