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北京對南海問題的入手

    北京對南海問題的入手

    Comment

    有關海洋的問題,包括主權權利與航行自由,與台彎生存密切相關,卻少見台灣派討論。因此轉引中國學者的對論。

    龐中英觀察到中國在多邊與雙邊之間的徬徨,這與我們的觀察是一致的,學者與媒體也有中國願意接受多邊的判斷。不過,現在中國明顯傾向雙邊,還不知道是何原因有此轉變。這兩篇文章是鷹與鴿(承不承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對話,但鷹與鴿仍然是路線不同而已,並非敵我不同,所以鴿派也要講兩句狠話,以示愛國。相對的,鷹派切出南海問題(主權)與南海相關問題(航行自由),前者只能說雙邊,後者可以多邊。看起來,北京快要有個結論了。

     

    南海問題,不妨換個思路 ●環球網 / 龐中英(2010.08.02

    到目前為止,在南海問題上堅持雙邊,一對一地談判,很好地維護了中國的利益,但未來繼續這麼做,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可以把南海問題的解決方案分為雙邊多邊兩種。美國的立場最近明顯化,公開站在多邊解決一邊,但這並不能簡單地說是美國站在了東南亞國家一邊。

    這一最新發展讓我想到中國與地區多邊機制之間關係的演化。從外交理論和實踐的角度,這個演化過程有許多經驗和教訓值得汲取。

    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一度對地區多邊加以拒斥、反對,雙邊方式在中國外交中佔據主導,因為明顯地,從外交行為和勢力平衡的角度看,在中國沒有加入、有限加入、主導不了多邊進程的情況下,多邊解決方式對我不利。但後來我們逐步發現,多邊機制和多邊外交沒有那麼可怕,反而有利於我,應該積極參與。這種觀念的改變導致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多邊機制的排斥者和反對者變成多邊機制的一員,而且甚至是最為活躍的一員。在中國的多邊外交如火如荼時,多邊主義也成為中國外交理論中的顯學

    然而,簡單地擁抱多邊,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自然就會遭遇多邊外交的困境。如今,在南海問題上,我們正在面對著這樣的多邊困境:隨著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興起,中國已經進入地區體系和世界體系,與此同時,與中國有關的對手勢力把中國參與其中的多邊機制看成是制衡中國的工具。中國若是因此不參加多邊,拒斥多邊,不僅給對手留下更多攻擊的口實,而且我們遭遇把小孩和洗澡水一塊倒掉的危險。

    多邊困境的出現,說明中國在多邊外交中的學習曲線還沒有完成。南海問題多邊化的挑戰,提供了寶貴的國際學習機會。學得好的話,我們將幫助畫好中國多邊外交的學習曲線。然而,學不好的話,我們可能重新回到學習曲線的起點。

    在這個世界上,多邊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符合國際道義和國際政治正確。小布希時代的美國,反對多邊主義,雖然為唯一超級大國,也遭到世界的詬病。奧巴馬 代的美國,回到多邊主義,受到普遍歡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多邊外交的主要行為體之一。與美國主要把多邊主義當作工具不同,我們在目的上還主張世界是一個多邊主義的世界,多邊主義成為走向和平、民主和平等的全球治理的方式。如果簡單地反對多邊化,一個可能是,對手勢力會借此妖魔化中國。

    其實,南海問題即使多邊化,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不用怕。多邊這個東西,不是開大會多數方批鬥少數方。即使如此,我們也要去。舌戰群儒,駁斥謬論,分化瓦解,爭取多數,對手能利用的東西,我們未必就不能利用,把多邊當作是我們的另一個戰場。既然他們如此喜歡多邊,壓迫中國進入多邊,我們就奉陪到底。多邊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

    從美國的角度看,希拉蕊主張南海問題多邊化,而不是明目張膽地與東南亞國家站一邊,這裏面是有學問和意涵的。第一,奧巴馬政府一直高調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南海爭端上,希拉蕊也是高舉多邊主義大旗的,試圖佔據國際道義高地;第二,美國講的南海問題多邊化是指大多邊,是超越了地區的國際多邊化,是自私的,即為不是南海和亞洲國家的美國勢力干涉南海問題提供工具;第三,從外交上看,這也不是公開與中國叫板,而是向中國提議。我們應當注意到美國立場的這種複雜性

    中國不是20年前的那個中國,從國家領導到外交官,以及專家,我們的多邊外交經驗不少,我們完全可以把南海問題多邊化的他者動議拿過來,將計就計,在多邊和東盟、美國、日本、聯合國等之間周旋。

    再說了,我們反對南海問題多邊化,其實,南海問題早就多邊化了。這是一個事實。實事求是,才能明確挑戰,善於維護我國利益。他們以為多邊化就能達到他們的目的,我們擔心多邊化使問題複雜化。其實,這兩種考慮都簡單化了,而且容易導致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對抗,影響中國和東盟的雙邊關係。多邊化達不到東盟有關國家的目的,也未必會對我們不利,雙方不妨一塊多邊化,到最後說不定就是無效的多邊主義呢!

