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策略規劃過程常用到的指引式方法論

Photo by unsplash
Photo by unsplash
在製作策略規劃或解決商業問題時,常會需要設計出指引式方法論(metholdology),大家可能會有個疑問,到底甚麼是方法論呢? 簡單來說方法論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產出的一套做事情的邏輯,讓其他人就有了可以依循的規矩和流程,降低事情的難度」。因為近期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思考策略方向及製作策略規劃報告,花了點時間上網找些有關設計方法論的資料,希望可幫助大家透過簡單的方式提高自學性。
以下用此問題「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企業欲導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要如何評量現有流程導入RPA合適度和優先順序?」來做個舉例,這時候指引式方法論就會是個好方法讓大家有可依循的規矩和流程來進行導入。
圖一:指引式方法論設計步驟
首先不論解決什麼問題,都要先有組織架構,知道需要蒐集什麼。設計方法論第一步驟,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個參考模型(reference model),白話文叫找一個別人的來抄襲 (禮貌一點可說這叫借鏡),在做顧問工作時,Global KX的知識庫有很多的模型可做參考,離開顧問工作後,最常使用的是Gartner研究資料庫,若公司沒有這些資源的話,可從網路找些組織架構(framework)來做發想,例如策略3C(Company、Competitor、Customer)、5W1H、PDCA循環等架構,我最常用的架構是優先順位定位矩陣,可參考圖一使用兩個維度(可實施性、導入難易度)來定位現有流程導入RPA的優先順序,這個表達方式也是最平易近人、容易理解的常用組織架構。
接下來再去蒐集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資料,設計方法論的第二個步驟:找出「填入格子」的方法。參考模型就像是一個樣板(template),而樣板裡需有許多格子,每個格子的內容都已提前設計好了,大家根據每個格子的描述,往格子裡面填入東西。舉例來說:以圖一的參考模型,我們要長出填入「可實施性」維度的格子可包含流程標準化程度、流程重複程度、人為決策程度等,填入「導入難易度」維度的格子可包含流程資料結構化程度、流程複雜度、流程自動化程度等,接下來就可將現有流程依據每個格子來做評分,藉此評估出各流程導入RPA的合適性。
總結來說,一個好的方法論建議須包含以下特色:
  • 盡可能通用於許多情境
  • 容易理解
  • 容易被套用
參考資料:書籍《培養商業腦的7種組織力》、iThom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