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文理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物理化學才逃去社會組的嗎?」,反之文科diss理科的說法也有,「理科就是注定為別人工作,文科就是當管理的,生來就是管你們的。」

然而文與理的區別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多數有能力的人不論走哪條路線,也總是對知識本身有所渴求;許多醫生是為了想當醫生而念理科,但是也有不少人比起一般人更具人文素養,或者能寫出更好的文筆。人生很長,世界很大,旅途很有趣,應該說能時時對整個世界抱有好奇心與包容心,遠比文理組選擇要重要多。

我曾有個一中學弟高中是數學校隊,大學考上台大電機,這樣算是理組類的佼佼者吧?然而在念台大的過程中因為成為學生會會長而對政治活動感到好奇,「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這是他的自述,如今已是美國內華達大學的政治學教授,以統計學的方式講述政治的本質。

我曾有個大學學妹念女中時是社會組,然而因為太喜愛數學因此學測推甄上師大數學,如今是數學老師。

我曾有個摯友曾經在大學時考取東吳外文,但是因為家庭的傷害心裡過不去,休學後去工作,之後又復學念心理系以求理解自己療癒自己。然而在十五年後的現在,她在台積電當作業員。

當然我們現在若以工作的角度來考慮文理組,都還是蠻早的。嚴格說起來對高中生而言,先別說自己夠不夠理解自己,恐怕自己的某些核心部分都未必長成。在固定起居且被照顧的生活中,若沒有什麼東西觸動了自己,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所謂的學生樣,乖乖聽話居多,偶有不聽話的多半是想在群體中追求一種自我表現與他人認同(即使是負面的認同也是一種認同)。

有些人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有些人則是怕自己跟別人都一樣。

但是需要理解的是,人之所以為人,可貴的是有其思想,擁有選擇,並且採取行動。所謂的大學生活的自由,其實最珍貴的部份是你在裡面有各種選擇的自由。

你對心理學有興趣,可以去旁聽甚至輔修。你對工程數學有興趣,可以去上課去詢問去找資料。你對學問沒興趣但是對組織有興趣,可以去加入一群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搞搞事。你對網球有興趣,可以從早到晚都在球場馳騁蹦來蹦去,揮灑青春的汗水。對動漫有興趣,可以去各種ACG場合嗅嗅現場的宅味(大誤)。


「我覺得你考台電就好。」這是許多台電員工的父母,對子女的一個期望。老實說這並不能說是什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更多的像是某種經驗傳承,而這種經驗我會稱之為「這社會多數人所不理解的資訊」。

這世界的人分布很廣,理解也很廣,而所謂這社會大部分的人所傳誦的經驗談,不論是網紅、親戚長輩、同學、學校老師等等,所說的話多半都受限於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當然包含我也一樣,我自己也有自己的侷限性,只要是人都脫離不了這點。


但是我確認自己在面對資訊時會試著去尋找真實資料、統計資料,對我來說理解與知識是很重要的。


根據2023台灣薪資中位數來說,中位數薪資為51.8萬,平均數為70萬(以上皆含年終),可以看出這是因為高薪的都非常高。先別特別說台積電那種月薪20萬起跳還有年終的龍頭,新竹市的平均薪資為121萬;一個城市不會只有工程師,會有餐廳、便利商店、快遞等等,因此以平均值來說這數字非常驚人(因此他們的下一代競爭也是很驚人的內捲,這些有空可以再聊)。

然而這些薪資也多半是用時間與生活品質換來的,要我說我朋友在士林地檢署當檢察官,老婆是法官,住在國家宿舍內也不用繳房貸,家庭可支配年收入相當夠用,更重要的是不用高工時的生活品質,以及許多額外的附加價值,比如奉公守法的資方,比如公權力等等。

不過這些頂尖的工資與工作機會,是給有天賦且有覺悟認真努力的人擁有的,這世界在這點蠻公平的,對99%的人而言,要得到前幾名的報酬,都需要付出70%的人沒有在做的累積與努力。只不過我們會比較常見到所謂的1%的故事,不要以為那是常態就是了。

台電的父母會希望子女考台電就好,有很大的原因是在於進入台電以後,往往發現以自己的資質能力努力而言,得到的報酬似乎贏過了多數(不是全部)的同儕,這可以說是一種職場上的紅利資訊,「不是人人都知道,也不是人人都相信的」。職員的話至少PR80的薪資,完全遵從勞基法的公司,育嬰假、特休完全符合法規等等,有點像是投資理財的時候不追求永遠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但是贏過70%的其他人就很好了的那種資訊。

