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對抗通脹與滯漲:1970–1980年代回顧與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美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通脹和滯漲問題,對此美聯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對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回顧這段時期的美聯儲政策,以及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決策,分析他們在這場鬥爭中所做對和做錯的地方。
一、背景:1970–1980年代的通脹與滯漲
1970年代末,美國遭遇了罕見的經濟滯脹,即高通脹率和高失業率的雙重困境。此時,美國正面臨著多重壓力: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越南戰爭花費以及國內財政赤字。這些壓力共同推高了通脹率,並導緻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二、美聯儲的對抗策略
Arthur Burns時期(1970–1978)
時任美聯儲主席Arthur Burns在任期內,美聯儲主要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應對通脹問題。然而,這一政策並未奏效,反而加劇了通脹問題。以下是Burns主席在應對通脹方面做錯的地方:
未能有效控制貨幣供應: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貨幣供應過快增長,進一步推高了通脹率。
過分依賴財政政策:Burns認為財政政策在控制通脹方面更為有效,但事實證明,過度依賴財政政策並未改善通脹問題。
2. Paul Volcker時期(1979–1987)
Paul Volcker接任美聯儲主席後,果斷採取嚴格的貨幣政策來對抗通脹。 Volcker時期的美聯儲在對抗通脹方面的成功之處:
有效控制貨幣供應:Volcker主席明確表示要控制貨幣供應,通過提高聯邦基金利率,限制貨幣供應的增長,從而有效地降低通脹率。
提高信貸成本:通過提高利率,使企業和消費者信貸成本上升,從而抑製過度消費和投資,進一步降低通脹壓力。
然而,Volcker時期的美聯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經濟衰退:為了降低通脹率,美聯儲在Volcker的領導下採取了嚴格的貨幣政策。儘管這一政策在降低通脹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它也導致了美國經濟出現短暫的衰退,增加了失業率和生產成本。
高利率的副作用:Volcker時期的高利率政策使借款成本提高,這對那些依賴信貸的企業和個人造成了巨大壓力。儘管這一政策有助於降低通脹,但它也導致了許多企業和個人陷入財務困境。
三、總結與啟示
回顧1970至1980年代美聯儲對抗通脹與滯漲的過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1. 貨幣政策對抗通脹的重要性:美聯儲在Arthur Burns時期過分依賴財政政策,忽視了貨幣政策在控制通脹方面的作用。在Paul Volcker時期,美聯儲果斷採取嚴格的貨幣政策,有效地降低了通脹率。這表明,在對抗通脹時,貨幣政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 貨幣政策的平衡與權衡:在對抗通脹的過程中,美聯儲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保持經濟增長之間尋求平衡。過於嚴格的貨幣政策雖然有助於降低通脹,但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和失業率上升。因此,美聯儲在製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時需要權衡各種利弊。
3. 靈活調整政策:美聯儲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時,需要具備靈活調整政策的能力。在不同的時期,美聯儲可能需要在寬鬆和緊縮貨幣政策之間進行切換,以適應市場需求和經濟狀況。
總之,從1970至1980年代美聯儲對抗通脹與滯漲的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貨幣政策在穩定經濟和控制通脹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美聯儲需要在製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時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尋求最佳的政策平衡,以實現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
1. 預防性政策的重要性:從1970至1980年代的美聯儲對抗通脹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預防性政策在避免經濟問題惡化方面的作用。在未來的貨幣政策制定中,美聯儲應重視預防性政策的實施,以降低通脹和滯漲風險。
透明和溝通的作用:在面對通脹和滯漲問題時,美聯儲需要加強與公眾的溝通,提高政策透明度。通過有效的溝通,美聯儲可以降低市場恐慌,穩定市場預期,並提高政策執行的有效性。
2. 多元化的政策工具:在對抗通脹和滯漲的過程中,美聯儲需要掌握多種政策工具,以便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靈活應對。除了傳統的利率調整工具外,美聯儲還可以考慮使用量化寬鬆、前瞻性指引等非傳統政策工具,以實現更為精細化的經濟調控。
通過回顧1970至1980年代美聯儲對抗通脹與滯漲的歷程,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貨幣政策在穩定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製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美聯儲應繼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的優勢,靈活調整政策,加強與公眾的溝通,並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政策工具,以實現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
avatar-img
4會員
63內容數
