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建構與認識自我:解嚴世代建築師的青春時光

2023/08/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一篇關於忠泰美術館主辦「《1963─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前導活動── 「解嚴世代」臺灣建築系列演講」第一場的心得。先來轉載一下活動頁面(連結)的介紹:

七零年代的臺灣戒嚴社會,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躁動不安,此時正值青春求學時期的解嚴世代,在緊繃與壓抑中學習,累積出反動的推力,同步也正探索著建築與社會的關係。建築專業養成隨著教學體制發展,不僅是教授工程技術服務,更轉為重視文化創作,不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教育養分,都紛紛成為解嚴世代的啟蒙與覺醒。
時間:2023年8月5日(六)14:00~17:30
地點:忠泰講廳(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7F)
主持:龔書章/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講者:郭文亮/建築學者
   褚瑞基/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建築評論家
與談:林曼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名譽教授
   曾成德/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沒有帶筆電所以完全沒辦法針對每一段做摘要,以下都是我自己的心得,不代表講者講了什麼或沒講什麼)

1. 「解嚴世代」臺灣建築系列演講,是忠泰美術館「1963—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前導活動的第一場演講,主要涵蓋的範圍是解嚴後投入建築界的一代,他們在投入業界之前,是在怎樣的臺灣社會下成長,在大學又是受到哪樣的建築教育。這對一個建築界門外漢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好的入門理解。

2. 臺灣建築界有一個很好的比喻,當其他學界都在暴風圈的時候,卻只有建築界像在颱風眼一樣平靜。對我來說,一個比較明顯的指標就是臺灣1989年還在蓋中式大屋頂的台北車站(我對沈祖海、陳其寬還有郭茂林建築師的作品都很喜歡,但我獨獨不解分別設計出台大總圖、東海大學、新光摩天大樓的他們,為何聯手搞了一個大屋頂)。但你聽那些在解嚴後從學校畢業的建築師與學者分享,你會知道他們的成長過程跟其他人沒有兩樣:閱讀甚至翻譯大量的外國思潮、聽盜版音樂念盜版書、珍藏外國來的雜誌與書籍、中國來的那一代老師已經無法回應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新回來的老師嘗試更新穎的教學方式,並且更注重實作與踏查等等。所以這讓人更不禁懷疑解嚴後第一個十年台灣建築界在幹嘛?不過這是第二場的主題就是。

3. 七、八零年代對很多人來說都是走出「現代中國」辯論的時期,台灣人不再辯論怎樣才是現代中國、怎樣鎔鑄中國傳統於現代主義當中,在建築就是中正紀念堂、中山樓被蓋出來,然後王大閎的故宮博物院案被打槍、國父紀念館案被業主抱怨到大改。但七零年代成長的人們從美軍、國際貿易當中接受到更多新知識,從模仿當中逐漸長出自我意識以及對於所處環境的關懷。例如出現重視學習與經驗結合的實例報告,建築系學生被要求對實際的臺灣建築測繪出軸測圖與拆解圖,除了用手理解建築的構造之外,也將建築結構抽象畫,演繹建築之所以如此設計的理路。對於傳統建築的調查,也與後來古蹟保存乃至社區營造的發展息息相關。人們開始面對真實的建築,而不是從雜誌或理論裡認識建築。

「當學生有了測繪的經驗,這個老房子就是他們之後發展的魚骨頭」(喻肇青)

然後李乾朗老師畫的圖真的超讚。

4. 而在這時候的業界,可以觀察的一個重點是建築師對「機能」與「形式」之間的辯證。郭茂林認為應當先滿足機能需求,形式則是其次。在這個理念下可以生出相當簡練又實用的現代主義建築。但當我們對建築構造進行拆解,將會發現有更多不影響機能而讓形式介入的空間。但台灣房地產的興起,激烈的商業競爭反而讓形式與風格成為設計的重要課題,但更細緻的安排卻被忽略了。

啊,我終於知道那些醜建案是怎樣蓋出來的了。

5. 大家都愛蔣勳。

6. 然後我要謝謝Edward T White,謝謝你把建築理論通俗化,變成一般人在誠品翻過會想買回去的東西。直接念Five Books of Architecture我一定會崩潰。

7. 展覽標題的「1963」其實是一個回推的概念,回推一個解嚴世代出生的年代,他們出入社會遇到解嚴,執業一段時間後遇到九二一大地震,然後他們變成這幾年建築競圖裡面我們會看到的建築師獲評審。隨著年紀漸長,我們逐漸看到生活變成歷史,上一代的生活經驗開始被整理,不能算是一種歷史敘事,但卻也已經是一種需要好好爬梳、避免遺忘的一個世代了。

陳亞明
陳亞明
關於日常生活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