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揮桿和短揮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8.3/4揮桿和短揮桿
我通過本書(站姿,上桿和過渡)教給你的基礎知識應該用在你從沙桿Sand楔桿Wedge桿到開球木桿Driver的每一次完整揮桿中。

[3/4揮桿]

當你3/4揮桿時,你也可以使用它們。例如,我用我的56度沙楔桿打了115碼,當我需要擊球100碼時,常常使用相同的原則進行3/4揮桿。
當我在較遠處兩球桿距離之間,或當我需要球飛得更低並且旋轉更少時,我也要進行了3/4上桿。
在之前的兩個例子中,我使用更長的球桿並作了3/4上桿。
請注意*,在短桿比賽中不應使用旋轉肩部的上桿技術。當我提到短桿比賽Short Game時,我正在考慮每次打50碼,或是小於1/2半揮桿的擊球。
短桿遊戲需要一種不同的技術,我不會在本書中詳細介紹,因為它不是這個部分的目的。
然而,如果你想要獲得最好的成績,那麼一個好的短距揮桿是必須的,我將簡要解釋一下基本的起噗球(切滾球Chipping)或劈起球(Pitching),你可以使用從菓嶺邊緣擊球到遠離球洞50碼的擊球,包括沙坑球。

[短桿基礎]

1.採取姿勢,在你開始揮桿之前,你的重心略微向前朝著目標傾斜,你的手在桿頭之前,你的左臂與球桿桿身形成一條直線。由於短揮桿比賽的關鍵在於你的雙手在球桿頭前方進入擊球衝擊區,這個初始位置會給你更多的容錯空間,讓你能夠輕鬆擊球(順序36)
2。取出球桿只想著打
折起hinge手腕。一個好的上桿思路是用手立即將球桿與左臂形成的線折起來。
請注意,這應該與用於任何從菓嶺邊緣擊球或回到50碼前擊球的短桿的技術相同
應該進行的唯一調整是上桿的幅度大小(決定距離)而已。
3.就像你的長桿比賽一樣,只要盡可能長時間地將球桿頭留在上桿的頂部,開始你的下桿,確認你感受到在做練習時同樣的LAG遲滯感。
4.如果你想讓球飛得更高並且更柔軟,就打開球桿桿面。在您開始之前,請記住調整姿勢,以便球桿桿面向著目標。
*提示*:為了能夠打出清脆和一致的方法,短桿比賽的秘訣就是創造一些LAG延遲滯後。
所以除了開始時hinge折起你的手腕之外,短揮桿遊戲揮桿應該感覺就像第三次延遲練習一樣:“用雙手去感覺LAG延遲滯後”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36內容數
氧氣。陽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t up Control your circle Body pivot Add extension Use Putter 在 YouTube 上觀看「5 SIMPLE PITCHING TIPS TO PITCH LIKE A TOUR PRO」https://youtu.be/4VhcIji
鉸鏈固定(Hinge&Hold)法 1)上桿立即曲腕 2) 保持/加速穿透 。 3) 繼續把手伸向洞口 4) 保持桿頭前沿一樣彈跳。 5) 手臂和球桿形成一條直線。 6) 手臂和球桿等速運動。 在 YouTube 上觀看「Phil Mickelson: How to chip 50 yards」ht
方法:[Back Swing上桿] 在我看來,在理解和學習方面最困難的部分是[上桿] 在一個良好的上桿中,你需要在垂直於你的脊椎角度的平面上同時旋轉你的肩膀超過90度,將你的手臂轉向更直立的平面並同時將你的手腕Hinge鉸接到天空,以非常協調的方式,同時對抗下半身使它不會超過45度。這產生了線圈迴旋
Jim Venetos之[Stay Still]靜功 我教我的學生 [保持重心不變 ],不要為了產生很大的力量而用力揮桿,所以我想向你解釋為什麼會這樣, 以及力量從哪裡來 ,我教的力量與揮桿無關, 速度力量是關於揮桿路徑(正確的揮桿路徑 ) 一個[淺的,圓形和下降]的揮桿(shallow,circu
嘿伙計們,我要談談肩膀和高爾夫揮桿 ,肩膀在加速高爾夫球桿方面的重要性,他們將在你的揮桿路徑中發揮重要作用。 你高爾夫揮桿的低點,你知道如果你正確地運用你的肩膀, 你可以有參數, 加速所以快速揮動那個桿頭, 肩膀在其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想說的第一件事是如果自從高爾夫揮桿,已經用圖片視頻記錄所
Moe Norman 的高爾夫揮桿動作。 Moe Norman 是加拿大職業高爾夫球手,被廣泛認為是高爾夫歷史上最偉大的擊球手之一。 他的高爾夫揮桿動作獨特而與眾不同,具有許多非常規的特點。 Moe Norman 揮桿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是他的窄站距,他的雙腳靠得很近。 他在講話時也站得很直,雙臂從
Set up Control your circle Body pivot Add extension Use Putter 在 YouTube 上觀看「5 SIMPLE PITCHING TIPS TO PITCH LIKE A TOUR PRO」https://youtu.be/4VhcIji
鉸鏈固定(Hinge&Hold)法 1)上桿立即曲腕 2) 保持/加速穿透 。 3) 繼續把手伸向洞口 4) 保持桿頭前沿一樣彈跳。 5) 手臂和球桿形成一條直線。 6) 手臂和球桿等速運動。 在 YouTube 上觀看「Phil Mickelson: How to chip 50 yards」ht
