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未來更好的開始,就是現在】 《香草班/四葉草班班親會》 《劉筱姿老師/柯立蘋老師》 《文/魔女園長》

    amp-img-attr
    幼幼班孩子,年紀小沒錯。
    出生沒幾年,想一想...,
    不過就是從BABY,長成稍大一點的大BABY。
    其實,可以從很多角度來來談這個問題。
    若是以他們很小,來看他們的作為與成人的耐心,
    那麼就真的要很有耐心,因為什麼事都要盯著、跟著、陪著...。
    如果大人很忙,凡事要求快,和速成,
    加上快被被磨光的耐性,就會覺得「好麻煩,什麼時候才能長大?」
    別忘了,他們就是真的很小。
    若是以他們很小,就以為他們真的是小BABY?
    那麼,很有可能會忽略了他們可發展的各種可能性。
    因為,他們在聽,試著理解大人的話,
    包含規則、指令、嘗試錯誤、自我控制...。
    所以能自己做的事,也不少。
    可以排隊搭火車了、可以圍圈圈靜心了、可以好好吃水果、吃點心、吃飯了;
    可以眼睛看著老師進入團體討論了、可以收拾玩具了、可以用語言表達需求了...
    還有,很多很多...很多,你想像不到的「多」。
    所以,他們很小沒錯;但是他們能做的事遠遠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
    別忘了,他們像海綿般的吸收著。
    他們能創作詩耶~
    話都不會講?怎麼做?
    可驚喜著了~
    傾聽,以他們聽懂為開始,裡面有信任與探索。
    漸漸的,孩子會以你相信的呈現給你看。
    老師傾聽,也複誦。複誦的意思,一如文字所呈現,
    意旨重「複」,述「誦」,也就是聽到什麼,便重複聽到的話,再說一次,
    但是反覆的動作,是以「說」這個動作,來呈現更高層次的「傾聽」。
    所以,我們會得知,孩子的需求與限制。
    在「傾聽」的脈絡核對裡,複誦是「將耳朵聽到的,
    以嘴巴重複說出同樣的語言,藉此來辨識孩子的問題」
    語句會拉長,理解度會增加,模仿會出現,然後繼續「對話」。
    很奇妙吧~看似日常,卻很專業。
    所以,複誦=「複製」,也可說是模仿,(重複聽到的語句)。
    例如,孩子說「葉子是綠色的。」
    我們便可重複「你是說葉子是綠色的嗎?」
    孩子可能就會確認「對,我看到的葉子是綠色的」
    如此反覆,我們會看到孩子就這樣在反覆中,創造了屬於他們的童詩。
    同樣的,應對在人際互動上的學習也是一樣的。
    在傾廳的過程中,仍會需要相同的技巧。
    以提供辨識孩子的爭吵可以順利獲得解決的方法。
    「溫和而堅定」則是必備條件。
    比如說「老師,她打我」
    我們可以複誦「她打你?」
    孩子會陳述「對,她剛剛拿玩具打我」
    大人:「她剛剛拿玩具的時候打到你?」
    所以.......
    看似簡單,但語態上也須呈現內外一致的狀態。
    若大人的內在有煩躁,語氣就會顯得不耐,傾聽也就會失去真誠。
    過程中,感覺到自己「被重視」是給孩子很重要的訊息。
    在班親會中,你會看到老師很多呈現孩子對話的資訊。
    我想,大人的學習,會因為孩子而重新開始,是真的。
    老師會告訴你很多法寶,
    而身為父母的自己,要去認知,「我要學習」。
    不要有那種「是我不夠兇嗎?」的疑問,因為這不是正確答案。
    更不是要去探索的目標。
    成為蒲公英家的家長,您的目標將是「學習」。
    把重點放在自己身上「學習與改變」,就會改變「未來」。
    這是你們的第一場,未來還有很多場,切記,不要錯過。
    因為你錯過的可能不是班親會,而是遺失未來可以變得更好的「片段」。
    ,我為您加油真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看見孩子,傾聽孩子,遇見未來幸福的起點,就在這裡。 飛玩不可/蒲公英家藝術幼兒園當您…遇見蒲公英… 就將展開一段美麗的……相遇 決定孩子教育的那一刻,是從這個選擇開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