至於念理科能不能考台電?當然可以,不過台電本身也分內外勤。外勤老實說門檻不高,只是主要是要有體力活,以及要做一些登高作業之類的高危險工作(當然如果本身很會念書,考上職員的話通常也輪不到自己做那些工作,但是多半會成為管理職,基層員工的管理職常常也會讓人一個頭兩個大,很多人的相處方式不會想跟你照規矩來)


扯遠了。

總之未來是自己的,做自己不會後悔的選擇就好。至於我在這邊推薦社會組的原因其實也只有一個,就是如果相信所謂的經驗談與額外紅利資訊,那不妨考慮以最短的路徑花最少的時間早早進入準備期,那累積出來的優勢在之後的人生也會讓人順利一些。畢竟人生不是有錢就快樂,或者有閒就快樂,但是如果沒意外的話這些東西多一些,總是和幸福有正相關的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米漿的沙龍
4會員
30內容數
123
小米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XmHpPil6w剛好有幸朋友傳了這篇給我,趁著腦迴路還夠用的時候,來進行一些內容摘要與心得分享。 在提到演講內容之前,必須先有的一個概念:摩爾定律,由Intel的創始人之一摩爾所提出的,內容大概就是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
2024/06/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XmHpPil6w剛好有幸朋友傳了這篇給我,趁著腦迴路還夠用的時候,來進行一些內容摘要與心得分享。 在提到演講內容之前,必須先有的一個概念:摩爾定律,由Intel的創始人之一摩爾所提出的,內容大概就是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
2024/04/23
來了來了,敲碗許久的沙丘2三刷觀後感。(結果根本沒多少觀眾在期待) 對我來說,沙丘是一部奇幻且充滿想像力且氣勢磅礡的作品。在某個程度上我感覺得到作者思考世界的方式、價值觀與我相去不遠,比如說一部1963年的文學作品,照理說應該是對民主陣營歌功頌德且視之為圭臬的時代,描寫出的宇宙背景卻是一個極權
2024/04/23
來了來了,敲碗許久的沙丘2三刷觀後感。(結果根本沒多少觀眾在期待) 對我來說,沙丘是一部奇幻且充滿想像力且氣勢磅礡的作品。在某個程度上我感覺得到作者思考世界的方式、價值觀與我相去不遠,比如說一部1963年的文學作品,照理說應該是對民主陣營歌功頌德且視之為圭臬的時代,描寫出的宇宙背景卻是一個極權
2024/02/14
關於長大,我們有很多種定義。 開始思考義務甚於權利,嗯,這個可以。 開始試著給予多餘得到,嗯,聽起來跟上面差不多。 開始說的是自己的經驗而不是轉述他人的經驗,嘛....這樣感覺年紀到了也不一定會長大,但是這個世界好像的確是這個樣子。 昨天闔上眼以前想到另一種想法。 不論再怎麼愛一個人,
2024/02/14
關於長大,我們有很多種定義。 開始思考義務甚於權利,嗯,這個可以。 開始試著給予多餘得到,嗯,聽起來跟上面差不多。 開始說的是自己的經驗而不是轉述他人的經驗,嘛....這樣感覺年紀到了也不一定會長大,但是這個世界好像的確是這個樣子。 昨天闔上眼以前想到另一種想法。 不論再怎麼愛一個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念哪間大學、跟哪個對象交往、是否要結婚,從小到大我們必須做出許多選擇。但卻很少有人或課程系統性的跟我們討論怎麼做選擇才好。今天上午的營隊就要用經濟學的角度,帶著學生一起思考與討論影響一個人很重要的「選擇」問題。 課程先從「你有選擇困難嗎?」提問開始。 在座多數同學都舉起了手。選擇困難不一定是壞處
Thumbnail
念哪間大學、跟哪個對象交往、是否要結婚,從小到大我們必須做出許多選擇。但卻很少有人或課程系統性的跟我們討論怎麼做選擇才好。今天上午的營隊就要用經濟學的角度,帶著學生一起思考與討論影響一個人很重要的「選擇」問題。 課程先從「你有選擇困難嗎?」提問開始。 在座多數同學都舉起了手。選擇困難不一定是壞處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就是說 18 歲以後的人生,很大概率是硬湊出「選項」來的,這種有限性就是做題目有的慣性。
Thumbnail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Thumbnail
學生時期,不算是個愛讀書的人,有趣的是,大學可以自主選課時,超修了學分外,也跨修它系的課。 如果給予學生時期的自己自主權,可以一頭栽進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自由表達需求,可以去嘗試各式各樣的課程,去體驗自己的喜歡或擅長的技能是什麼。 學生時期一直不懂背多分的意義, (現在想想,根本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