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好可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是大隊接力校隊,國中也是運動會接力的選手。但其實我很討厭體育課,我無法理解在大太陽底下揮灑汗水的快感,只覺得這樣又臭又黏,臉上的痘痘已經夠惱人了,不需要再增加任何不適感。所以每每暖身完,我就會躲到陰影處,等待下課時間到。記憶中我的800公尺要跑六分鐘多(其實都是用走的)、仰臥起坐一分鐘只能做15下,真的就是會被當掉的成績。只有爆發力還算可以,所以才能跑接力賽。

我一直認為,不運動沒什麼大不了的,閱讀能給我平靜、追星能給我熱情、旅遊能給我視野,而我從不懷疑永遠的健康,它會像太陽一樣一直在那裡。從高中畢業到生產,足足8年的時間,「規律運動」這件事情從來就不在我的代辦事項內,就像魚不會去考慮今天要不要穿鞋子一樣。誰都會講的333法則,我是連111都沒有。所以疫情期間,當我看到英國開始實施居家防疫,但能出門的例外情況包括「一週兩次的運動」,我深感不解,「不運動又不會死,但染疫會死耶。」

大概是邁入三開頭的時候,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那顆永遠會在的太陽,好像不那麼有活力了。當「青春的肉體」這個外掛被強制移除時,身體的各處都開始大聲地抗議:大腦喊著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睡一覺就平坦的小腹現在睡一年也下不去、頭髮開始掉、皮膚的暗沈發黃讓人看起來瞬間老了二十歲。「從前門丟出去的,會從後門回來找你。

我的媽媽已年過半百,但她每週都會去爬山兩天,除了維持身體的健康,心靈上更是年輕。有幾次回娘家陪她去爬山,她把孫子放在肩膀上走,速度還能海放我,所有山友都以為我媽才是寶寶的母親(因為真正的母親根本不在旁邊,而是在後方兩公里處)。


我給自己一堆不能出門運動的理由:熱、運動服裝很花錢、很花時間、傷膝蓋等等,因此買了健身環,想像自己能像新垣結衣一樣優雅地在家邊玩邊健身。想當然爾的,一日捕魚三天曬網,只玩了兩次就被束之高閣。

不知為何,從大學開始,走出門這件事就對我很有障礙。我寧願每天穿著睡衣,去宿舍樓下買菜色一樣的自助餐,也不願意換衣服走200公尺,去有許多選擇的餐廳街。與朋友約好出遊,也沒有很不想去,但就會在前一刻編造理由爽約。一個螢幕,一張椅子,那就是我最安心的舒適圈。

所以對於要開始出門運動、甚至規律運動這件事,對我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我一開始不懂為什麼,但就是莫名地感到恐懼。

直到後來,我的姊姊對我說:「所有改變都是可怕的。」我在經歷反覆的求職焦慮後,終於決定至少要先養成運動的習慣。我告訴自己:「你不能逃避所有議題。工作與人生意義還太難,那就去運動吧!」我找了附近的一家瑜伽教室,確認隔天有新手體驗課後,就跑去百貨公司,花了八千多塊買了瑜珈服,讓自己沒有回頭路。結果第一堂課的經驗慘不忍睹,只過了三十分鐘我就經歷暈眩症發作,差點暈倒,還去廁所吐,只能中斷上課。

老師以為我會就此作罷,但衣服都買了,不是,決心都下了,豈能鎩羽而歸。我改報名跳舞課,想說用意只是要讓身體動,那選擇瑜伽或跳舞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從此我就開始了每週一次早上的跳舞課,不僅活動身體,也逼自己要早睡早起。半年後,我才真正意識到何謂運動的快樂。一開始腦中都是「好累,還有多久才下課?」,但現在,我已經能開心地跳著每首舞,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在老師的推薦下,我也開始上皮拉提斯,透過學習施力與放鬆各個部位的肌肉,我才發現一直以來,我都用錯力、甚至常常沒在呼吸;才發現求學時期的體育課,暖身運動的各種姿勢,我都做不標準。(那時我常想,這些姿勢是可以拉到什麼筋、鬆到什麼肌肉,根本很輕鬆啊。)雖然很慢,但我發現自己漸漸懂了什麼叫做「下腹用力」,又什麼叫做「吸到飽滿」,身體很雀躍地在跟我炫耀它的進步。我增加了上課的次數,從一次、兩次,現在已經每週四次。

開始運動的益處超乎預期,我能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姿勢,在有情緒時回到自己的呼吸,在失眠時可以更有效地放鬆各處肌肉。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錯怪運動了,我缺乏的不是對它的熱情,而是對它的正確理解。

