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9/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慕尼黑交鋒》:我會為了和平奮鬥直到最後一刻

#慕尼黑交鋒|英國|電影|2021


大國宰割小國?
爭取時間得以備戰 or 助長德國侵略歐洲?


電影改編自英國作家Robert Harris的歷史小說“Munich”,是以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作為背景的虛構故事。


故事有兩位主角—休斯和保羅,分別是英國人與德國人,兩人曾是牛津大學朋友,但因政治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如今正為敵對的政府工作。


因各自在英德外交部工作,得以接觸外交機密,兩人明白希特勒的野心不會僅止於此。在《慕尼黑協定》簽訂的前夕,他們決定聯手阻止英國首相張伯倫簽署這場協定。

昔日牛津大學好友—保羅、莉娜、休斯


蘇臺德危機

1938年4月,希特勒吞併了奧地利。吞併奧地利後,希特勒立刻轉往下一個目標— #捷克斯洛伐克。


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約有1400萬人,其中有350萬是日耳曼人,主要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山區— #蘇臺德區。


希特勒決定要以蘇臺德區的日耳曼人作文章,為德國的軍事行動合理化,以拿下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聲稱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後,德國就會終止在歐洲引起的領土糾紛。


《慕尼黑協定》

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為追求和平,不斷施壓捷克政府接受德方的所有要求,最後造就《慕尼黑協定》的簽訂。《慕尼黑協定》是德、英、法、義四國共同簽署的協約,決議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轉讓給德國,諷刺的是,當事者捷克政府根本沒有參與談判,雖然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但因本身力量太弱只能被迫聽從英法大國的一切決定。

劇中英國首相張伯倫


歐洲「和平使者」

《慕尼黑協定》在現今看來無疑是失敗的外交方針,內維爾·張伯倫也因此成為英國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其實在簽訂協定之前,張伯倫曾多次飛到德國和希特勒進行會談。


「我想我的印象是,他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張伯倫回到英國後,極力說服內閣只有把蘇臺德區讓給德國才能避免戰爭。然而在簽訂協約後不到6個月,1939年3月希特勒便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其他地區,9月入侵波蘭。


當時英國社會普遍厭戰,在一戰的創傷下,絕大多數英國人都不希望再發生戰爭,這也是英國保守黨政府在面對希特勒的軍事行動和挑釁時,寧願採取談判和妥協的原因之一。


撇除英國對希特勒的錯誤判斷,《慕尼黑協定》真的有替英國爭取到時間備戰嗎?依據近年來解密的政府文件,一部分人認為1938年的英國在軍事上的確尚未準備充足,但有一部分人認為此協定並未使英國對戰爭進行充分準備,反倒助長了德國的軍事實力。

劇中張伯倫向英國媒體揮舞著與希特勒的協議


熱血青年-保羅·馮哈特曼

1932年希特勒打算參選總統,在一戰後的時空背景下,保羅和多數德國人都認為希特勒能讓德國再次強大(即使希特勒主張種族歧視政策),身為英國人的休斯則無法認同,因此兩人起了嚴重的爭執。然而數年後當保羅成為德國外交官,見到希特勒的野心和所作所為後,便成為反希特勒地下組織成員。


我覺得 Jannis Niewöhner 把保羅這個角色詮釋得很不錯,感受到很鮮明的激進愛國者的形象🤣和希特勒對話的場景也都很精彩。


看完結局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雖然對電影整體評價蠻高的,但塔編覺得片尾邏輯超怪,感覺變成因為簽了《慕尼黑協定》讓英國在二戰得以打敗德國🥸(反派也好弱哈哈哈)不過劇情很緊湊,有塑造出緊張氣氛,演員也都表現得很不錯,因此推薦這部電影給大家!


文|塔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