美股+全球總經+聯準會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探討2007-2008年全球經濟狀況及其對當前市場的影響時,我們需要理解一些重要的名詞和概念。這些概念包括升息、降息、套利交易、利差以及逆回購操作(RRP)。了解這些術語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和政策變化。 #### 名詞解釋 1. **升息**:中央銀行提高基準利率,使借貸成本增加,旨在
Thumbnail
FOMC 聲明較為鴿派,但並未具體說明「9 月降息」,但發表會上鮑爾宣布本次會議也討論了降息議題,認為最早可能在9月降息後,貨幣政策聲明包含了華爾街一直期待的幾項變化(鴿派內容),利率大幅下降,股價上漲。 ⑴就業成長依然強勁,失業率仍較低 → 就業成長放緩,失業率有所上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 ⑵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訂戶直播將回顧先進國家如何從雷根時代為了挽救美國的製造業一直動輒連手干預美元匯率到柯林頓時代在財長魯賓的決定之下,決定改採強勢美元政策並決定放棄政府以釋放出各種訊號的方式來影響美元的匯率。到了911發生後,美國財政部是如何被賦予斷恐佈份子金流以阻止恐佈活動的重任而加速了美元的“武器化“...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大多數美國人並未多想,這個控制國家資金的奇怪實體,只是簡單地接受它,就好像它一直存在,但事實並非如此。聯準會是在我們國家歷史上一個被稱為「進步時代」 the Progressive Era的時期誕生…在那個時代,企業都熱衷於組成卡特爾(cartels),作為保護利潤和分擔損失的方式。大銀行們也不例外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經濟正在復蘇,失業率沒有上升,消費也沒有大幅放緩,這是因為經濟供應側的緩解有助於抑制通膨。於是美聯儲並不急著降息,美元持續堅挺,導致全球貨幣相對貶值,而墜入「美元陷阱」。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美聯儲並不急於降息。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希望看到更多“向好”的通脹資料增強信心,將繼續謹慎把握降息時機。鮑威爾預計通脹將繼續在“顛簸的道路上”下降,否則可能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勞動市場出乎意料的疲軟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出手回應,但他表示目前看不到經濟衰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財長耶倫認為,美國經濟今年沒有理由出現衰退。雖然美國債務負擔成本仍然可控,但如果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可能對財政可持續性構成威脅。野村證券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7月、9月和12月共降息100個基點。 b、歐洲央行管委西姆庫斯表示,資料不支援3月份降息。歐洲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探討2007-2008年全球經濟狀況及其對當前市場的影響時,我們需要理解一些重要的名詞和概念。這些概念包括升息、降息、套利交易、利差以及逆回購操作(RRP)。了解這些術語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和政策變化。 #### 名詞解釋 1. **升息**:中央銀行提高基準利率,使借貸成本增加,旨在
Thumbnail
FOMC 聲明較為鴿派,但並未具體說明「9 月降息」,但發表會上鮑爾宣布本次會議也討論了降息議題,認為最早可能在9月降息後,貨幣政策聲明包含了華爾街一直期待的幾項變化(鴿派內容),利率大幅下降,股價上漲。 ⑴就業成長依然強勁,失業率仍較低 → 就業成長放緩,失業率有所上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 ⑵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訂戶直播將回顧先進國家如何從雷根時代為了挽救美國的製造業一直動輒連手干預美元匯率到柯林頓時代在財長魯賓的決定之下,決定改採強勢美元政策並決定放棄政府以釋放出各種訊號的方式來影響美元的匯率。到了911發生後,美國財政部是如何被賦予斷恐佈份子金流以阻止恐佈活動的重任而加速了美元的“武器化“...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大多數美國人並未多想,這個控制國家資金的奇怪實體,只是簡單地接受它,就好像它一直存在,但事實並非如此。聯準會是在我們國家歷史上一個被稱為「進步時代」 the Progressive Era的時期誕生…在那個時代,企業都熱衷於組成卡特爾(cartels),作為保護利潤和分擔損失的方式。大銀行們也不例外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經濟正在復蘇,失業率沒有上升,消費也沒有大幅放緩,這是因為經濟供應側的緩解有助於抑制通膨。於是美聯儲並不急著降息,美元持續堅挺,導致全球貨幣相對貶值,而墜入「美元陷阱」。
Thumbnail
美聯準會面臨著降息的艱難決定,通膨持續,如何因應?投資者應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的利率變動。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美聯儲並不急於降息。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希望看到更多“向好”的通脹資料增強信心,將繼續謹慎把握降息時機。鮑威爾預計通脹將繼續在“顛簸的道路上”下降,否則可能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勞動市場出乎意料的疲軟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出手回應,但他表示目前看不到經濟衰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財長耶倫認為,美國經濟今年沒有理由出現衰退。雖然美國債務負擔成本仍然可控,但如果利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可能對財政可持續性構成威脅。野村證券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7月、9月和12月共降息100個基點。 b、歐洲央行管委西姆庫斯表示,資料不支援3月份降息。歐洲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