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偏見-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著文明的進程,人類所要學的來自前人所累積的事物也越來越龐大,比較明顯的是或許現在國中生所學的理化在17世紀而言是最尖端的科學家們所學習的知識,老實說我自己也覺得那些知識也蠻有趣的,但是我想也有些人不會這麼覺得。而或許在下個世代中小學生編寫程式也可能成為一種基本技能。
原本我是這麼想的,後來發現好像根本不是,而是下個世代小學生連自己編寫程式的技能都不用,他們只要學會使用AI去編寫程式就好,連bug都不會有。
在計算機發明以前,不論是圓周率、根號或者一些大型計算,都仰賴著繁重的計算工作,而計算機發明以後,這些技能漸漸成為了淘汰品。(當然還是可以以競技為名在人類社會中存在,但是普遍的實用性不高)
有點離題了,我的意思是在這麼多累積的知識裡面,我們選擇讓下一代接受的,又有多少是有意義的呢?又尤其資訊變遷的速度如此之快,有些教學方式是40年都不變,我是覺得有點荒謬的。
老實說很多時候在教改越來越簡單而許多老師跳出來反對時,我是不屑的。被刪減掉的所謂重要的部分,請問是重要在哪呢?多半的時候是因為這些老師會這些技能而覺得它們很重要吧?如果高中以前並沒有所謂的分科教育而是多半為普通技能教育,那很多時候高中生們還是學了太多的對自己人生無用的技能或知識吧?
舉例來說,柏努力定律對將來想成為律師的人,布朗運動對想要成為業務的人這些有幫助嗎?
當然知識的本身是種涵養,但是涵養必須建立在興趣上。以讀書考試的方式逼人灌入這些知識,我認為並不是什麼有趣的事。如果真的要讓學生明白,那大概就是讓他們寫個報告,簡單說明飛機飛在空中的原理之類的,我覺得也比考試本身更讓人覺得整件事情是有趣的。
我們的教育需要更多的思考、辯論與識別,而不僅僅是標準答案。教育的本質不該是技能學習工廠,像MMORPG遊戲一樣點了一本書學會了什麼技能(妳學會了:火球術 Lv 3),線上遊戲好玩的地方並不是華麗的技能打怪,而是在虛擬的世界中扮演了另一個角色,而且與他人有所互動。
也就是魅力在於自己是個人。
我忽然想到前陣子有學弟在臉書上發文,內容大致上是說民主社會比獨裁社會好的地方,舉了不少例子。這樣的文章自小到大都看習慣了,但是後來才發現我們是在民主社會中,去學習民主社會比獨裁社會好的地方,這樣其實並不客觀。
假設民主社會真的是統治學的完美正確答案,那早在公元前500年的雅典民主開始,這個體系就會千秋萬世下去了。事實是獨裁會腐敗,民主也一樣會腐敗,獨裁有屬於獨裁的效率,民主也有屬於民主的病根。最簡單的舉例是國民黨獨裁時期推動了十大國家建設,強制徵收土地這種行為在獨裁政府下比較容易執行,相對地印度電力設備老舊且難以發展,就在於民主制度下的印度難以執行國家等級的建設。
甚至選舉時會有候選人的政見是赦免人民偷電的罰款與費用。(印度貧民區偷接電而不繳電費的事情是家常便飯)
民主或獨裁都是選擇工具的一種,其實到底哪個好,還是看誰使用。某些時候在弱勢需要保護的環境中,獨裁往往比民主還要容易達成保護的目的,因為多數人常常會為了既得利益而選擇犧牲弱勢族群。
回到教育的問題。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應該還是在於讓人認識世界,認識自己,還有認識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並且試著接受。名次的排名與追求是變態的,彷彿得不到名列前茅的成績就代表了這個人沒有價值。說來好笑,成績好的學生念了資工成為程式設計師,成績不好的學生念了高職成為基層修理技師,結果當AI出現可以寫程式後,反而成績好的學生失去價值,成績不好的學生仍保有人生競爭力,這樣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30內容數
123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米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或許最像人自己的時候,就是任性的時候。所謂的任性,很簡單地來說,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無視身旁其他人,為所欲為,無拘無束,讓思想與行動凌駕於規則之上。 是人都渴望著任性的權利,又或者說,任性的權力。沒有權力,得不到權利。任性來自於最基礎的獸性,代表自己在階層上高人一等。 我時時感受到,台灣這個
由於是剛讀完10分鐘內的熱騰騰感想,所以應該會是十分粗糙而簡略、未經消化的版本,但是我還是希望寫下來,作為未來反芻時能一再咀嚼的素材。 整部小說的氣氛很詭譎,老實說是無處不是痛感,又像是處處皆無感的感覺,像是看盡了一切混帳事之後,僅僅丟掉菸頭說了一聲去你媽的。沒有笑聲也沒有眼淚只有痛苦的許多人生,卻
最近土耳其大地震,7.8級而死傷慘重。 921那年我高二,半夜中做著夢夢到學長在搖我的床,接下來是被母親拍醒,說地震來了快點逃,於是我們跑到附近的公園去避難。當天餘震不斷,人心惶惶,那是個鮮少有手機的年代,那時候call機是主流。 豐原還好,災情不大,不過看新聞南投霧峰一帶似乎非常慘烈。學校確定會停