對新事物的恐懼,往往源自於對它的不理解。」我這麼老了還去學電腦很丟臉啦、那個國家沒去過很可怕啦,甚至最基本的每天要吃什麼,我們往往就是那五家餐廳在輪。但生命是很強韌的,你的能耐往往超乎自己的想像。我小時候覺得,媽媽可以沿著線分毫不差的將紙剪好,還有能用橡皮擦把一個點擦掉而不擦到旁邊的一豎,根本就是全世界最強的人。而長大後回想,才會發現,當初的不可能的任務,也就只是這樣的小事而已。

試著跨出一小步,說不定你就會發現,困擾你大半輩子的心魔,就只是如此簡單又可愛的小事。

背著兒子走的阿嬤

背著兒子走的阿嬤

我就巨蟹座,很愛小劇場,但老了以後,比較愛直接寫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面對人生的空白稿紙,我擠不出東西。我回到了那些週六的早晨,試圖欺騙自己,抄了別人的答案,在對的時間點結婚,對的時間點生子,說服自己這樣很好。人人都說我嫁了一個好老公,可以讓我在家享清福。但我知道這並不是我的「福」,它並不滿意現在的這個答案。
面對人生的空白稿紙,我擠不出東西。我回到了那些週六的早晨,試圖欺騙自己,抄了別人的答案,在對的時間點結婚,對的時間點生子,說服自己這樣很好。人人都說我嫁了一個好老公,可以讓我在家享清福。但我知道這並不是我的「福」,它並不滿意現在的這個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Thumbnail
臺中的新生活中,最大的不同之一是我開始會去健身房了。儘管起初我對健身房有所抗拒,但為了和同事打好關係,以及鍛鍊爛身體,我還是硬著頭皮去了。初期一週一次的頻率足以讓我熟悉同事,也在團課教練的引導下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狀況。重要的是,現在我已成為健身房正式會員,並且每天到健身房報到。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居家離半平厝公園(即崇倫公園)不過百公尺之遙,十多年來却不曾好好利用。去年夏天才開始每日定時定量步行。先是在興大田徑場運動,走一圈不過400公尺就累極了;此後每週增加一圈,最終每天可以行走6000步至8000步。體力明顯轉好。
Thumbnail
為運動找理由 最近追了「草山春暉」這部戲,看著四個兄弟如何照顧年事漸高又有妄想症狀的失智母親,就覺得今年已來到50歲的我,好像不能對我的身體太好。 從小到大我都偏好靜態的活動,包含看書聽音樂看戲劇等等,對於爬山啊運動啊之類的動態活動比較沒有興趣,年過40之後,明顯覺得體力大不如前,一直到最近
這次過年聽到長輩說到,她身旁有一位朋友總是講這句話。 身為健身教練,我聽到這句話一點也不想反駁,也許你身邊剛好都是有在跑步爬山等等的人死翹翹,就會帶入這樣的想法,但確實也有人一輩子都沒運動也不會怎麼樣,我想生命原始的強弱早就註定,而額外好事或壞事都有辦法影響生命,但我指的是好事也有可能減弱生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Thumbnail
臺中的新生活中,最大的不同之一是我開始會去健身房了。儘管起初我對健身房有所抗拒,但為了和同事打好關係,以及鍛鍊爛身體,我還是硬著頭皮去了。初期一週一次的頻率足以讓我熟悉同事,也在團課教練的引導下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狀況。重要的是,現在我已成為健身房正式會員,並且每天到健身房報到。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居家離半平厝公園(即崇倫公園)不過百公尺之遙,十多年來却不曾好好利用。去年夏天才開始每日定時定量步行。先是在興大田徑場運動,走一圈不過400公尺就累極了;此後每週增加一圈,最終每天可以行走6000步至8000步。體力明顯轉好。
Thumbnail
為運動找理由 最近追了「草山春暉」這部戲,看著四個兄弟如何照顧年事漸高又有妄想症狀的失智母親,就覺得今年已來到50歲的我,好像不能對我的身體太好。 從小到大我都偏好靜態的活動,包含看書聽音樂看戲劇等等,對於爬山啊運動啊之類的動態活動比較沒有興趣,年過40之後,明顯覺得體力大不如前,一直到最近
這次過年聽到長輩說到,她身旁有一位朋友總是講這句話。 身為健身教練,我聽到這句話一點也不想反駁,也許你身邊剛好都是有在跑步爬山等等的人死翹翹,就會帶入這樣的想法,但確實也有人一輩子都沒運動也不會怎麼樣,我想生命原始的強弱早就註定,而額外好事或壞事都有辦法影響生命,但我指的是好事也有可能減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