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萬里苦行悟藏佛

    amp-img-attr

    4月入夏的台灣褥暑漸上身,心,卻迴盪在三千公尺的西藏高原。
    這不止是趟視覺的洗禮,更是藏族思維生命觀、深植於生活彰顯虔誠的悸動。

    第一秒的憾動,來自於轉經道上,衣衫襤褸、卻燃燒信仰的堅定眼神。
    一個跨步、雙手趴地、五體伏地磕頭敬拜,毫無遲疑.....
    起身、雙手合十高舉過頭、不停的唸詞祝禱,再跨步伏地;
    周而復始不間斷,從故鄉的第一步,到轉山的最後萬萬步。

    信仰,沒有打折。


    那是什麼樣的力量?生命歷程中,未曾觸及的神祕。

    這並不是偶一朝聖者,布達拉宮轉輕道上,隨處之多:
    兩位婦人齊跪拜,手指頭上只靠兩個小貝殼滑行;
    男子們則背包扛肩、布裙綁身、指套滑板,簡陋孑然一身,
    步行轉經的藏民們,見狀總會隨喜資助,他們則雙手合十、回贈燦顏。

    久久....我不能自己,嘗試著感受一絲神祕動力;終究,我只能是個旁觀者。
    嘆~「世俗富足者,汲汲於更多物質;匱乏一無所有者,卻滿足心靈富裕。」

     

    大昭寺廣場、小昭寺轉經道、千佛山牆面,一樣的場景、一幕幕震憾眼簾。
    朝聖者在自己定位上,綁好腿肚裙擺,一次次伏地叩首不停歇,
    在神佛之前,擺上如此渺小的自己、獻上無瑕至誠的心意,無視、無懼旁人眼光。

    突兀的闖進者是我,先是驚嘆、轉趨好奇、從而敬佩,靜靜屏息感受那難以觸及的心靈。

    在八一鎮邊的山路上,巧遇兩位6旬老翁,從川藏邊境出發的「轉山」朝聖者。
    離家已6個月,滿臉風霜與歲月刻痕,一米多的身軀,一次次匍匐丈量萬里大地;
    到阿里,還有6個月的膜拜路。

    所有的家當,只在一部小三輪車上。
    曬黑的額頭與雙頰、塵封在一層灰土後,牛皮裙和手上的木頭滑板不知破過幾套,
    吃啥、喝啥、睡哪,從不曾是朝聖的考慮事項之一,
    連我們想布施的食物都拒絕;憑藉的,是最炙熱的信仰熱血。


    對靈性大山反覆繞走的【轉山】,為自己、也為眾生祈福。
    可以洗脫罪惡、淨化身心,遇苦難者可藉由對神山反覆繞走,減少罪愆;
    轉10圈盡贖一世罪惡,免受輪迴之苦;轉108圈,今生即可成佛。

    藏族認為一生至少要朝聖一次。
    我不知他們將朝聖的種子埋了多久,才終於等到發芽實踐的這一天。
    兩位鬢髮斑老翁,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苦行,
    他們卻回以比陽光還燦爛的笑靨,因為他們正在圓滿畢生心願。

     

    在拉薩遇到的朝聖者,多為單獨行動;而在郊區則不乏三五成群,或一家同行藏人。
    波密往然烏的泥濘山路上,三度與一家人擦身而過。
    兩婦人與一男性帶著幼兒,大人朝拜,小孩跟著一路玩。
    藏族導遊解釋,他們前一晚往前方投宿,因此隔天折返前一晚結束朝拜的點,從那裡再前行。
    絕不馬虎跳過任何一次的跪拜─重重震懾之際,心裡對他們的敬意再升級。

    車行經過他們時,只能從窗內揮手向他們致敬,他們欣喜若狂的或跑或跳向我們揮手。
    欲不足、欲知足,或許這是亙古不變的人生道理。

    一趟朝聖,磨破鞋子衣物,磨亮意志與心靈,內心換得平和寧靜的法喜。
    一生一次的轉山,讓佛常存一心;
    此般宗教上的富裕,非俗世標準可以衡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