很多人喜歡占卜或心理測驗,這兩者其實都很像,應該說人類的本質就應該是會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認識自己,其實一直都是很困難的過程。 有的時候有些測驗則是讓人反感得可笑,充滿了巴納姆效應或者迷信,我也因此曾經被朋友說過我這樣很無聊,就是覺得好像可以相信才有趣。但是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有趣並不有趣,真相才有趣
原本想說寫完偏見3就要來睡了,不過剛好看到這個新聞,又想到今天曾經在群組裡笑法國人,所以現在剛好再來落井下石一次。 今天在群組裡笑的是法國就是個不會打勝戰的國家,要說拿破崙嘛.....他在科西嘉島長大時應該是覺得自己是「英屬科西嘉島」的人民吧XD也就是說要不是要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繼任為法國皇帝,他恐怕
螞蟻的大腦大概只有幾個神經元左右的容量,但是螞蟻又是極其高度社會性的動物,甚至能做出類似彼此連結成為渡橋或者浮船渡河的行為。這點讓人感到很奧妙,以那稀少的神經元來說,應該不足以構成「思考」、「記憶」等等的要件。 然而思考這件事必須在個體內完成嗎?會不會從一開始這點就是屬於科學上的謬誤呢? 會不會在我
人或許最像人自己的時候,就是任性的時候。所謂的任性,很簡單地來說,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無視身旁其他人,為所欲為,無拘無束,讓思想與行動凌駕於規則之上。 是人都渴望著任性的權利,又或者說,任性的權力。沒有權力,得不到權利。任性來自於最基礎的獸性,代表自己在階層上高人一等。 我時時感受到,台灣這個
由於是剛讀完10分鐘內的熱騰騰感想,所以應該會是十分粗糙而簡略、未經消化的版本,但是我還是希望寫下來,作為未來反芻時能一再咀嚼的素材。 整部小說的氣氛很詭譎,老實說是無處不是痛感,又像是處處皆無感的感覺,像是看盡了一切混帳事之後,僅僅丟掉菸頭說了一聲去你媽的。沒有笑聲也沒有眼淚只有痛苦的許多人生,卻
最近土耳其大地震,7.8級而死傷慘重。 921那年我高二,半夜中做著夢夢到學長在搖我的床,接下來是被母親拍醒,說地震來了快點逃,於是我們跑到附近的公園去避難。當天餘震不斷,人心惶惶,那是個鮮少有手機的年代,那時候call機是主流。 豐原還好,災情不大,不過看新聞南投霧峰一帶似乎非常慘烈。學校確定會停
很多人喜歡占卜或心理測驗,這兩者其實都很像,應該說人類的本質就應該是會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認識自己,其實一直都是很困難的過程。 有的時候有些測驗則是讓人反感得可笑,充滿了巴納姆效應或者迷信,我也因此曾經被朋友說過我這樣很無聊,就是覺得好像可以相信才有趣。但是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有趣並不有趣,真相才有趣
原本想說寫完偏見3就要來睡了,不過剛好看到這個新聞,又想到今天曾經在群組裡笑法國人,所以現在剛好再來落井下石一次。 今天在群組裡笑的是法國就是個不會打勝戰的國家,要說拿破崙嘛.....他在科西嘉島長大時應該是覺得自己是「英屬科西嘉島」的人民吧XD也就是說要不是要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繼任為法國皇帝,他恐怕
螞蟻的大腦大概只有幾個神經元左右的容量,但是螞蟻又是極其高度社會性的動物,甚至能做出類似彼此連結成為渡橋或者浮船渡河的行為。這點讓人感到很奧妙,以那稀少的神經元來說,應該不足以構成「思考」、「記憶」等等的要件。 然而思考這件事必須在個體內完成嗎?會不會從一開始這點就是屬於科學上的謬誤呢? 會不會在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到學校學知識學技能,習得很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在個人身上就是取得學位,謀得好工作,得到好前途,可以養兒育女,栽培下一代。運用在眾人事務上就是建設與創新,為國家帶來更大的進步。可是,這些知識如果沒有轉成智慧,就會產生很多的煩惱,學越多煩惱越多。比如,學到一門新技術,就想用這個獨門技術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這是關於視野和個人選擇的議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過往被視為基礎且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今似乎已逐漸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然而,這些技能的價值,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數學和心算為例,過去這些技能被視為基本且必需的,但在當今時代,隨手可得的科技工具似乎已經取代了它們的位置...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