方法:[Back Swing上桿] 在我看來,在理解和學習方面最困難的部分是[上桿] 在一個良好的上桿中,你需要在垂直於你的脊椎角度的平面上同時旋轉你的肩膀超過90度,將你的手臂轉向更直立的平面並同時將你的手腕Hinge鉸接到天空,以非常協調的方式,同時對抗下半身使它不會超過45度。這產生了線圈迴旋
Jim Venetos之[Stay Still]靜功 我教我的學生 [保持重心不變 ],不要為了產生很大的力量而用力揮桿,所以我想向你解釋為什麼會這樣, 以及力量從哪裡來 ,我教的力量與揮桿無關, 速度力量是關於揮桿路徑(正確的揮桿路徑 ) 一個[淺的,圓形和下降]的揮桿(shallow,circu
嘿伙計們,我要談談肩膀和高爾夫揮桿 ,肩膀在加速高爾夫球桿方面的重要性,他們將在你的揮桿路徑中發揮重要作用。 你高爾夫揮桿的低點,你知道如果你正確地運用你的肩膀, 你可以有參數, 加速所以快速揮動那個桿頭, 肩膀在其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想說的第一件事是如果自從高爾夫揮桿,已經用圖片視頻記錄所
Moe Norman 的高爾夫揮桿動作。 Moe Norman 是加拿大職業高爾夫球手,被廣泛認為是高爾夫歷史上最偉大的擊球手之一。 他的高爾夫揮桿動作獨特而與眾不同,具有許多非常規的特點。 Moe Norman 揮桿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是他的窄站距,他的雙腳靠得很近。 他在講話時也站得很直,雙臂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四 弓具的狀況對射箭的影響非常大,每次使用前和後都應該妥善檢查。
飛盤這個運動在自學團算是歷史悠久,因為便宜、方便攜帶,不論是大場地或小場地都能進行,即使換了教室也持續練習。 這次的運動專案,剛好有機會重新認識這項運動,我們便選其為主要練習項目之一。 3/5 忘記多久以前看到過飛盤的正手丟法(以前都是用反手),便藉由這次專案來練習,發現比想像難很多,要更用到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高爾夫是眾多運動裡需要不斷去精進和更新,而很多球友面對高爾夫如此複雜的動作、球桿和策略,很多都直接掛點,算了。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遇到不少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如果有幫助就撿起來用。首先,我必須說目前高爾夫都是複雜化的結果,球桿要14支、動作也變態複雜,打球也有策略,不是盲打就可以過關。
Thumbnail
『教練!在球場上,常會出現的快攻(Fast Break),該如何打會比較順暢呢?像是以多打少,若是不能好好把握,是比較可惜的一點。但如果狀況一來,球員光是在走位就會顯得慌張無措,這該如何避免呢?』球隊的控球後衛張勁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我很早前在我的文章就有說到,現在的球桿就走一個簽王特色:易打/高容錯!而容錯在現在每年新球桿裡就是固定先發。距離雖然也是DNA,但始終焦點還是高容錯上。高容錯的另一個面向就是易打,因為球桿如果做得太難使用,會讓球友或新兵卡關,不玩了。如果你有15年前以上的球桿,你打看看,就可以知道那些桿子說白了,就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2023名古屋AOK講習會筆記·四 弓具的狀況對射箭的影響非常大,每次使用前和後都應該妥善檢查。
飛盤這個運動在自學團算是歷史悠久,因為便宜、方便攜帶,不論是大場地或小場地都能進行,即使換了教室也持續練習。 這次的運動專案,剛好有機會重新認識這項運動,我們便選其為主要練習項目之一。 3/5 忘記多久以前看到過飛盤的正手丟法(以前都是用反手),便藉由這次專案來練習,發現比想像難很多,要更用到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Thumbnail
高爾夫是眾多運動裡需要不斷去精進和更新,而很多球友面對高爾夫如此複雜的動作、球桿和策略,很多都直接掛點,算了。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遇到不少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如果有幫助就撿起來用。首先,我必須說目前高爾夫都是複雜化的結果,球桿要14支、動作也變態複雜,打球也有策略,不是盲打就可以過關。
Thumbnail
『教練!在球場上,常會出現的快攻(Fast Break),該如何打會比較順暢呢?像是以多打少,若是不能好好把握,是比較可惜的一點。但如果狀況一來,球員光是在走位就會顯得慌張無措,這該如何避免呢?』球隊的控球後衛張勁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我很早前在我的文章就有說到,現在的球桿就走一個簽王特色:易打/高容錯!而容錯在現在每年新球桿裡就是固定先發。距離雖然也是DNA,但始終焦點還是高容錯上。高容錯的另一個面向就是易打,因為球桿如果做得太難使用,會讓球友或新兵卡關,不玩了。如果你有15年前以上的球桿,你打看看,就可以知道那些桿子說白了,就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