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擁抱刺蝟孩子》

頃讀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這個書名有意思,內中有這樣子的描述「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怎麼轉眼間,熟悉的孩子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碰不得,講不得,一句話不對,隨時引發一場家庭風暴。」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像"刺蝟"一般?當然是因為連結失敗,情感受傷。所以才要「重啟連結、修復情感」。該書作者係名心理諮商師,看多了青春期的青少年與父母間的衝突,有感而發,因為大多根據實際事件,因此特別令人有感,例如:

Part  1題為< 有風險的陪伴——明明想靠近,卻把你推遠>,其中提到:不要脫口而出的質問;不要拿孩子做比較;不要隨口就給的建議。

Part 2 題為<有情感的陪伴——細緻貼近與深度連結>。其中提到:人際連結需要的是不帶分析的同理心;「在對話中持續覺察(覺察話中可能意含),在覺察中持續對話」;「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意思是孩子說的話語可能只是表象,如果能碰觸到其背後的想法或感受,孩子才有可能敞開心胸。換句話說,溝通時需要關心對方的說詞,覺察對方的意圖,而不是一廂情願的直覺反應…)

==================================

親戚的孩子去國外工作,暫以導遊和經營二手包網站為業。日前回國,請他們用餐,席間孩子提及導遊遇的趣事,他媽媽馬上「導遊工作不固定,還是找個固定的工作比較重要…」孩子的臉馬上冷了下來…我問及經營二手包的狀況,孩子正在熱心描述,他媽媽「二手包能賺幾塊錢,還不如找個固定的工作……」孩子的臉更冷了……

 

我想起該親戚有次如此描述:「兒子回來跟她沒話可說,兩人一開口就是相互對罵……。她對兒子只會批評和指責……」

書中提到有五個步驟,可以陪伴孩子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包括:

1. 傾聽孩子的處境:「發生了什麼事?」

2. 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這一定很難受吧!」

3. 詢問孩子的解決方案:「那麼,你打算怎麼辦呢?」

4. 肯定孩子因應問題的過程:「你是怎麼做到的?」

5. 感謝孩子的信任:「謝謝你願意告訴我。」

 

可是我要如何告訴親戚這些對他可能有幫助的訊息呢?他會接受這些訊息嗎?什麼狀況下他會接受呢?算了,上述五步驟看起來也適用於平常與人的互動,有機會試用看看或許比無端給別人建議更重要哩。

 

陳志恆(2019)。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台北:圓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