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大鈔背面的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四天三夜的行程是期待好久了的,不過出發前那陣子工作真多,為了屆時上山能安心,卯足全力處理。還有一個只能聽天由命的杜蘇芮颱風,尚未成颱前的各家預報就極其混亂,但綜合來看,我們的期程應在安全範圍內。於是,如期出發!我的隊友特別換了張2000元大鈔帶上。

我們這團的運作方式是按個人步調,各走各的,最前與最後一個各有一支無線電。因此,每個團員皆需能自己照顧自己。雖然行前沒什麼時間做功課,我還是有依行程規劃,拉出GPX檔,腦中也把行程各點描繪一遍。

這行程中我想分享一個心得,但先交待背景:近來幾個出事的案例,發現的地方真的很絕望,令人不禁要嘆,是怎麼溜下那裡的?!但對下切這點,我想說一個可能原因:在台灣,發現迷路不要下切是常識,山友應該也都知道。但迷路了難免會慌,趕緊試著找出路。也許忘了先評估遇到不通能不能回頭的問題,就是往下跨那麼幾步,發現沒有抓點、踏點,無法回頭,那就只能再往下找是不是有可能走得通的路,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滑落或陷在週圍都是絕壁的地方。這是個擁抱希望想自行脫困的無奈過程,而不是明知不可行卻硬要去試的愚蠢。我們不必在舒適的冷氣房敲打鍵盤撻伐慌亂的迷路人怎麼這麼不懂事。所以,如果已有察覺迷路,最好的方式是按原路折回上一個確認點,迷路當下探索其他出路非首選。以上是強者我隊友的心得,小弟我表示贊同並僅代為分享,不敢掠美。以下這篇的作者幸運被救出,得以分享迷路後下切,想自行脫困卻造成悲劇的過程,供參:Lost in the Rainforest

回到我想分享的心得:行程第三天,我們一早前往南湖東峰,屬破碎易滑的陡石坡地形,路徑相當不清楚,尤其在黑夜中,不分開一起走。我們知道方向,利用Green Tracks輔助,小心尋找安全的路線上稜線,遇到那棵似女王頭的玉山圓柏,確認沒走錯,東邊天空漸白,山神賞賜大景,內心雀躍不已。壓了我一整路的腳架、漸層減光鏡等相關設備派上用場了。日出後,我們欲前往陶塞峰。以下圖來說明,圖左方是從南湖東峰下來往右走,藍線是我走的路線,叉開了與大致沿稜線的紅色虛線既有路線,於是產生了桃紅箭號所指的彎彎曲曲藍色冤枉路,那裡是一片圓柏林,盤根錯節,枝椏卡頓,看似有路,其實是獸徑,人揹著背包鑽不過去。只好陡上稜線,尋回既有路線,繼續往右,前往陶塞峰。太陽已高掛,感覺辨路沒問題,故未拿出手機看路線,不若在黑夜中行走謹慎,反而遇到小迷路。再次證明,迷路了退回上一個還能確認的點才是最好的策略,在迷路當下亂竄都是白費力氣。

