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of George Low’s putting method(推桿方法)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在 YouTube 上觀看「More Goerge   Low Putting   technique info」https://youtu.be/3S0Dr_xEsB8?si=hQKprdEuWH6hlETF 

> Here is a quick summary of George Low’s putting method / stroke - the “swinging door” (for RH) ...

the putting stroke and the full swing are basically the same operation; one is short, one is longer

the putter is held in the fingers - 6 finger + 2 thumbs grip, with pressure point on both thumbs and the right forefinger set “as in triggering a gun” (hook or like a ? position, wrapped around grip, slight space from second finger), the left forefinger is reverse overlap and the right pinky is overlapped like Vardon-style, the back of left hand and palm or right

> hands/wrists and maybe a little forearms (“elbows down”); only used a little upper arms and shoulders on longer putts (usually 30 ft or more) / slower greens requiring more speed / distance

“left hand is rudder, right hand is drive shaft”

stroke tempo is anything but fast

more weight is on left heel, weight is on left heel, no body or head movement during stroke

one (or more) practice stroke, set up to ball and go / stroke

> hand are facing target line

find comfortable length to place your hands on grip

arms hang naturally down, elbows stay close to body

slightly open stance, shoulder width (distance = outside of shoes, not between / inside)

one ball position, hands slightly ahead of ball to hit slightly down at impact (not on the upstroke)

his stroke was “wristy but not flippy” and movement was from hands/wrists and maybe a little forearms ("elbows down"); only used a little upper arms and shoulders on longer putts (usually 30 ft or more) / slower greens requiring more speed / distance

- "left hand is rudder, right hand is drive shaft"

stroke tempo is anything but fast

- more weight is on left heel, no body or head movement during stroke

one (or more) practice stroke, set up to ball and go / stroke


> 以下是 George Low 的推桿方法/揮桿方法的簡要說明 - “swinging door” (適用於右撇子) ...

推桿和全揮桿基本上是相同的操作;一個是短的,一個是長的

推桿用指頭握住 - 6 個指頭 + 2 個拇指握法,雙拇指施壓,右食指位置像“扣動槍機” (像一個勾或?的位置,包覆住握柄,和第二指有一點距離),左食指採用反疊握,右小指像 Vardon 式重疊,左手背和右手掌

> 手腕/手掌和可能一點前臂(“肘部向下”);長推桿(通常 30 英尺或更長)時僅使用少量上臂和肩膀/較慢的果嶺需要更高的速度/距離

“左手是舵,右手是驅動軸”

揮桿節奏一點也不快

重心在左腳跟,左腳跟承重,揮桿時身體或頭部不移動

一次(或多次)練習揮桿,設置好後直接揮桿

> 雙手面向目標線

找到合適的握把長度

雙臂自然垂下,肘部靠近身體

稍微開放的站姿,肩寬(距離=鞋外側,不在內側)

一個球的位置,雙手略微位於球的前方,在擊球時稍微向下打擊(不是向上)

他的揮桿是“有點腕力但不太軟”,來自手/手腕的動作,也許還有一點前臂(「手肘向下」);僅在較長的推桿(通常 30 英尺或更長)/較慢的果嶺上需要更多的速度/距離時使用一點上臂和肩膀

- “左手是方向舵,右手是傳動軸”

