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還

含有「楊道還」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個地方有三個慈善家。一個盡力周濟人,街頭巷尾的窮人,都要去找到他們施捨;一個只在家門口,看到有窮人來,就接濟他;一個敲他的門,他才接待。 第一個慈善家到第二個慈善家那裡去,說:「你這樣,不是真慈善。」回答說:「我不是慈善家,遠疏近親,人情也,不敢違。」第一個慈善家
新右衛門問一休和尚,如果因聽從命令而造業,還屬自己造業否?一休說,院中樹上雪將樹壓彎了,去將雪掃掉來。須臾,新右衛門掃完雪回來。又問。一休說,誰的身上濕了? 新右衛門問一休和尚,如果因聽從命令而造業,還屬自己
孔孟理論中一個重要的發明是人倫。人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及其原則。這裡的關系指施之於人而反之於己的輪轉關系。這些關系,最基本的,就是五種: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其余的關系可以通過將這五種類比、組合、拼合、或湊合而成。
日前,偶爾聽到一則歷史學家的名言,「The present is the past rolled up for action, and the past is the present unrolled for understanding」。這句話我沒看懂。
唐三藏一行人,來到了比丘國。剛一到,國王就叫人招唐僧覲見。孫悟空知道會無好會,變成唐僧的模樣去赴會。到得殿上,眾官都在階下跪拜,惟假唐僧挺立階心,口中高叫:「比丘王,請我貧僧何說?」
大師兄走到小和尚旁,對他說:「你這樣掃是不行的。我們到邊兒上,掃出一塊,站在那兒聊天。等一會兒師父來了,就知道我們是要幹活的,可以免於責罰。」
某廟神位上無像,只一敷金磚頭,卻香火繁盛,信眾一方。 有好事者,獻香畢,尋廟祝而問之。 廟祝雲,「此廟原供大勢至菩薩,手執金剛杵,威儀萬千,香火不絕。後和尚醉酒,與人鬥毆,有人拋磚打破金剛杵,亦損佛像。和尚酒醒計之,曰:『金剛不壞,如今竟壞,必有定數,然此磚當非凡物,與其
兵家歷來不被視為中國哲學的一部分,在中國哲學史一類的書中,對兵家的討論往往付之闕如。但兵家與道家淵源極深,顯而易見。從邏輯上講,強者勝弱,而歷史上的兵爭,以弱勝強的戰例不勝枚舉,這類「反邏輯」的現象,正是道家勝場,為西方哲學所無。
Thumbnail
天地化生萬物,有規律,如道路一般,是之謂道,吾人懂規律,而有得於心,即為德,本著天地生物之道施之,即為仁。仁是渾然的,須製裁,使合宜,即為義,合宜之事,製為法式,是為飾文,即為禮。遇著不守禮之徒,為之奈何?於是威之以刑。悖禮之人,刑罰不能加,又將奈何?於是臨之以兵。由道德以至於兵,原是一貫而已。
Thumbnail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