說明圖

說明圖

從陶塞峰回南湖山屋整理好後即返回雲稜山屋過夜,杜蘇芮颱風行進速度比出發前的預報快且更偏向台灣,晚間颱風海警發布,掛領隊的隊友以及他的緊急聯絡人都接到宜蘭縣警局的電話。因還需出宜蘭繞經台北回高雄,我們隔天天未亮即趕著下山,下到有訊號的地方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緊急聯絡人都各自接到宜蘭縣警局找人的電話,領隊加碼接到太管處電話。其實颱風還遠著,豔陽仍高照,但因已發布海警,各單位有各自的職責,辛苦他們了,謝謝他們的守護!平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客的沙龍
5會員
54內容數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及一些特別的心得,希望有些幫助。
山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6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2024/03/26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2023/12/26
我有本書,書名是The Shining Mountain,只有文字,邊讀邊想像。作者是Peter Boardman,寫他與Joe Tasker於1976年首攀Changabang西壁的事。四十六年過去了,有個強大的小團隊復刻了這條經典技術攀登路線,令人興奮(例如看到The Barrier的畫面),不
Thumbnail
2023/12/26
我有本書,書名是The Shining Mountain,只有文字,邊讀邊想像。作者是Peter Boardman,寫他與Joe Tasker於1976年首攀Changabang西壁的事。四十六年過去了,有個強大的小團隊復刻了這條經典技術攀登路線,令人興奮(例如看到The Barrier的畫面),不
Thumbnail
2023/12/23
取自Robert Macfarlane所著Mountains of the mind, p.175 The blank spaces on a map can be filled with whatever promise or dread one □ to ascribe to them. □填入
Thumbnail
2023/12/23
取自Robert Macfarlane所著Mountains of the mind, p.175 The blank spaces on a map can be filled with whatever promise or dread one □ to ascribe to them. □填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您寫過登山計畫嗎?留守人欄位都是怎麼填寫的?是家人?親朋好友?還是登山伙伴?留守人知道他應該扮演的角色嗎?最近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山難事件,一隊3人的登山隊伍,於7月20日凱米颱風正式形成前,由台東向陽登山口入山縱走南二段,中途因誤判天氣,導致全隊罹難,原因為何,請待本文細細分曉。
Thumbnail
您寫過登山計畫嗎?留守人欄位都是怎麼填寫的?是家人?親朋好友?還是登山伙伴?留守人知道他應該扮演的角色嗎?最近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山難事件,一隊3人的登山隊伍,於7月20日凱米颱風正式形成前,由台東向陽登山口入山縱走南二段,中途因誤判天氣,導致全隊罹難,原因為何,請待本文細細分曉。
Thumbnail
在台中和平區,沿著大甲溪直直前進,背負近 10 公斤的包翻越石堆和渡溪,腳上多了幾塊薄薄的瘀青,過水時踩到佈滿青苔的石頭滑倒兩三次,其餘應該都還算順利。 第二天收完帳篷物品,十一點多和隊友出發下山。我的腳程快一些,和其他三位朋友走在前方,中途我想小休一會兒,其他人叮嚀我要在原地等後段隊友並會合,接
Thumbnail
在台中和平區,沿著大甲溪直直前進,背負近 10 公斤的包翻越石堆和渡溪,腳上多了幾塊薄薄的瘀青,過水時踩到佈滿青苔的石頭滑倒兩三次,其餘應該都還算順利。 第二天收完帳篷物品,十一點多和隊友出發下山。我的腳程快一些,和其他三位朋友走在前方,中途我想小休一會兒,其他人叮嚀我要在原地等後段隊友並會合,接
Thumbnail
有些山,我因緣巧合的攀爬多次,不同的隊友、季節、天氣等,給了我不同的感受,讓我更懂山,也更懂自己。
Thumbnail
有些山,我因緣巧合的攀爬多次,不同的隊友、季節、天氣等,給了我不同的感受,讓我更懂山,也更懂自己。
Thumbnail
死亡的威脅,刻在了山友的骨髓裡,做好體能、裝備、知識的準備,才有機會爬下一座山。
Thumbnail
死亡的威脅,刻在了山友的骨髓裡,做好體能、裝備、知識的準備,才有機會爬下一座山。
Thumbnail
這四天三夜的行程是期待好久了的,不過出發前那陣子工作真多,為了安心上山,卯足全力處理。還有一個只能聽天由命的杜蘇芮颱風,尚未成颱前的各家預報就極其混亂,但綜合來看,我們的期程應在安全範圍內。於是,如期出發!我的隊友特別換了張2000元大鈔帶上。 我們這團的運作方式是按個
Thumbnail
這四天三夜的行程是期待好久了的,不過出發前那陣子工作真多,為了安心上山,卯足全力處理。還有一個只能聽天由命的杜蘇芮颱風,尚未成颱前的各家預報就極其混亂,但綜合來看,我們的期程應在安全範圍內。於是,如期出發!我的隊友特別換了張2000元大鈔帶上。 我們這團的運作方式是按個
Thumbnail
最後留給我的,只剩斜坡了,我整晚都在跟地心引力對抗。
Thumbnail
最後留給我的,只剩斜坡了,我整晚都在跟地心引力對抗。
Thumbnail
想留一點時間給大三的靈魂。 抓著大三的空檔,留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自己、給山、給夥伴。 好幾個月以來,要爬的山不是下雨、就是因為疫情攪局而取消,這是久違親近山的機會。這次夜爬金面山,讓我在繁忙的課業中,能稍稍喘息一會。
Thumbnail
想留一點時間給大三的靈魂。 抓著大三的空檔,留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給自己、給山、給夥伴。 好幾個月以來,要爬的山不是下雨、就是因為疫情攪局而取消,這是久違親近山的機會。這次夜爬金面山,讓我在繁忙的課業中,能稍稍喘息一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