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貝聿銘與路思義教堂

路思義教堂(The Luce Chapel),是東海大學的基督新教禮拜堂,由美國《時代雜誌》、《生活》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Mr. Henry R. Luce)為了宣揚福音並紀念父親亨利·溫特斯·路思義宣教士(Mr. Henry W. Luce)而捐款建造的。

這座教堂,亦是聞名世界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台灣著名建築師陳其寬的合作之作,建築亦牆亦屋頂,融合建築結構及美學設計,既是東海大學地標,也是台中市聞名的特殊地標;既是唯一列入國定古蹟的現代建築,也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宗教建築,更是許許多多國際觀光客到台中的必遊之地。

夕陽穿透屋頂,教堂呈現寧靜聖潔的氛圍。台灣的那些雞毛蒜皮  攝

路思義教堂於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一日修建,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日落成,如今已邁入一甲子,因建物年久失修,文化資產局提供補助三千餘萬元,於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二日起,針對內部漏水、鋼窗鏽蝕、外牆瓷瓦破損及內部機電設備等問題,進行為期一年的閉館修復工作。

「我愛光,就是喜愛光明,光使我充滿活力」

貝聿銘出身蘇州望族,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央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辦人之一;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貝聿銘生於廣州,生母莊氏為清廷國子監祭酒後代,貝聿銘十三歲時,生母罹癌過世;十八歲,貝聿銘進入美國賓州大學攻讀建築,之後轉往麻省理工學院(MIT),於一九四零年取得MIT建築學士學位,一九四六年獲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一九五四年成為美國公民。

踏入建築界後,貝聿銘展現設計長才,一九五五年與共事的建築師一同成立「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I.M. Pei &Associates)」,事業逐漸起飛。

「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聿銘的名言,「建築是對陽光下的各種體量的精確的、正確的和卓越的處理。」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與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他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強調光與空間的結合,是建築設計界的奇才,現代派設計大師,折衷中西、融匯古今,將自己的所學所感皆融入到設計中。一九八三年,他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他的代表作包括美國華府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

「路思義教堂是上帝賜給東海大學的寶貴禮物」

一九五三年六月,東海大學建校籌備處成立,由杭立武擔任主任,選擇了台中大肚山為校址,貝聿銘接受位於美國紐約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之邀請,來台實地勘察校地及校園規劃,並邀請張肇康與陳其寬兩位台灣建築師參與設計。一九六零年代,陳其寬接替張肇康進行東海校舍設計,其現代主義風格為主的設計,使東海大學校園建築風貌有了巨大改變,當時流行的雙曲面薄殼結構,即表現在路思義教堂的設計上。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落成的路思義教堂,由貝聿銘與陳其寬共同參與設計,既是貝聿銘在亞洲的首個建築大作,亦是他在台唯一親自設計之作(在台的其餘幾個皆為其建築事務所團隊所設計),以現代主義風格作為主要的設計概念,取東方「雙手合十」之祈禱意像(掌部略張開,形成三角形),來詮釋西方宗教建築。

1968年7月3日,貝聿銘夫婦偕女兒,由日本飛抵臺北。聯合報龍啟文攝

1968年7月4日中央日報第6版

「路思義教堂是上帝賜給東海大學很寶貴的禮物!」東海大學校牧室主任柯達文牧師表示,可容納四百人的路思義教堂,建築外觀像是一雙「祈禱的手」,把人們的視線往上提升,當光線由建築上方灑落下來時,營造出一種神聖莊嚴的空間。

教堂呈現亦墻亦屋頂的風格,運用當時流行的拋物線雙曲面組成,擁有「無柱、無樑、無牆」罕見獨特的建築工法;為了增加室內採光,四片曲面完全分離,以類似倒置船底的概念來規劃;屋脊採分開設計,抬頭望向屋頂時,光線從天窗透下,具有「一線天」意涵。整個建筑,不僅引入西方現代主義建築的精神與技術,也結合東方建築文化與形式,成功展現中西合併的建築美學。

頭頂藍天,眼前是黃色的雙手合十祈禱意象的教堂,四周是大片綠色草地,夏日被艷麗的鳳凰花包圍,夕陽時屋瓦折射出聖潔光芒,夜間在此仰望星空……這是所有東海學子永記於心的青春記憶。

文資局提供

文資局提供

文資局提供

台灣的那些雞毛蒜皮  攝

路思義教堂是第一個現代主義式建築的國定古蹟,具備現代建築的典範性和價值,此番歷時一年的閉館修復,文資局將全力協助文資維護。建筑愛好者,以及想去路思義教堂的觀光客,請耐心等到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二日,教堂將風華再現,重新開放。

——EN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