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到市場去

星期六早上,媽媽託爸爸到市場買五花肉、九層塔、豆皮及青菜,騎車到昌平路金谷巷,這兒的傳統市場,十三年前搬來時就有了,附近超市或大賣場雖然一間間開,它不但沒被淘汰,還日益壯大。現在,自崇德二路以北到五路間,都已納入它的範圍,做為主體的金谷巷,攤商更不斷向東伸展,綿延約兩百公尺,增長近一倍。
巷子兩邊,是老式的火柴盒型店面,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生意,客廳、走廊、路肩,攤位層層疊疊,就連路中央也有許多游移的小販,賣的東西應有盡有,吃的雞、鴨、魚、肉、蔬、果、蜜餞、南北貨、熟食、醃漬物、糕點、麵食...,穿、用的衣服、帽子、鞋子、首飾、金香、五金、玩具...「呯」!還有一攤「爆米香」的呢?由於攤販們多半就近住在巷子前後,這兒倒沒有一般傳統市場的髒亂。
和超市大不同的是,所有「店員」都是老闆,個個賣力演出,或豪氣、或親切、或古意、或老江湖,招呼起每一個客人,都像老主顧,無形中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當然,現場的確也夠「擠」。
老人家來擺的不少,他們的行頭都很簡單,面前通常只放了四、五樣菜蔬,強調自己種的,吃不完「ㄇㄥ賣」,打發時間,為了支持「弱者」,爸爸向其中一對老夫婦買了兩樣青菜,三十五元,看他們就算賣完,所得也不超過五百塊。還有一個現象是尼姑賣素食,自己當「活廣告」,倒蠻具說服力的。依慣例,爸爸自備環保盒、袋,眼見這裡大家東買買、西買買,塑膠袋一只又一只的用,實在有些怵目驚心。
向一位剩不了幾顆牙的老歐吉桑買了把十元的「九層塔」後,東西齊了,爸爸回家交差。「咦!我是說香菜還是九層塔?」「九層塔啊!那不是嗎?」「不對啦!這是香菜,拿去換?」爸爸這才想起九層塔是什麼樣子:「他那兒好像沒九層塔耶!算了啦!」「爸爸不吃香菜的,那你拿去還給他,擺著也是黃掉!」「才十元,好意思嗎?」「你就還他,不退錢嘛!讓他再賣別人,不要浪費!」
爸爸只好再跨上鐵馬。「歐吉桑!拍水!買不對去!你甘有九層塔?」「沒咧!」「那這還你!」「好!我退你錢!」「免啦!俺咧就好...」「沒嘍!那有這款代誌!生成要退的...」打算轉身就走的爸爸站住了,接下他明快遞來的十元,心想:「真是清清白白的一個人!」腦海同時浮現出最近台灣銀行總經理挪用公款的新聞。
在明亮而居然有些灼人的冬陽下,踩著踏板回家,爸爸的心情,也是暖烘烘的。
89.12.12 星期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