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親師互動等等,備極辛苦。小外孫則除父母和奶奶投注全副心力外,我們偶而也會伺機支援,大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以往的生育、教養沒今日講究,大概都是自然生育,教養方面則多來自親友的經驗,最多的是自我摸索。不像今日,網上資料眾多,今日父母大多依網教養,一切都是為了幼兒,各有所倚,各有優缺,不必細究。

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有了孩子,當然希望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影響,讓他以後能夠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自信且自主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讀書固然重要,然而,一直到孩子上大學,必須離家獨立生活時,我們才感到擔心,因為之前沒讓他們做過家事,甚至連菜市場都沒有逛過,洗衣、煮飯都不會,有能力獨立生活嗎?之前也沒有教過待人接物,有能力獨立處理嗎?情緒管理可以嗎?所以呢?(事實上回思自己也是如此,成長過程中,母親包辦了所有家事,所以我沒有做過家事,沒有買過東西,因此上師專後,朋友互動,生活作息等都必須重新學習,重新適應,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學會一些,又因無人教導,因此,仍有許多學習空間。)

繪本《手,琵琶魚》的故事

繪本《手,琵琶魚》講的故事顯然值得參考,它是這樣說的:從前從前,有個媽媽生了一個漂亮的小孩,為了給予孩子所有的愛,為了想要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小孩用餐時只需要張開口,走路時媽媽會背著孩子走。

直到媽媽逐漸還衰老,需要孩子的照顧,想要孩子拿東西給她吃,但孩子卻因為從來就沒用過手,手早已萎縮不見了。於是媽媽轉而要求孩子能背她走,因為她腿很痛,沒想到孩子對媽媽說,因為自己從來沒有用腳走過路,所以腳也不見了。

可是孩子卻說:「幸好在母親照顧下,他的嘴巴很大,能夠張開口……。」

媽媽發現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根本就不符合她的期待,便氣得把孩子丟到海裡,任由孩子在淚海中載浮載沉。孩子卻只能不斷哭泣,渴望能再度回到母親的懷中。

