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鄉記6 ─ 佛緣

【貼在老爸加護房床頭的佛像圖片】
加護病房的床頭,貼著佛祖的圖像,唸佛機不停輕聲播放著。11/14上午,老媽請來本願山彌陀講堂住持信願師父,在病床前為不信任何宗教的、昏迷不醒的老爸舉行了皈依儀式。
「我小時候看到和尚到家裡來,就要拿掃把趕出去!」老爸說過許多次。對於老媽50歲以後的吃齋、唸佛、禪坐等等,他平常雖不表示什麼,但在吵架時會拿出來說嘴,顯示內心並不認同。不過,因為老媽比他年輕十幾歲,對於身後之終將成為「佛教徒」,老爸似已有心理準備,在生命的最末幾年,他與老媽的宗教和解似的常收看淨空師父說法,這成為《亡者生平事蹟一覽表》中「不排斥佛教」、「尊敬淨空和尚,有聽講經節目」標註的依據,助唸團憑以進行開示,老媽也心安理得的以同修身份,為老伴舉行正信佛教的全套告別儀式。
聆聽淨空法師講演佛經有感
明心見性淨無塵,造化由來果報真;
記取聖人教誨語,行仁不辱百年身。
【淨空師父在華藏衛視講經照片】
基本上,我也没什麼宗教情操,遵從老媽關於老爸後事安排的主張,是為了安慰她。早在老爸入住加護病房的第3天,吃齋唸佛超過半世紀的顧叔叔南下探望,帶著他的上師加持過的往生被和金剛砂,交待使用方法與時機,其實就是豁達的向一生至交告別了。出殯前,每天都有本願山或其他佛教團體來助唸,頭七前,更常在2場以上,我們全程參與。晚上,四兄弟排班守靈,維持唸佛聲與香煙不斷。在冰櫃中的父親,面色紅潤安詳,入殮更衣時,四肢柔軟,一如老媽所深信的助唸效果。除了頭七,剩下的6個七與百日,都到本願山彌陀講堂做,請師父主持,兄弟妯娌當然都回來,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全家吃素。眼看所有來幫忙的出家、在家眾,為素昧平生的亡者所盡的心力,尤其師父面對大體時的親切從容,內心著實感動,他們所成就的一切祥和莊嚴,真正讓家屬得到安慰。
【從這張照片可知顧叔叔與我們家的交情。三弟是他的養子,即手中抱著的。】
【三弟婚宴,顧叔叔與次修公公同桌。顧叔叔是出現在《李敖回憶錄中》的人物,雖然是被抨擊的對象。】
【老爸逝後的新年前,顧叔叔寫來的賀年片,試圖說明老爸在天界的狀況並「恭喜讚嘆」所有眷屬,一起成佛。但我實在看不懂!】
【守靈期間唸佛聲、香煙不斷】
【七七四十九天內全家茹素,後面六個七都到本願山彌陀講堂請師父主持。】
信願師父來為老爸做頭七後,順便勘察告別式場地。
「如果能在這裡,就太完美了!」他指的是家門前隔街廣大方正的月租停車場:「去商量看看,不然用馬路的話,空間太小,會很亂,又危險。」
治喪期間,門前小巷淨空,向停車場租了幾個臨時車位,供自家及鄰居使用,這一線牽聯竟使我們談成這件事,幸好那時停車場生意不好,剩餘空間很多,而地主賴太太的豪爽俠義,我們永遠銘感在心。告別式後,停車場出租率越來越高,再想借做類似用途已不可能,而約1年後,在政府打房以前,這塊地及時脫手了。
老媽向來自認「蔭ㄤ」,說老爸一輩子糊裡糊塗卻比誰都好命,說她修佛的福報都給了他。我想,也是老爸「大難不死」該享的後福吧!「空前絕後」的告別式場地就是一個明證。
【告別式禮場內部,有足夠的空間才更顯莊嚴。此為法會前一夜。】
【法會前夜】
【告別式前一天的法會。這樣「空前絕後」的場地,是老爸有福報的一個明證。】
【法會超薦佛事之一】
【法會超薦佛事之二】
【法會超薦佛事之三】
【告別式前一天法會禮場內部】
【告別式前夜】
===============================================
房弟德麟嘉麟來台省親感賦三首
慎公文健字更工 蓓蕾芬芳映日紅
繼美鳳毛無凡鳥 庭階玉樹正臨風
五十年來戲彩稀 今君萬里訪庭闈
堂開四代應天報 良覿蘭階映德暉
玉宇秋澄風月清 登樓悵望仲宣情
懷憂越在江湖老 心事懸君寄一聲
2012/01/31新亮婚禮後的下午,繞曉塘村一匝時順道拜訪楞嚴寺,德麟叔引我們參觀。這間廟由次修公公曾祖父的四千金始造並在此出家,歷史相當悠久,建物本已老舊,共黨統治以後更經過了一段艱難時期,拜改革開放之賜得以向海內外鄉親募款重建,應仍算是德麟叔家的財產,他住在裡面,以十分質樸、自得的方式布置佛堂並做敬拜。有趣的是,正壁上還掛了塊湖南省府發的「正式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的牌子。
「你把巴也有捐錢的……」德麟叔邊說邊從壁上的芳名錄找名字:「這裡!新台幣八千元!」雖然不多,但在台灣,要老爸捐錢給佛寺,簡直不可思議,而因為「美不美 山中水 親不親 故鄉人」拿出這筆款子卻是順理成章的。
【曉塘村楞嚴寺外觀】
【德麟叔以一種質樸、自得的方式布置佛堂】
【德麟叔在壁上芳名錄中找父親的名字】
【步出楞嚴寺繼續逛村子,德麟叔作陪。】
其實,晚年聽淨空師父講經不說,老媽從事各種佛教活動,總有請師父、同修到家裡的時候,哪一次老爸不是客客氣氣的以禮相待?他生前常說的要拿掃把趕和尚那些話,我懷疑只是對童年淘氣、愛嬌時期的一種緬懷。「……苦盡甘來,除舊迎新,兩位慈親歷劫餘生,幸能三代團圓,十分歡心與慰藉,祖母陳氏從此念經拜佛,每月初一、十五素食,展現高度仁愛胸懷……」(老爸「童年落難記要」)從這段文字裡,我恍然看見一個畫面:稚幼的父親見和尚進門,作勢要去拿掃把。「叱!小孩子別胡鬧了,後面找娘去!」曾祖母一邊迎向來客一邊滿臉慈愛的嗔斥他。若果如老媽所深深信願,行純佛教告別禮式的父親,現在也已在極樂世界和念經拜佛的曾祖母團聚了。
【對於老媽請來的師父、同修,老爸莫不以禮相待,絕無「趕出去」這回事。】
還鄉記系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