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莎拉的鑰匙」讀後感

     

     
      

        我其實一直不喜歡閱讀二戰期間屠殺猶太人的相關故事,因為每次閱讀的過程都讓人有非常沉重的感覺,且伴隨沉重而來的無力感更是影響情緒的關鍵。沒錯,「莎拉的鑰匙」是與納粹集中營有關的故事,但那僅是本書的軸線之一;另一個軸線是一位遠從美國嫁到巴黎來的記者,因緣巧合追蹤著上述故事的發展。這兩條線於1942年與2002年的巴黎轉換交錯著,讓敘述「冬賽館事件」及莎拉一家人的遭遇時,深沉的傷痛可以片面得到緩解。我認為這樣的雙線交錯,是本書成功的特色,至於將兩線連結的安排,雖可預期,但仍有其巧妙的創意,應可博取讀者的讚嘆。

     

        本書要呈現的是不同層次的「無力感」,能抓到這樣的情緒,你就知道作者的寫作功力相當高強。首先關於本書以位居巴黎的猶太人遭逮捕集中的「冬賽館事件」為背景,法國政府已經在1995年承認確有此事(並被判決賠償)。而一個很強的戲劇張力是逮捕這些猶太人的並不是德國軍方,而是法國警察。作者以「自己的同胞迫害自己人」的角度出發,將殘忍與冷血訴諸文字,這是第一層要突顯現今法國人必須面對當年錯誤而引發沉痛的歷史共業無力感。

     

        再回到「莎拉的鑰匙」這個故事上,基本上一開始的想法把弟弟鎖在壁櫃中,看起來很安全,事實上卻是錯誤的開始,就在上鎖後鑰匙落入莎拉的口袋時,已經註定無法挽回的悲劇。而故事中的鑰匙是兩個生命互相羈絆的連結點,一個生命被鎖在櫃子裡,一個生命被困在集中營,儘管讀者都可以猜到大勢已去,可是姐姐信守承諾的心,堅決的意志讓她終於回到老家,終於打開了壁櫃,……,這是另一個悲痛的情緒,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力感。

     

        猶太人被逮捕之後,許多原本是猶太人居住的房子儘管傢俱、家用品都還存在,法國人卻仍分配進入猶太人的房子而接續住了下來,這在戰爭時的普遍道德低落下,已被大眾所默許。但以愛德華(茱莉亞的公公)小時候親眼見到米歇爾(莎拉的弟弟)的屍體,並強佔莎拉的家來看,內心所產生內疚與懊悔,足以衝擊其一生,這是道德層面的無力感。

     

        另一個觀察是茱莉亞究竟僅是取代作者說出整個故事的人物或者她本身的故事也是書中的一個主軸?我當然認為是後者,因為茱莉亞的故事雖然不特殊:水土不符、老公外遇、中年自我認知危機……最後還懷上外遇老公的小孩,在溝通商量之後被迫要放棄這胎兒,這些生活上的瑣事所組成內心的無力感,不也正伴隨在我們身邊嗎?作者巧妙地說著這些故事,把無力感與讀者的心境連結,才是我覺得本書最撼動人心的地方。

     

        但是本書並不僅是把「無力感」漫無章法的發散出去,作者嘗試在故事最後的三分之一,開始了撫慰人心的寫作:像是茱莉亞鍥而不捨的追查莎拉與其後代的下落,愛德華永遠不會忘記莎拉一家人,威廉忍住悲痛的追尋他媽媽(莎拉)的真相,茱莉亞勇敢的生下自己的小孩……都一再告訴我們「無力感」的背後需要一些勇氣與積極的作為,人心本善,人們需要那份體諒來寬恕自己與別人。作者把結局安排得非常好:在這個故事中,唯一能保存的物品是鑰匙,唯一能流傳的姓名是「莎拉」;鑰匙最後交給了威廉,茱莉亞的女兒則取名為「莎拉」,完全發揮了撫慰人心的功用。

     

        我認為作者很擅長處理無能為力的情緒,利用說故事的方式,描繪不同小說人物的心境:現今法國人對於當年協助誅殺猶太人的無恥、莎拉無法拯救弟弟、愛德華內疚於那一家猶太人、茱莉亞挽回不了丈夫的心……我們的現實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充斥著「無力感」?小孩老是闖禍不受教,你愛的人卻不愛你,升官加薪偏偏與你無緣,病魔無緣無故找上身……我們的心因此有太多破損需要修補,而撫慰人心的工作一定要做。親人、情人、朋友的愛、寬恕與體諒,正是最好的良方。

    p.s.需要讀書報告的學生們,歡迎抄襲,但請你們一定要好好閱讀並體會本心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