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畫目錄】88.清.李世倬〈山水〉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幅紙本】
縱 105 公分 橫 42.6 公分
【本幅】
水墨畫山水。
【自題七絕】
曾下瞿唐灧澦關。巴巫千里泝潺湲,老來慵屣渾拋却,祇向圖中看峽山。
【款】
右阮亭句,讀之與意有觸,特寫黃鶴老人雲頭皺,遂取錄之,李世倬,鈐印三,世倬私印,秦齋,丙子。

【聲明】
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石頭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豐享山川遊名勝 歷遍環宇千奇景 一筆書畫天地物 晚霞客來話不停 學庸96.05.24/13:23 作品號03-0419-03
Thumbnail
林紓翻譯家及古文家的形象非常突出,以致很少人注意林紓的繪畫。其實林紓在繪畫方面也有獨到成就。在花鳥方面承其師陳文召之傳,山水畫也具有突出的創意。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水性本柔, 碧綠神木枝枒上的一滴。 松脂金球,腳踩無痕。 滲入泥中, 消失無痕。 睡他個幾天幾夜, 時間穿梭,仍在行走, 時而潺潺而流,瞬間大水奔騰。 終究刻畫山石的堅硬, 如書法般筆力透紙。 日積月累, 形成獨特的皴法、釜劈,蔥點隨興自然。 細膩中別有韻味, 無字的天書,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絕蹤,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唐 柳宗元 #bing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了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真跡,成為一時話題。妻子說,去看展時聽到許多參觀的民眾一面瞻仰書法,一面回憶著高中時讀過的課文,不禁讓我想到《男人四十》電影中,張學友和梅艷芳去探望病危的高中老師時,用粵語一句一句背誦起前赤壁賦的片段......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豐享山川遊名勝 歷遍環宇千奇景 一筆書畫天地物 晚霞客來話不停 學庸96.05.24/13:23 作品號03-0419-03
Thumbnail
林紓翻譯家及古文家的形象非常突出,以致很少人注意林紓的繪畫。其實林紓在繪畫方面也有獨到成就。在花鳥方面承其師陳文召之傳,山水畫也具有突出的創意。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水性本柔, 碧綠神木枝枒上的一滴。 松脂金球,腳踩無痕。 滲入泥中, 消失無痕。 睡他個幾天幾夜, 時間穿梭,仍在行走, 時而潺潺而流,瞬間大水奔騰。 終究刻畫山石的堅硬, 如書法般筆力透紙。 日積月累, 形成獨特的皴法、釜劈,蔥點隨興自然。 細膩中別有韻味, 無字的天書,
Thumbnail
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專題演講的簡要紀錄。歷代詩評家都將〈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視為一個整體,以詠花爲主要内容,描寫浣花溪畔群芳競放,千姿百態,春意盎然的美景,表現出詩人對美事、美境的熱愛和嚮往。。杜甫採取移步換形手法,從不同角度,從不同「鏡頭」角度拍攝七幅各具特色的春花美景。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絕蹤,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唐 柳宗元 #bing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了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真跡,成為一時話題。妻子說,去看展時聽到許多參觀的民眾一面瞻仰書法,一面回憶著高中時讀過的課文,不禁讓我想到《男人四十》電影中,張學友和梅艷芳去探望病危的高中老師時,用粵語一句一句背誦起前赤壁賦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