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揮桿-手在桿頭前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手在桿頭前 (hands forward)是一般打球的基本:也就是擊球桿面(Face)要回正.才不會產生右曲Slice.如果回正過頭.就產生勾球左曲Hook.所以要練習回正的擊球.
2.起桿一般是要轉肩.要轉到不能轉時.再打開胸部順勢擊球.這時球桿Face是打開的.因此會產生右曲Slice.很多人為了防止Slice.只好用左手拉.造成左曲Hook.左腳也向後.因此擊球時.開胸.左腳為軸.雙手回正去擊球即可.
3.影片說:上桿轉動太大.Face回正會更困難.年紀也是個問題.因此建議不太轉肩.只繞頸.開胸.回正去打球.
[不轉身只上舉(有扭力就可),下桿時往上打開胸膛,衝擊球時hands forward讓桿面方正向前]
在 YouTube 上觀看「用 HANDS FORWARD 擊球的最新方法」
https://youtu.be/Lh5mDgQl5K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36內容數
氧氣。陽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一下關於通道鎖定channellock的協議(protocol)和意圖(intention) 一.設置 協議一: 清理你的思想或所有一切. 沒關係,這不是傳統的打法,你必須先從你的[右腳]開始打球 協議二. 必須讓球桿更接近你,那些傢伙真的知道它會覺得很奇怪. 我知道但只是一些傢伙. 協議三: 在
MARCUS EDBRAD vs. CHANNEL LOCK vs.JVGA(Jim Venetos Golf Academy) 比較 在 YouTube 上觀看「Marcus Edblad vs. Channel Lock vs. JVGA - Golf Test Dummy」 https://
站姿球位與球路的關係
a Nicholas Paul tesler 今天我是你的 Graves 高爾夫教練,我看到你的電子郵件,擔心手腕Hinge太多,很多這樣情形只是[左臂位置]的結果, 所以所以我們想讓左臂更多地支撐,因為胸部那裡有了太多空間。 左臂沒有正確支撐在胸部,我們稱之為用左臂的頂部擠壓胸肌, 所以因為左臂
CHAGOL TV https://youtu.be/wLNo1fcWxCw?start=309&end=484
談一下關於通道鎖定channellock的協議(protocol)和意圖(intention) 一.設置 協議一: 清理你的思想或所有一切. 沒關係,這不是傳統的打法,你必須先從你的[右腳]開始打球 協議二. 必須讓球桿更接近你,那些傢伙真的知道它會覺得很奇怪. 我知道但只是一些傢伙. 協議三: 在
MARCUS EDBRAD vs. CHANNEL LOCK vs.JVGA(Jim Venetos Golf Academy) 比較 在 YouTube 上觀看「Marcus Edblad vs. Channel Lock vs. JVGA - Golf Test Dummy」 https://
站姿球位與球路的關係
a Nicholas Paul tesler 今天我是你的 Graves 高爾夫教練,我看到你的電子郵件,擔心手腕Hinge太多,很多這樣情形只是[左臂位置]的結果, 所以所以我們想讓左臂更多地支撐,因為胸部那裡有了太多空間。 左臂沒有正確支撐在胸部,我們稱之為用左臂的頂部擠壓胸肌, 所以因為左臂
CHAGOL TV https://youtu.be/wLNo1fcWxCw?start=309&end=484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在這個進步迅速的網球世界中,單手反拍似乎不再是主流了。 就連Federer也曾感嘆,雙反將會是主流,甚至還說: 「如果將來我教我自己的小孩打網球,也會教他們雙手反拍,單純覺得用雙手比較好控制。我喜歡單手反拍,不見得他們就得打單手反拍!」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在這個進步迅速的網球世界中,單手反拍似乎不再是主流了。 就連Federer也曾感嘆,雙反將會是主流,甚至還說: 「如果將來我教我自己的小孩打網球,也會教他們雙手反拍,單純覺得用雙手比較好控制。我喜歡單手反拍,不見得他們就得打單手反拍!」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