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由父母來決定

嬰兒出生後,像一張白紙,你給予什麼,他就得到什麼,你要求什麼,他就學會什麼,過度保護只會害怕改變,遇事逃避,因為他沒做過,所以他不懂也不會,他只能活在父母的庇蔭下。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是父母的責任,而且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言 協會舉開會員大會,會後聚餐,並送米兩斤,因此可以預期的參加者眾。雖都是球友,但多半並未深交,因此有位平常較熟絡的球友,就約了幾個較常對打,較為熟悉的球友湊成一桌,如此一來,也較不會因沒話聊而覺得尷尬,老實說,參加這種餐會,如非熟友,心裡也會有些排斥,既湊成桌了,也就欣然起行了。到了會場才發現
你不愛自己,別人要如何愛你? 前言 陌生人沒有什麼界線不界線,之所以要立界線一定是兩個有關係的個體,其中一方認為自己在關係中感到不舒服,因而想要有所改變了。而之所以不舒服,往往是為了贏得他方的喜歡或肯定,使自己受了委屈,並被自己察覺到了。(如果沒感到不舒服;或感到不舒服,但沒想到或者無意改變,那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看抖音,內中提到三則職場上值得注意的小故事:   張先生從國外回國來參觀某家他準備投資的公司,該公司對張先生當然是用盡全力的接待,希望能獲得張先生的青睞。張先生走出機場,看到對方派了一輛休旅車來接他,覺得有些欣慰,因為這表示對方有考慮到他遠從國外來訪,應該携帶有較多的行李。司機很客氣,然而,
前言 113.2.28曾任科技部代理部長的林一平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AI時代的作家》討論AI對作家的影響,原因是有外文系教授問他:未來文學院學生的工作是否會被AI所取代?他的看法是翻譯工作可以確定會被取代。(註:到清邁旅遊時,手機壞了,不通泰語,可是到尚泰百貨的手機商場時,修理手機的小弟直接用
前言 從呱呱落地開始,聲音就伴隨著人,直到人亡氣熄,人死聲滅為止。活著,除非特殊狀況,我們常透過聲音與人溝通,表達情緒,說出心聲,聲音幾乎無時無刻伴隨著我們,可是我們卻往往忽略其存在,舉個例子好了,跟人打招呼:「嗨!」你有注意過此音是如何發出的嗎?它是重還是輕?它是快還是慢?它是大還是小?…你
前言 協會舉開會員大會,會後聚餐,並送米兩斤,因此可以預期的參加者眾。雖都是球友,但多半並未深交,因此有位平常較熟絡的球友,就約了幾個較常對打,較為熟悉的球友湊成一桌,如此一來,也較不會因沒話聊而覺得尷尬,老實說,參加這種餐會,如非熟友,心裡也會有些排斥,既湊成桌了,也就欣然起行了。到了會場才發現
你不愛自己,別人要如何愛你? 前言 陌生人沒有什麼界線不界線,之所以要立界線一定是兩個有關係的個體,其中一方認為自己在關係中感到不舒服,因而想要有所改變了。而之所以不舒服,往往是為了贏得他方的喜歡或肯定,使自己受了委屈,並被自己察覺到了。(如果沒感到不舒服;或感到不舒服,但沒想到或者無意改變,那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看抖音,內中提到三則職場上值得注意的小故事:   張先生從國外回國來參觀某家他準備投資的公司,該公司對張先生當然是用盡全力的接待,希望能獲得張先生的青睞。張先生走出機場,看到對方派了一輛休旅車來接他,覺得有些欣慰,因為這表示對方有考慮到他遠從國外來訪,應該携帶有較多的行李。司機很客氣,然而,
前言 113.2.28曾任科技部代理部長的林一平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AI時代的作家》討論AI對作家的影響,原因是有外文系教授問他:未來文學院學生的工作是否會被AI所取代?他的看法是翻譯工作可以確定會被取代。(註:到清邁旅遊時,手機壞了,不通泰語,可是到尚泰百貨的手機商場時,修理手機的小弟直接用
前言 從呱呱落地開始,聲音就伴隨著人,直到人亡氣熄,人死聲滅為止。活著,除非特殊狀況,我們常透過聲音與人溝通,表達情緒,說出心聲,聲音幾乎無時無刻伴隨著我們,可是我們卻往往忽略其存在,舉個例子好了,跟人打招呼:「嗨!」你有注意過此音是如何發出的嗎?它是重還是輕?它是快還是慢?它是大還是小?…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總覺得自己又被打回原形,回到每天焦頭爛額的新手爸媽時期。一早睜開眼睛就是上班,下班之後照顧小朋友的吃喝拉撒,一路忙到睡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不只有孩子會長大,你的家也會隨著你們的生活一起變化。每一個設計案就是每一個家的展現,空間就是每個居住者的延伸外顯。看著大家從空間隨著時間延伸出精彩的人生,我的心也被填滿了幸福。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沒有小孩的我,每個星期都非常期待小外甥孫女的來訪。 小外甥孫女,現今一歲三個月,剛會走路牙牙學語,對這個大千世界好奇不已,每個星期都發現她的成長快速,她的一舉一動帶給我許多生活樂趣,怪不得很多阿公阿嬤容易入坑喜歡幫忙帶孫子,連我也中毒似的,好想把她一直留在身邊。
Thumbnail
小孩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 你給他什麼顏色, 他就呈現什麼顏色。   想給他平靜,就染上粉紅色; 想給他熱情,就染上紅色; 想給他開心,就染上黃色。   凡事父母給的顏色, 終將影響著他的未來。   而在生活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 有些小孩出了點問題, 嚴重的, 則是會出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總覺得自己又被打回原形,回到每天焦頭爛額的新手爸媽時期。一早睜開眼睛就是上班,下班之後照顧小朋友的吃喝拉撒,一路忙到睡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不只有孩子會長大,你的家也會隨著你們的生活一起變化。每一個設計案就是每一個家的展現,空間就是每個居住者的延伸外顯。看著大家從空間隨著時間延伸出精彩的人生,我的心也被填滿了幸福。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沒有小孩的我,每個星期都非常期待小外甥孫女的來訪。 小外甥孫女,現今一歲三個月,剛會走路牙牙學語,對這個大千世界好奇不已,每個星期都發現她的成長快速,她的一舉一動帶給我許多生活樂趣,怪不得很多阿公阿嬤容易入坑喜歡幫忙帶孫子,連我也中毒似的,好想把她一直留在身邊。
Thumbnail
小孩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 你給他什麼顏色, 他就呈現什麼顏色。   想給他平靜,就染上粉紅色; 想給他熱情,就染上紅色; 想給他開心,就染上黃色。   凡事父母給的顏色, 終將影響著他的未來。   而在生活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 有些小孩出了點問題, 嚴重的, 則是會出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