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小日記__大地魔術師、費大為與奇幻同時性

     說好要聊聊4/10週一的收獲。

    週一晚間聆聽了驚喜之演講。筆記了一堆。然而我對於藝術僅是業餘愛好者,常做的是看畫展與繪製曼陀羅塗鴉。那晚像是無意間闖進"大地魔術師"策展等三個展覽的經驗談,更了解藝術家透過藝術表達自我展現給世界的企圖,透過藝術評論家與策展人費大為先生的簡報與問答,談論28年前影響藝術界深遠的這個展覽(1989年的"大地魔術師"展覽在2004年還有25週年的回顧)與之後的1990為了昨天的中國明天及1996年心動(神知)及85新潮等展覽,藝術家進行作品的理念與當時的狀況,我成為收穫頗豐的門外漢。(因為看到文化部長以及幾位專家乃至於專業的學生。我知道我或許是唯一的非專業聽眾。)

    某位藝術家堅持不相信正確理解的可能性。誤解總是比理解大很多,期間就有創造的空間。然而我終於又加深了阿德勒"人無法互相了解,所以更要努力溝通"的理解。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原來人真的無法互相了解,藝術家提到不互相理解的兩個人共同坐在一起,這就夠了。
    反思文化上的歐美中心與殖民地心態,即可能是西方人但抑或者是非西方人自己的心態呢?

    原來藝術專業其實跟非專業者也很有關係,我也了解費先生會應展覽是做給誰看的呢?引用魯迅之天下得一知己者足已。他策展是做給那個懂得人看的,不多想。

    一個個藝術家堅毅地創作,表達理念與它們自己,策展人也是如此地Artistic,是我的體會。而每個人都是可以當一個生命的藝術家。把我們這件作品--自己,盡情地創作與展現吧!就算只有一個人懂,甚至互不理解,但願意一起坐下來,這就夠了。

    而今天也驚異地發現另一本書,自我察覺心靈練習本,一樣也談到"說出真實的自己"。

    這同時性都在告訴我,不能理解是常態是事實,我們負責表達自己。

    慢慢地我將日益鬆脫對人與人相知的要求。漸漸地會接受人與人之間並不了解彼此這個事實。我將點點滴滴放下這個最嚴重的煩惱。專心地創作表達Denise Yang這個藝術品。

    那天在凱道畫石頭之後,回到國北教育大學的圖書館,等待晚間7點的演講--從歐洲中心到全球藝術:從<大地魔術師>談起。期間我翻讀了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後來也借回家。

    我也發現自己在凱道與陌生的人們在一起很害羞,怯生生地走進去,即使我心存支持的理想,後來畫了兩個石頭,絹印棉布包,還刻意鼓起勇氣吃南瓜米粉,想要有所連結。也把我VQ靈境追尋帶回的領悟,實踐中。恐懼源於不熟悉,從做當中還是會變得更熟悉。我願意對我有興趣的理念事務,慢慢地變得更熟悉一些。

    因此明明我也不是這個演講設定的聽眾,我也沒有預期我會收穫這麼多。雖然整天裏也數度浮現是否真的要去聽演講的疑問。在國北美術館的演講廳內我喜悅地坐著,體會到那種神妙。

    我喜歡自己的好奇心與勇氣。是的,我也是直到我實踐了,我才理解自己。如同費先生所說人都不理解自己了,怎麼可能互相理解。因此我想當我理解了一點點,就負責來實踐承諾,說說自己的收穫。

    願你我也都會發現人生的意外驚喜,來自於你所沒有預設的領域,我們在這世界雖然越來越被分化成不同的小專業,其實許多學門跟我們都有關係。

    我也喜歡費先生所回答的,20-30年後回想覺得有意思會記得的展覽,才去回顧。不然忘了也罷!有段話我印象很深。策展中,堅持創作的材料要真實,因為材料是攜帶信息的,不只是物質。那些材料與產生作品的文化的根源是有真實的關係的。

    (哇,不小心寫了1300字,不小心參與了一場盛會,不小心進入了魔幻的巫術神妙世界的感覺。呵呵呵! )

    2017/04/13

    讚顯示更多心情 留言 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