    我們不應簡單排斥多邊,但也不能簡單擁抱多邊。還是筆者前幾年就主張的,中國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靈活的多邊主義。▲(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0-08/977627.html

     

    南海問題,不能簡單談多邊———與龐中英先生商榷 ●環球時報(2010.08.04

    82的《環球時報》發表了龐中英先生關於南海問題的文章,其核心主張是中國不必固守長期堅持的雙邊磋商原則,大膽地在多邊機制中去表達立場。這種觀點表面看有新意,但是在筆者看來,在談論解決南海問題的雙邊與多邊路徑時,有幾個問題是必須搞清楚,不能簡單地談多邊。

    首先,必須準確界定南海問題的實質,對於南海的實質性問題,雙邊磋商的原則底線必須堅守對於中國而言,南海問題的核心是南沙群島島礁歸屬海洋劃界爭端。在南沙的島礁爭議中,43個中國宣稱主權的島礁分別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佔據,其中越南佔據29個島礁,菲律賓佔據9個島礁,馬來西亞 佔據5個島礁。中國臺灣控制著南沙群島最大的島嶼———太平島,大陸有效控制的島礁僅有11個。在海洋劃界爭議上,南海周邊一些國家單方面宣佈200海浬的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其主張或要求均不同程度侵入了我國的傳統海疆線內

    對於這兩類核心問題,島礁爭議與傳統意義上的領土爭端並無二致,即主權爭端;海洋劃界爭端則是領海和國家管轄海域(專屬經濟區)的爭議,即主權和主權權利爭議。對於這兩類性質的問題,事實上就是領土和邊界爭議。從歷史來看,除受強權宰割的情況下,任何國家之間的邊界劃定都是在雙邊之間進行的,把這類問題多邊化無疑是國家主權遭侵蝕的體現。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切忌被外部牽著鼻子走,將南海問題的實質泛化為海洋通道安全問題。南海問題之所以關涉中國的核心利益,其原因即在於南海問題關涉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其次,南海問題的相關問題,可以納入多邊機制討論,但切忌混淆問題的性質。南海問題的相關問題並非南海問題本身,這一點一定要明確。它們突出表現為南海的海洋通行安全、海上反恐、打擊海盜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問題。對於這類問題,中國從來就不回避多邊合作19958月,中國與菲律賓就南沙問題發表的聯合聲明包括8點原則主張,其中就強調雙方對此地區國家所提出南海多邊合作的建設性主張及建議,持開放的態度。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了《南中 國海各方行為宣言》,承諾尊重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原則所確認的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它本身就是中國與東盟就南中國海問題簽訂的第一個多邊政治文件。此外,中國還與東盟簽署了《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宣言》,《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由此看來,在南海問題的相關問題上,中國早已參與多邊機制。

    在多邊問題上,中國在未來對待美國可能主導的新的多邊機制上,必須明確區分多邊機制議題。如果是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中國自當積極參與;而對於試圖借非傳統安全問題將南海問題泛化、模糊化,試圖討論南海核心問題的多邊機制,中國必須予以堅決抵制。

    最後,從外交的性質以及國際關係的歷史看,多邊與雙邊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其性質主要取決於雙邊與多邊外交主體的外交原則及戰略訴求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國際制度領域參與多邊事務的增強,許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覺,似乎所有的多邊機制都是好東西。這實屬簡單化思維。美國主導的軍事同盟如北約和亞太地區的聯盟,都是多邊機制,但它們並不必然有利於地區與世界和平。美國以聯合國軍的名義發動朝鮮戰爭的歷史說明,多邊機制不一定是好東西,雙邊機制也不一定就不如多邊機制。▲(原題:南海問題,不能簡單談多邊———與 龐中英 先生商榷)(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0-08/984514.htm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