划水速度一點也不快

- 左腳跟承受更多重量,划水期間身體或頭部沒有移動n

一次(或多次)練習擊球,準備擊球/擊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創羅漢果的沙龍
19會員
338內容數
氧氣。陽光。。
2024/12/02
大家好,我是聖路易斯高爾夫課程的瑪麗亞·帕拉佐洛(Maria palazzolo),前幾天我和一名學生一起工作,她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做的習慣,即肩膀向左打開,或者我們現在所說的腳線打開很多人都會這樣做,當我們讓他們擺正時,感覺非常非常奇怪,幾乎在視覺上偏離了他們的視角,所以我會給你一個小提示,確保你的
Thumbnail
2024/12/02
大家好,我是聖路易斯高爾夫課程的瑪麗亞·帕拉佐洛(Maria palazzolo),前幾天我和一名學生一起工作,她有一個很多人都會做的習慣,即肩膀向左打開,或者我們現在所說的腳線打開很多人都會這樣做,當我們讓他們擺正時,感覺非常非常奇怪,幾乎在視覺上偏離了他們的視角,所以我會給你一個小提示,確保你的
Thumbnail
2024/11/29
在 YouTube 上觀看「如何利用世界上最新的Approach擊球取得成功」https://youtu.be/_DS3Krmv0x0?si=I7GIVjsSp1AZfXCk 在 YouTube 上觀看「高爾夫提示:將下桿分成兩部分以增加球的飛行距離」https://youtu.be/HdzxY
Thumbnail
2024/11/29
在 YouTube 上觀看「如何利用世界上最新的Approach擊球取得成功」https://youtu.be/_DS3Krmv0x0?si=I7GIVjsSp1AZfXCk 在 YouTube 上觀看「高爾夫提示:將下桿分成兩部分以增加球的飛行距離」https://youtu.be/HdzxY
Thumbnail
2024/10/30
鬆握的藝術技巧 鬆握是為了精確擊球的藝術握法 「給我看一雙手,不論長短,我都能使它們協調一致。」不管是長指、短指、瘦長、骨瘦或粗壯的手,我從未遇到無法在握住球桿時取得協調的手。 圖1 左手拇指放在球桿側面。請務必仔細觀察我文章中的圖片,對你會有極大幫助。左手拇指應放在球桿的側面,而不是如大
Thumbnail
2024/10/30
鬆握的藝術技巧 鬆握是為了精確擊球的藝術握法 「給我看一雙手,不論長短,我都能使它們協調一致。」不管是長指、短指、瘦長、骨瘦或粗壯的手,我從未遇到無法在握住球桿時取得協調的手。 圖1 左手拇指放在球桿側面。請務必仔細觀察我文章中的圖片,對你會有極大幫助。左手拇指應放在球桿的側面,而不是如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高爾夫是眾多運動裡需要不斷去精進和更新,而很多球友面對高爾夫如此複雜的動作、球桿和策略,很多都直接掛點,算了。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遇到不少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如果有幫助就撿起來用。首先,我必須說目前高爾夫都是複雜化的結果,球桿要14支、動作也變態複雜,打球也有策略,不是盲打就可以過關。
Thumbnail
高爾夫是眾多運動裡需要不斷去精進和更新,而很多球友面對高爾夫如此複雜的動作、球桿和策略,很多都直接掛點,算了。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遇到不少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如果有幫助就撿起來用。首先,我必須說目前高爾夫都是複雜化的結果,球桿要14支、動作也變態複雜,打球也有策略,不是盲打就可以過關。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通過做筆記,您可以輕鬆獲取有關某些玩家如何進行遊戲的訊息 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對手,同時還提供了一些縮寫詞,讓您在遊戲中快速做好筆記
Thumbnail
通過做筆記,您可以輕鬆獲取有關某些玩家如何進行遊戲的訊息 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對手,同時還提供了一些縮寫詞,讓您在遊戲中快速做好筆記
Thumbnail
Wedge短桿,7號鐵桿,4號鐵桿。。 1。球位: Wedge中央偏後(右),7號中央,4號中央偏前(左) 2。肩窩對準最低點(往前與球之距離越大,compression越多):Wedge>7>4 3。上桿時,肩窩要移至球後方。。。 在 YouTube 上觀看「Only 5% of Golfers
Thumbnail
Wedge短桿,7號鐵桿,4號鐵桿。。 1。球位: Wedge中央偏後(右),7號中央,4號中央偏前(左) 2。肩窩對準最低點(往前與球之距離越大,compression越多):Wedge>7>4 3。上桿時,肩窩要移至球後方。。。 在 YouTube 上觀看「Only 5% of Golfers
Thumbnail
高爾夫中的槽Slot指的是球桿在下揮過程中的特定位置,允許適當的揮桿路徑和攻角。術語“槽,Slot”指的是一個假想的垂直平面,它沿著高爾夫球手的身體中心向下延伸,從他們的頭部到地面。這個想法是球桿應該在下揮時進入這個槽,然後沿著這個平面返回到球。 為了在下揮桿中創造一個合適的槽Slot,高爾夫球手應
Thumbnail
高爾夫中的槽Slot指的是球桿在下揮過程中的特定位置,允許適當的揮桿路徑和攻角。術語“槽,Slot”指的是一個假想的垂直平面,它沿著高爾夫球手的身體中心向下延伸,從他們的頭部到地面。這個想法是球桿應該在下揮時進入這個槽,然後沿著這個平面返回到球。 為了在下揮桿中創造一個合適的槽Slot,高爾夫球手應
Thumbnail
短打策略 SHORT-SHOT GAME PLAN 高爾夫球場是一個迷你大千世界,打球的人形形色色,高矮肥瘦,揮 起桿來更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最奇妙的是每個下場的人無論功夫高低, 面對著球場上殺機四伏的詭譎風雲,都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安然渡過, 順理成章打完這十八個洞。 每場球下來各自心裏有數,
Thumbnail
短打策略 SHORT-SHOT GAME PLAN 高爾夫球場是一個迷你大千世界,打球的人形形色色,高矮肥瘦,揮 起桿來更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最奇妙的是每個下場的人無論功夫高低, 面對著球場上殺機四伏的詭譎風雲,都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安然渡過, 順理成章打完這十八個洞。 每場球下來各自心裏有數,
Thumbnail
短打六字真言::[托 LOB、斬 PINCH、平托 CUT-LOB、平斬 CUT-PINCH] 每位逐鹿於世界賽場的瓦臣短打密笈高手都能將這六字真言在短打的時候運 用得淋漓盡致。 無論在任何的情況之下,短打總是說不了它的範疇。 它與 劍法中的刺、砍、劈、挑、崩、黏六字訣有異曲同功之妙。 只有徹底的領
Thumbnail
短打六字真言::[托 LOB、斬 PINCH、平托 CUT-LOB、平斬 CUT-PINCH] 每位逐鹿於世界賽場的瓦臣短打密笈高手都能將這六字真言在短打的時候運 用得淋漓盡致。 無論在任何的情況之下,短打總是說不了它的範疇。 它與 劍法中的刺、砍、劈、挑、崩、黏六字訣有異曲同功之妙。 只有徹底的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