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

掃地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楊道還 5/2/2023

一座廟裏的前院由幾個小和尚掃。一天,管事的師父還沒來,幾個小和尚偷懶,開始玩鬧起來,追逐歡笑。只有一個小和尚三心二意地,一邊看別人玩兒,一邊仍在掃地。他掃好的葉子,其他小和尚一跑過,就又亂了,所以小和尚幹活也是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地漫不經心。

這幾個小和尚裏,有個大師兄,但他管不住大家。大師兄走到小和尚旁,對他說:「你這樣掃是不行的。我們到邊兒上,掃出一塊,站在那兒聊天。等一會兒師父來了,就知道我們是要幹活的,可以免於責罰。」果然如此。小和尚學了這個乖,以後就都如法炮製。

小和尚慢慢長大了,成了大和尚,沒有管事的師父來管他了。但他還是把一塊地掃得清凈,然後才自得其樂地去幹別的。他掃的那塊地,越來越大,一直到把前院全掃了;掃地的聲兒,也從刷刷變成了簌簌,但掃得更細致了。當大家看到院子清凈,免不了誇他兩句。這種時候,大和尚心裏總是很高興。

大和尚又慢慢地變成了老和尚。到了後來,廟裏所有的院落,即便很少有人去的,他也都去掃個清清凈凈,然後再忙自己的事。沒人聽到掃地聲,但有人偶然會驚訝,問這是誰掃的,是誰掃得這麽幹凈,他好像沒聽到,或者就是耳聾了,也不吱聲。有人問他為什麽,他說:「慣了,清凈。」

avatar-img
Daohuan Yang的沙龍
7會員
33內容數
對現代科技、科技文明、哲學、和未來的反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aohuan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裏,最膾炙人口就是那只能消失,能咧著嘴笑的貓與愛麗絲的對話。這只貓的原型據說來自某地(Cheshire)出產的奶酪,奶酪上常印著一只咧嘴笑的貓。至於為什麽要印這樣的貓,不很清楚,或者是偶然,或者是為了防老鼠。但奶酪和消失,是挺有趣的一對兒。
在互聯網時代前來美國,晚上看電視消磨時間的人,大概都看過The Dick Van Dyke Show(迪克·範·戴克秀)。這是一部1960s年代的情景喜劇,黑白影片,據說有158集。其中某一集,劇中的Buddy,講了個水手的笑話.
一個地方有三個慈善家。一個盡力周濟人,街頭巷尾的窮人,都要去找到他們施捨;一個只在家門口,看到有窮人來,就接濟他;一個敲他的門,他才接待。 第一個慈善家到第二個慈善家那裡去,說:「你這樣,不是真慈善。」回答說:「我不是慈善家,遠疏近親,人情也,不敢違。」第一個慈善家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裏,最膾炙人口就是那只能消失,能咧著嘴笑的貓與愛麗絲的對話。這只貓的原型據說來自某地(Cheshire)出產的奶酪,奶酪上常印著一只咧嘴笑的貓。至於為什麽要印這樣的貓,不很清楚,或者是偶然,或者是為了防老鼠。但奶酪和消失,是挺有趣的一對兒。
在互聯網時代前來美國,晚上看電視消磨時間的人,大概都看過The Dick Van Dyke Show(迪克·範·戴克秀)。這是一部1960s年代的情景喜劇,黑白影片,據說有158集。其中某一集,劇中的Buddy,講了個水手的笑話.
一個地方有三個慈善家。一個盡力周濟人,街頭巷尾的窮人,都要去找到他們施捨;一個只在家門口,看到有窮人來,就接濟他;一個敲他的門,他才接待。 第一個慈善家到第二個慈善家那裡去,說:「你這樣,不是真慈善。」回答說:「我不是慈善家,遠疏近親,人情也,不敢違。」第一個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